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案(小班海馬先生教案)

admin時間:2024-01-03 02:23:4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海馬先生教案

小班《海馬先生》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繪本故事,知道不同“魚爸爸”照顧寶寶的方式。

2、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海馬的色彩。

3、樂于參與活動,大膽添畫海馬爸爸與寶寶游戲的場景,在活動感受父愛的`溫暖。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孩子們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海馬的色彩。

教學難點:激發幼兒想象力,添畫海馬爸爸與寶寶游戲的場景。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閱讀區分享了繪本《海馬先生》。

2、《海馬先生》繪本PPT,海底世界圖片,海底世界布景,8開正方形紙、鏤空海馬底板、棉花團、各色顏料、抹布等作畫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一說和爸爸的故事(出示PPT)

師: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嗎?你最喜歡和爸爸一起做什么事情?

2、出示小海馬繪本,回憶繪本內容。

師:這是誰呢?故事里面都有誰?故事里面的海馬爸爸是怎么照顧寶寶的?

小結:《海馬先生》這個故事里,海馬爸爸讓寶寶們藏在自己的口袋里,時時刻刻保護著寶寶的安全。比如,海馬爸爸來到水草邊,首先是自己觀察,看看水草里面有沒有危險。海馬寶寶在爸爸的精心呵護下終于長大了,他們多幸福呀!

4個正方體制作日歷教案

一、學前準備1、調查。

(1)提問:你都見過什么樣的日歷?(2)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日歷:整本、單張、臺歷、書歷。(3)思考:這些日歷都是怎樣做的?(4)設問:你們想自己做一個活動日歷嗎?2、制作一個活動日歷,需要有哪些步驟?(1)準備4個小正方體木塊(或紙盒)和一個底座。(2)我們可以用一個木塊表示1—12個月,一個木塊表示星期幾。(3)用另外兩個木塊表示1—31天。二、制作活動日歷1、分組合作。2、教師進行指導。三、展示與交流1、各組交流制作方法。2、引導發現各組制作日歷的優點。

幼兒園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教案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作文入門教學教案

入門篇,第一課,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觀察事物的主要特征

課時安排:45分鐘左右,根據孩子實際可靈活調整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學方式:媽媽先列出特征項目(如形狀、顏色等),再讓孩子舉出詞語,看看他(她)能說出幾個詞來,媽媽也可一旁提示。

(1)視覺形象(眼能看到的):

整體輪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

形狀:平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邊形、圓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

立體——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棱椎體、圓柱體、臺體、球體、球冠等等

顏色:黑、赤、橙、黃、綠、青、藍、紫、白、褐、灰、紅

光澤:明亮——黑暗、鮮艷——灰暗、燦爛——陰暗、枯燥——滋潤、干燥——濕潤、粗糙——細膩等等

狀態:老(蒼老)、嫩(嬌嫩、鮮嫩)、新(嶄新、全新、七成新)、舊(陳舊、半新舊)

速度:快(迅速)——慢(緩慢)

(2)觸覺形象(手能摸到的)

質地:軟——硬、韌——脆、堅硬——柔軟、結實——松弛、濃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干爽

溫度:冷——熱、溫暖——寒冷、熱——涼、燙——冰

(3)嗅覺形象(鼻子能聞到的)

氣味:香——臭

(4)味覺形象(嘴能嘗到的)

味道:酸、甜、苦、辣

(5)聽覺形象(耳朵能聽到的)

聲音:嘈雜——悅耳、大聲——小聲、尖叫、哭聲、笑聲、還有其他象聲詞如哈哈、嘎嘎等

二、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拿出一個具體的事物,如動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讓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順序逐個進行描寫訓練,媽媽可以先舉例子

1、用形容詞

前面闡述事物特征的例詞基本說都是形容詞

2、用比喻句

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圓圓的象個皮球;紅紅的象火一樣;鮮嫩鮮嫩的,就象剛出芽的樹葉;跑得象箭一樣快;等等

3、作比較

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卻要瘦很多;西瓜圓圓的,有點象皮球,可是它還穿這綠色的花衣服;等等

三、作業布置:

拿出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讓孩子調動五官,按照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的順序全面觀察、摸捏、品嘗,一邊觀察,一邊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然后通過形容詞、比喻句、作比較的方式對剛才記錄的內容進行潤色,最后整理成一篇觀察日記.

第二課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入門篇第二課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外貌描寫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寫

教學重點:對人物外貌內容按順序細分

課時:4

新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和平移教案

第二單元

軸對稱和平移教學目標

2、軸對稱圖形.3、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增加學習數學的求知欲.

