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和方法

admin時間:2024-01-02 20:19: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三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多少錢》教案

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東新一小學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師資力量雄厚,現代化教學設備正趨于完善,學生生源較好。所執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0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磁力板、圖片、膠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愿意嗎?(出示掛圖)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愛新小學”的師生,下個月要來我們這里參觀,我們給小伙伴們準備了一些禮物。磁力板顯示圖片:筆記本4元、鉛筆盒21元、書包56元、字典42元、故事書13元。教師說明:每個同學只能選購一種東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禮物?要送多少個?需要多少錢?(小組活動)

(意圖: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系,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內容,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能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情景模擬(練一練3題)

桌子上擺放兩種膠卷,教師和一名同學買膠卷,師故意引發矛盾,在買的過程中出現爭議,誰買的膠卷合算,誰買的膠卷拍的照片多的問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教學反思:教學《需要多少錢》一課,我結合教材創設了“買泳圈”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式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三年級上冊數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和方法

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也應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數學教育,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具體說來即為怎樣上好數學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概括起來就是要提高課堂教效率。

三年級下學期計劃和目標怎么寫

三年級下學期的計劃和目標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明確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

在計劃上,可以按照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特點,對每門學科的學習進度、學習方式和教學活動等實施有效的組織;

在目標上,可以優先考慮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并及時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調整,促進學業綜合發展。

三年級的數學內容是什么該怎么學

三年級是重要的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怎么學,你應該先了解知識架構。我是王老師,致力于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以人教版為例,三年級趨于四則混合運算,數域也拓展到小數的認知,時間認知上拓展到年、月、日。初步認識周長和面積。所以也考驗一二年級的基礎,也是第一個分水嶺。教材內容上也偏枯燥,抽象,如果沒有一些認知經驗累積,概念接受起來對于部分學生還是有難度的。正因如此,我在一年級趣味數學里就導入認識日歷認知拓展,對于年月日有個初步認知。

三年級上冊難點

①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字母代表數

②周長概念

③帶余除法

④認識公頃

附知識點匯總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及數學專欄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干貨知識

三年級上冊數學改進措施

1、創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教給學生自學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點是教給學生自學的程序與方法。激發自主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求快樂,快樂中產生興趣,興趣中產生求知的渴求欲。轉變師生角色,準確定位,不能越位,營造和諧、平等、民主氛圍。

2、搭建自主平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給全體學生提供自主、合作、多方參與的機會,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適應教學要求?!耙蝗詹粚W十日空”,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探究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很好地駕馭課堂,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4、有必要對個別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爭取家長的配合: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回家鞏固知識的情況,爭取家長的配合,進一步協助孩子發展。

6、給學生提供有適度的難易、坡度的教學內容,學生才能在解難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歡樂。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及反思

全班交流。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三年級數學教學理念

1、數學課程生活化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學生從體驗的和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并注意與學生已經了解和學生過的教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通過自主活動理解教學知識,建構數學知識結構

2、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就是“再創造”。必須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此次課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真誠地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

5、評價的根本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評價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教學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