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滑步推鉛球教案 鉛球世界紀錄

admin時間:2024-01-03 09:55:2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推鉛球技巧

一、引言推鉛球運動是我國引進較早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我國大中小學體育達標項目之一。它能鍛煉上肢肩背肌肉韌帶,發展力量素質和協調性,同是還可以培養練習者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但我國的鉛球成績一直處于世界三流水平,特別是青少年成績普遍較低。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沒能很好的掌握投擲技術。現對青少年在推鉛球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錯誤加以指正。二、常見錯誤及其危害2.1持球方法不正確。鉛球是單手將球從肩上推出的爆發力項目,但大多數青少年對持球技術理解不清,持球時總要將球用手指包裹起來(尤其是女生)手指與鉛球完全是包與被包的關系,從側面看就形成了拿鉛球的手型。這種持球方法將嚴重影響到鉛球出手時手對鉛球的制動性發力和撥球動作的順利完成。2.2投擲肘過度下垂。許多青少年學習者認為,鉛球出手前的身體資勢是怎么放松就怎么做。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他們投擲臂的肘會自然下垂,下垂后的肘部使人的胸大肌、肱二頭肌等多塊和鉛球成績有緊密聯系的肌肉無法充分伸展,人為地縮短了肌肉的初長度降低了肌肉的興奮性,直接導致肌肉無法產生較大的肌力,從而嚴重影響到鉛球的成績和動作的協調性。2.3背向滑步時無左臂牽引動作。鉛球最后用力部分由“左腿支撐”和“左臂牽引”兩部分構成。其中“左腿支撐”普遍受到重視,而另外一個環節“左臂牽引”卻往往被學習者忽視掉。筆者發現大部分青少年在做背向滑步時,左臂在整個過程中無任何作用,只是在慣性的牽引下一揮而過,沒有“左臂牽引”就無法調動左肩周肌肉群積極參與工作,也無法使左側支撐更為積極主動。2.4右腳蹬地方式方法不正確。當滑步完成到右腳蹬地轉髖時,多數青少年無從下手,他們不知道是先轉后蹬還是先蹬后轉;動作過程模糊直接導致動作完成的不協調不完整,對力從下向上的傳導造成非常大的障礙。結果是鉛球僅用上肢力量發力投擲,成績可想而知。2.5鉛球過早離頸。在沒有推球前學習者都能將鉛球置于鎖骨窩處,可當推球時很多人都要將鉛球拿離頸部,在肩上的某處空間將球推出。這樣做使學習者不能很好的控制鉛球重心,使很多本應為動力的力變成了阻力,另外這也是形成包球手型的一主要原因。2.6出手角度過低。鉛球的成績主要取決于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出手速度又與力量,靈敏等多方面有關。但出手角度多受技術因素影響。筆者發現在因出手角度不適而導致成績不佳的學習者中,多數是因出手角度過低而不是過高,出手角度過低對鉛球成績造成的負面影響是致命的,可以說出手角度低就一定不會有好成績。三、錯誤產生的原因及糾正方法3.1持球的正確動作是五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根處。拇指和小拇指貼在球的兩側。[1]造成包球動作的主要原因有二:(1)持球概念不清;(2)手指力量不足。糾正方法:(1)要求投擲者持球時手指緊張并豎直分開;(2)輔導投擲者多做些發展手指力量的練習如指臥撐,連續抓提放鉛球(抓提放動作都在空中完成)。3.2在持球預備階段投擲臂應盡可能多的外展,肘部微微上抬,上臂與軀干保持約90°角,軀干與頭部保持正直。產生肘部過度下垂的原因有二:(1)投擲者不清楚推球時肘部的位置;(2)推球時右手持球過早離開鎖骨窩,使肘部下降。糾正方法:(1)加深肘部在推球時正確位置的認識,改進和掌握正確的推球技術;(2)在身體轉向投擲方向以前,右手將球始終緊壓于鎖骨窩處。3.3“左臂牽引”是在最后用力過程中,軀干形成“側弓”并即將向投擲方向“反振”的瞬間,左臂領先于軀干向投擲方向迅速牽引揮擺。當胸部轉到投擲方向的瞬間左臂制動。[3]產生無“左臂牽引”的原因有二:(1)頭部位置不正確,過早地抬頭轉向投擲方向,致使左肩向左轉動;(2)滑步中左腳向后擺伸時使左肩隨之后撤或向左轉動。糾正方法:(1)始終保持頭部的正確位置;(2)滑步結束時,左臂向前下方伸直,使肩軸與投擲方向保持平行。3.4正確的蹬轉是一個連續過程,根本沒有先蹬后轉或先轉后蹬的區分。動作是由跪蹬連續完成的。所謂跪蹬就是膝關節在保持一定夾角的情況下,右腳提踵轉向。膝關節在轉向的過程中運動軌跡是稍稍上斜的直線。轉向后完成身體重心的提升和右腳的充分蹬伸。產生右腳蹬地方式不正確的原因有三:(1)技術動作的概念不清;(2)用力順序錯誤;(3)大腿肌群的力量不足。糾正方法:(1)加深跪蹬技術動作的理解,多次無負何練習建立動作程序;(2)反復進行滑步接蹬傳練習,并強調身體蹬轉前右手持球不離右鎖骨窩;(3)多做些半蹲、全蹲、等發展下肢力量的練習。3.5鉛球的正確放位是在鎖骨內端上方,緊貼頸部。產生鉛球放位錯誤的原因有二:(1)推鉛球的完整技術動作理解不清楚將推鉛球理解為扔鉛球;(2)上肢力量不足。糾正方法:(1)要求推擲者始終將球緊壓于頸部;(2)增加上肢力量的練習,如采用抓舉、快挺、挺舉等上肢力量練習方法。3.6出手時出手角應保持在35°~45°之間,頭向上看。產生出手角度過低的原因有三:(1)頭部位置不正確;(2)左臂沒有制動;(3)左側支撐不足。糾正方法:(1)加深頭部正確位置的理解;(2)投擲時向天上看,并在適合推球角度盡頭的天空中假想一目標,看著這一目標推球;(3)強調滑步結束前的左腳快落,使之形成強而有力的支撐;(4)滑步結束時,身體重心應置于右腳上方,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勢。反復進行各種滑步的專門性練習。[2]四、結論推鉛球的完整技術是一種有美感的連續性動作,只有整個動作合理,協調、連貫的完成才會取得理想成績。本文中所強調的幾點,都是推鉛球技術動作得以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如投擲者能正確完成本文所強調的環節,就不在會出現用力不當、用力脫節等技術問題,成績也將會得到提高。

