zl
時間:2025-04-09 05:14: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懷孕智齒一定會發炎嗎,很多媽媽在備孕期間總是懷著一定的僥幸心理,總覺得懷孕期間智齒是不會發炎,但是很多時候事情就是會那么巧妙,而且阻生智齒很有可能會演變為蟲牙,而齲齒是極有可能通過母嬰遺傳給寶寶的,下面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說:懷孕智齒一定會發炎嗎,智齒一定要拔嗎。
由于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深的間隙,食物殘渣易積留,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引起急慢性智齒冠周炎。在孕前,準媽媽應做全面的口腔檢查,將口內應及早拔除的殘根及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齒拔除掉。民間有“懷孕時牙齒一定會壞”的說法。這可信嗎?其實,懷孕本身并不會造成口腔疾病,其原因在于懷孕時生理、生活和飲食習慣變化導致內分泌及代謝系統改變。
懷孕本身并不會引起牙齦炎及牙周炎。但懷孕期間,黃體酮水平上升很快,使得牙齦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強,牙周組織對口腔中的刺激變得更為敏感,在孕前未構成威脅的輕微刺激也會引起準媽媽的不適,容易誘發牙齦炎,即妊娠期牙齦炎,通常懷孕前3個月或后兩個月會加劇。
牙齦炎不能自愈,因此,孕前及早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非常必要;口腔衛生的保持和維護也極為重要,滯留的食物殘渣及軟垢、菌斑都會引起牙周組織周而復始的感染甚至會愈演愈烈。
阻生智齒又叫第三磨牙,由于受頜骨和其他牙齒的阻礙,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體被牙齦覆蓋。由于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深的間隙,食物殘渣易積留,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引起急慢性智齒冠周炎。
在孕前,準媽媽應做全面的口腔檢查,將口內應及早拔除的殘根及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齒拔除掉。如未能及時拔除,在孕期引發癥狀的,應嚴格掌握拔牙時機。在懷孕初期及末期不適合進行牙齒拔除手術,在懷孕3~6個月時較安全,其他時間或某些特殊情況,可選擇保守無創的藥物治療緩解癥狀,待時機成熟再做相應處理。此外,孕期口腔檢查及治療應注意避免放射線檢查,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避免因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胎兒發育異常。
孕婦的生理和生活及飲食習慣會發生很大改變,進食品種及頻次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口腔pH值的變化。孕初期頻繁的嘔吐以及對口腔衛生護理的忽視,常導致口腔內環境的巨大改變,這些都極易導致蛀牙的發生。
有些已存在的蛀牙,也易發展為急性牙髓炎及引發根尖周的癥狀,如根尖炎、根尖腫脹等急性癥狀。這些無法忍受的腫痛,給孕婦身心帶來了極大痛苦,而且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此,懷孕前治愈蛀牙無論對自己還是寶寶都是有益的。注意口腔衛生,準媽媽應從每日刷牙做起。每日兩個3分鐘的刷牙可以讓牙齒更健康、更堅固。
齲病是兒童群體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據中國口腔學會近日發布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66%的5歲兒童有齲齒,這意味著每3個兒童就有兩個有蟲牙。同時,齲病又是一種感染性的、能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疾病。國外學者的大量研究資料證實,在同一家族中父母和子女的齲齒發病情況有顯著關系。
變形鏈球菌是齲齒的主要致病菌,而母親則是嬰兒感染變形鏈球菌的主要來源。母親唾液中變形鏈球菌濃度較高的,嬰兒罹患乳牙早期齲的風險就高。由于孕期孕婦生理的改變和飲食習慣的變化,以及對口腔護理的忽視,常常會加重蛀牙病情的發展,一旦爆發急性牙髓炎或根尖炎,會給孕婦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因此很多女性都知道要趕在懷孕前把牙病給治好。但其實這么做也有利于寶寶的口腔健康。
計劃當媽媽的女性在懷孕前把牙齒給“收拾”好,可以減少日后寶寶患蛀牙的幾率。而在孕期各位準媽媽也要注重口腔問題,以免將牙病傳給下一代。
1. 孕期內孕婦要注重營養均衡,特別是一些形成牙齒的必需元素,多吃些抗齲食物,如含鈣、磷、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另外,肉類、核桃、果仁、蔬菜及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也有明顯抗齲能力。日常飲食中注意維生素c的攝取。
2. 孕婦應該避免服用強力霉素、四環素等藥物,以免胎兒牙齒發黃、變脆。
3. 在計劃懷孕前,都會有意識地到醫院的內科、婦產科做相關的身體檢查和化驗,來保證自己的身體在受孕前達到最佳狀態。
4. 保持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早晚刷牙可以定期減少口腔內的致齲菌,減少齲齒的發生。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婦應定期進行常規口腔檢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