4、懂得用圖形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的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原密切聯系.

單元重點:能正確判斷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掌握圖形的平移.

單元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使學生掌握圖形的平移,并會畫出在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圖形.

教材分析本單元繼續學習軸對稱圖形,采用對折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繼續學習平移,要把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連續平移兩次.在內容的編排上先學習對稱,再學習軸對稱,然后學習平移,單元結束時有一次操作型的實踐活動.

講,軸對稱和平移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圖形的軸對稱和平移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通過設計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教材還通過在方格紙上將圖形進行平移,使學生掌握圖形的平移,并會畫出在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圖形.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認識、理解圖形的位置與變換,豐富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決“空間與圖形”的問題都有很大的作用.

1、呈現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軸對稱、平移現象、如學生熟悉的基本平面圖形、升國旗、抽屜、高空纜車的圖片等等.使學生感受到軸對稱與平移等圖形變換就在自己身邊,圖形變換在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和軸對稱現象.

2、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圖形變換的知識,掌握圖形變換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教材中安排了折疊、剪拼、畫圖等動手操作活動,這樣在“做中學”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征提高動手實踐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而且為學生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想象提供了平臺.本單元內容是在第一段學習了對稱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圖形的變換打下了伏筆.3、滲透數學的文化價值,培養對美的理解.教材在呈現方式上盡可能給學、

分析,使學生逐步領略圖案設計的奇妙,逐步掌握一些簡單的圖案設計技能,達到“靈活運用軸對稱、平移進行圖案設計”的要求.

第一節軸對稱再認識

[教學內容]軸對稱再認識第21~22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會判定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2、能在操作過程中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找到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的過程,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會判定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正確地表示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師:能分別說出這些平面圖形的特點嗎?師:同學們對于這些平面圖形都很了解,如果我把它們進行對折,就會發現它們的另一個特點.

生:判定它們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關于軸對稱的知識你有哪些了解?

生介紹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對稱軸.師: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研究關于軸對稱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師:那么這些平面圖形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呢?(課件出示教材第21頁中的平面圖形).

小組合作:學生先猜出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然后通過對折來驗證自己的結論.大膽進行交流,養生引導學生說清楚判斷的依據.從而選出,長方形、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特殊的四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師:下面,你們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讓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個格和4個格,不用折紙的辦法,你還能找出它的對稱軸嗎?

引導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找出它們的對稱軸.師:你能畫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對稱軸嗎?任選一個你喜歡的軸對稱圖形畫出它的對稱軸.

學生獨立嘗試,然后進行交流.

師:畫對稱軸時一般用點來畫線,也就是用虛線來表示對稱軸.

學生練習畫其他圖形的對稱軸.

師:通過對白和畫圖,你有什么新發現?學生得出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一條對

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等腰梯形有一條對稱軸,菱形有兩條對稱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22頁練一練第1、2題.

四、課堂總結: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對稱軸用虛線表示

第2節軸對稱再認識二

[教學內容]軸對稱再認識第23~2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圖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軸對稱的特征.

2、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經歷畫圖的過程,掌握畫圖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還記得照鏡子的游戲嗎?我們來玩玩照鏡子的游戲吧.

生:照自己、圖形、數字?

回憶通過照鏡子的游戲我們學會了什么數學知識.

引導學生回答出鏡子里和鏡子外面所形成的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

師:這節課我們就根據軸對稱圖形的這些特征繼續學習軸對稱的知識.板書課題:軸對稱再認識二

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主題圖1半個小房子

1、圖中畫了什么?完整嗎?

2、借助我們學習的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你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嗎?

3、如果要你畫,你在中一半里都要畫什么?

4、出示教材主題圖中淘氣根據軸對稱小房子的一半畫出的整個房子,他畫的對嗎?

5、學生自主觀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6、引導學生發現他畫的小房子不對稱,不對稱的原因是房子右下方的長方形與左下方的長方形距離對稱軸的格數不一樣多.

7、你能試著畫出正確的小房子嗎?要注意什么?

8、學生畫好后總結:房頂左邊的三角表距離對稱軸三格,右邊也要距離對稱軸三格,左邊墻體距離對稱軸兩格,右邊墻體也距離對稱軸兩格,大門左右距離對稱軸都是1格.

9、出示教材主題圖2.你能試著沿對稱軸,在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圖形的另一半嗎?10、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討論,初步總結出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步驟和方法.