前擲鉛球的正確方法

擲鉛球的正確不同姿勢

原地背向

背對投擲方向,軀干和肩帶向右轉,上體前傾(根據腿部力量而定),體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并稍向內扣。推球動作同技術部分。

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并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

高姿勢

持球后,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后沿處,兩腳前后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后并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松,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

低姿勢

持球后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后沿處,兩腳前后站立,相距50-60厘米左右(根據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腳在后,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右腳尖貼近圓圈指向投擲相反方向(腳也可稍內轉)。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內扣,兩腿彎曲,上體前屈。

鉛球世界紀錄

2021年6月19日,美國的奧運會田徑選拔賽在尤金海沃德田徑場揭幕。男子鉛球名將瑞安·克魯瑟投出23.37米的成績,打破了保持31年之久的世界紀錄。

什么是鉛球

鉛球是田徑運動項目中的一個,它用手臂從肩部推動一定重量的鉛球的重量。

鉛球起源于古代人類狩獵動物或用石頭防御攻擊的活動。現代推射鉛球始于歐洲炮兵閑暇時間推射炮彈的比賽和競賽,后逐漸形成體育賽事。男/女鉛球分別列為奧運項目。

體育單招鉛球要用哪種方式

體育單招鉛球測試要用側向滑步推鉛球或者是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方式方法去參加考試,可以有效的提高測試成績而達到單招的標準。

因為側向滑步推鉛球和背向滑步推鉛球是在當今現代體育競賽當中非常先進的推鉛球技術,只有正確的掌握了這兩種技術才能夠有效的提高鉛球的運動成績。

奧運會的鉛球有多重

成人組:男子7.26KG.直徑11~13厘米;女子4公斤,直徑為9.5~11厘米

另外根據青.少年組別的不同其它的還有:

男子6.0KG和5.0KG;女子3KG

起源于古代人類用石塊獵取禽獸或防御攻擊的活動?,F代推鉛球始于14世紀40年代歐洲炮兵閑暇期間推擲炮彈的游戲和比賽,后逐漸形成體育運動項目。鉛球的制作經歷了用鐵、鉛以及外鐵內鉛的過程。正式比賽男子鉛球的重量為7.26公斤,直徑11~13厘米;女子鉛球的重量為4公斤,直徑為9.5~11厘米。早期推鉛球沒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單手推,也可以雙手推;還出現過按體重分級別的比賽。最初采用原地推鉛球技術,后逐漸發展到側向推、上步側向推。20世紀50年代,美國運動員奧布賴恩發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該技術被稱為"鉛球史上的一場革命"。70年代,蘇聯運動員巴雷什尼科夫發明旋轉推鉛球技術,由于旋轉后難以控制身體平衡,至今只有極少數運動員使用。比賽時,運動員應在直徑2.135米的圈內,用單手將球從肩上推出,鉛球必須落在落地區角度線以內方為有效。男、女鉛球分別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推鉛球幾個動作

推鉛球的四個動作如下;

1、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在球的兩側,以防止球的滑動和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

2、握好球后,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指向斜前方并與右腳弓在一直線上;右膝彎曲,上體向右傾斜扭轉,重心落在右腿上。

3、推球時,右腳迅速用力蹬地,腳跟提起,右膝內轉,右髖前送,使上體向左側抬起,朝著投擲方向轉動。

4、球離手時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撥球。與推球的同時,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鉛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

鉛球姿勢分類

一、原地背向

背對投擲方向,軀干和肩帶向右轉,上體前傾(根據腿部力量而定),體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并稍向內扣。推球動作同技術部分。

二、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并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

三、高姿勢

持球后,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后沿處,兩腳前后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后并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松,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