11、引導學生匯報總結.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

⑴找出所給圖形的關鍵點,如圖形的頂點、線段的相交點、端點等.⑵數出或量出圖形的關鍵點到

⑶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找出關鍵點的對稱點.

⑷按所給圖形的順序連接各點,畫出所給圖形的另一半.

12、結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23頁下圖.2、完成教材第24頁練一練第1、2題.

3、自己在方格紙上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

四、課堂總結:你有哪些收獲?畫軸對稱圖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五、作業布置

[

板書設計]

軸對稱再認識二1、找關鍵點

2、找對稱點3、描點、連線

第3節平移

[教學內容]平移第25~26頁

[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畫出簡單的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會根據平移前后的圖形判斷平移方向和距離.

[教學難點]認識圖形的平移變換,探索它的基本性質,建立直觀的空間觀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電腦出示,我們用虛線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表示移動后的圖形.圖形做平移運動.

圖形往哪個方向平移的?

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幾格?怎么知道的?

2、只要抓住一個點來看,數一數這個點到它所對應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我們就可以知道圖形平移了幾格.也可以抓住一條邊或一個部分觀察,看看把圖形的一條邊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3、揭示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畫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

出示教材主題圖: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

學生試著畫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圖形.

教師巡視,找出學生典型錯題,學生可能會出現的錯誤.

把兩個圖形間的距離誤解為一個圖形平移的距離,平移的方向不對,平移后的圖形形狀或大小與原圖形不符?

引導學生討論發現,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確定方向,可以畫個小箭頭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圖形中關鍵的點,小旗四個頂點和旗桿下方的點,然后把關鍵點先平移相應的格數,最后連點成線,畫出與原圖相同的圖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變了,但是形狀、大小都沒有變化.

學生訂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畫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

試著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么平移的.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向上平移小旗的過程.

引導學生發現:無論是向左平移還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方法基本相同.

3、總結畫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第一、選點.也就是在原圖形上選擇幾個決定圖形形狀和大小的點,如正方形的四個角上的頂點.

第二、移點.也就是按要求把選擇的點向規定的方向平移規定的格數.第三、連點成形.

三、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1、在方格紙上畫出小船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的圖形.引導學生畫出兩次平移的圖形,畫完后交流平移過程.

2、完成教材第25頁第1、2、3、4題.

四、課堂總結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平移圖形的方法

五、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平移

起點移點連點成形

第4節欣賞與設計

[教學內容]欣賞與設計第27~2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軸對稱、平移現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己設計圖案.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軸對稱、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己設計圖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師:在本單元里,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圖形變換的知識,軸對稱、平移?師:舉例說明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和平移的現象?這兩種現象有什么特點?

生自由匯報.

二、欣賞圖案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想成為一名小小設計師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設計》,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我想你們就一定能設計出美麗的圖案.

板書課題:欣賞與設計

2、圖案欣賞.出示課件,學生欣賞圖案.

3、說一說.

師:上面這幾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變換得到的?

小組討論,再進行交流.

4、想一想.

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這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同桌交流匯報.請你在方格紙上繼續畫下去.

三、設計圖案

1、利用軸對稱、平移設計一個圖案.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3、師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互評.

四、練習鞏固

1、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1、2、3、4題.五、課堂總結:軸對稱和平移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工藝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及到其他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六、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欣賞與設計

軸對稱與平移

學生設計作品展示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認識圖形怎么寫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小班端午節手工教案

作為一名學前教師,我非常熱衷于與孩子們一起制作手工,傳統節日也是我非常熱愛的主題之一。

對于小班的端午節手工,我推薦制作風車和剪紙。

風車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只需準備好四根顏色不同的飲料吸管、紙張、美工剪、鐵釘和別針。

首先將紙張剪成正方形,分別在四個角位置剪一個小口,將四個角用剪刀順時針旋轉45度,剪成小口,再將四個小口拉向中心點,用鐵釘固定實線處。最后,在紙片正中心固定別針,輕輕一吹,就能看到美麗的風車旋轉啦。

另一種制作方法是剪紙,我通常會準備多種顏色的紙張和動物形狀的剪紙模板,比如端午節的龍、虎、蛇等。首先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在紙張上放置模板,輕輕按壓,用剪刀剪出相應圖案,最后將剪好的圖案貼在一張白紙上,畫上眼睛、嘴巴等特征,就完成啦。

在制作的過程中,我會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賞別人的作品、提供一些小竅門,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團結意識和創造力,也會讓他們對端午節產生更深的認知、感受和情感共鳴。希望這些方法、經驗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祝你們制作愉快!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