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07 19:36:0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針對大班主題“我長大以后做什么”,我會設計一節關于職業規劃的課程。首先,啟發孩子們對未來的期許和興趣,讓他們自由發揮,群體討論職業的類型,例如醫生、教師、消防員等等。
然后,通過簡單的介紹和討論,引導孩子們了解不同職業的特點、要求和優缺點,并注重引導他們認識到所要從事的職業對社會的重要性。
接著,讓孩子們設計自己的未來,想象自己幾年后的職業和生活狀態,通過主題游戲、手工、繪畫等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最后,和家長分享孩子們的未來職業規劃,讓他們共同支持和鼓勵孩子們的夢想和決心。
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未來,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職業道德。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對比講述,理解故事中的大大(大熊)和小?。ㄐ⌒埽┰谝黄鹱鲞^的很多事情。
2、能有興趣地參與到講述活動中,嘗試用短句××能……,我也能……來描述想法。
3、在傾聽和講述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小的,是美好的",培養幼兒自信快樂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1、故事繪本一本。
2、大、小差異大的生活物品若干:如爸爸和寶寶的鞋子、皮帶、手套、帽子、衣服等。
活動過程:
一、物品分類,體驗大小的不同。
1、請幼兒觀察物品,找找有什么不同,并按照大小進行分類。
2、猜猜這些物品是誰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二、交代故事名稱,出示故事繪本,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觀察封面:你看到了誰?猜猜看大熊要去干什么?小熊呢?它在想什么?(感受故事開始對比幽默的特點)2、用幼兒參與閱讀的方式逐頁觀察講述,教師提問引導:
(1)大大(熊)和小?。ㄐ埽┒既チ四睦??做了什么事情?
(2)小?。ㄐ埽┦窃趺凑f的?
(3)什么地方只有小?。ㄐ埽┠苋?,大大去不了?后來怎么樣了?
(4)你覺得小?。ㄐ埽╅_心嗎?為什么?
教師在幼兒閱讀完后用簡單圖標記錄故事的場景、情節,幫助幼兒理解記憶。3、師生回看繪本,再次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體會"小的,也是美好的"。
三、談話:"我也能"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教師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進步和自己的獨特之處,嘗試用"×能……,我也能……"描述想法。
四、小結講評,教育幼兒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活動延伸與建議:
1、美勞區:繪畫"自畫像"或"獨特的我"。
2、將繪本投放進圖書角供幼兒自主閱讀。(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組織繪本漂流活動)
如何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是滲透在部隊教育訓練和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最現實的思想工作,也是解決官兵現實思想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是建連育人的內在要求,更是加強基層建設、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的現實需要。
先是不大佩服,后來是產生敬意,再后來就是憎惡,之后又產生新的敬意,最后是懷念和祝福。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
《阿長與〈山海經〉》是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魯迅于1926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
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著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讀者帶入到了兒時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覺得特別可親。
一、研究背景: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科學,數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數的直觀表現。
華羅庚先生指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
數形結合既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又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方法。
數形結合在數學解題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種“數”與“形”的信息轉換,相互滲透,即數量問題和圖象性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不僅可以使一些題目的解決簡捷明快,同時還可以大大開拓我們的解題思路,為研究和探求數學問題開辟了一條重要的途徑。
長期以來,在教學中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得到數學教師的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容易被教師所忽視。
在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設計教學,那將非常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側面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數形結合”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方法,如果長期滲透,運用恰當,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和思想,長期穩固地作用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中。
作為一線教師,如何系統的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數學教學,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極富實踐價值的重要課題。
二、研究價值:1、通過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加深對教材中數形結合思想的分析能力。
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時刻注意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2、通過組織、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提高學生應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研究目標:1、教師有意識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化抽象為形象,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研究“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四至六年級領域中的應用,分階段、有層次的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數形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形結合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方法,能運用數形結合創造性地解決抽象的數學問題。
在不斷地“探索”與“創造”中構建屬于個人的數學思想。
四、概念界定:1、數形結合:“數”和“形”是數學中兩個最基本的概念,“數”,屬于數學抽象思維范疇,是人的左腦思維的產物;而“形”主要指幾何圖形,屬于形象思維范疇,是人的右腦思維的產物。
它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每一個幾何圖形中都蘊含著與它們的形狀、大小、位置密切相關的數量關系;反之,數量關系又常??梢酝ㄟ^幾何圖形做出直觀地反映和描述。
數形結合的實質就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結合起來,使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使人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思維功能,相互依存、彼此激發,全面、協調、深入發展人的思維能力。
2、數形結合思想:所謂數形結合思想,其實質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像結合起來,就是根據數與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數與形的相互轉化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是一種可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的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題思路:(1)以“數”變“形”;(2)以“形”變“數”;(3)“形”“數”互變。
3.“滲透”指某種思想方法在某個實踐過程中逐漸的滲入利用,這里主要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逐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五、研究內容:1、數形結合思想在“數與代數”知識領域中的應用。
2、數形結合思想在“空間與圖形”知識領域中的應用。
3、數形結合思想在“統計與概率”知識領域中的應用。
4、數形結合思想在“實踐與綜合運用”知識領域中的應用。
六、研究思路:1、學習查找相關理論資料;2、開始分年級教師進行具體研究;3、在具體的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研究內容和研究措施;4、最后對研究效果進行提升,形成課題成果報告。
七、研究方法:1.調查法:調查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滲透的認識,調查當前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來解題的認識狀態。
2、文獻研究法:收集、學習、整理有關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數形結合思想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加以分析,以供實驗研究。
3、案例研究法:選擇不同領域的教學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中的素材,作為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尋求在不同數學學習領域中有效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途徑與模式。
4、經驗總結法:把實驗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加以總結、歸納并在實驗過程中加以論證。
先從教學目的,再寫教學器材,操作手法
您好,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的生態和行為。
2.探討恐龍的社會認知和行為。
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自然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1.恐龍的社會認知和行為。
2.學生的自然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從恐龍的化石和其他證據中推斷其社會行為。
2.如何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觀察和推理。
教學方法:
1.講授和討論。
2.觀察和實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不同種類的恐龍,讓學生了解恐龍的多樣性,并激發學生對恐龍的興趣。
2.引導學生探討恐龍是如何生活的,詢問學生對恐龍的了解和想法。
二、講授和討論
1.講解恐龍的社會認知和行為,如恐龍的群居和群體行為、領地爭奪、交配和繁殖等。
2.通過恐龍的化石和其他證據,讓學生了解如何推斷恐龍的社會行為。
3.討論恐龍的社會行為對它們的生存和演化的影響。
三、觀察和實驗
1.給學生提供恐龍化石、骨骼和其他證據,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不同種類的恐龍,了解它們的外貌和生態特征。
2.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觀察恐龍模型的交互行為和群體行為,從而了解恐龍的社會行為。
四、總結和評價
1.總結恐龍的社會認知和行為,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和發現。
2.評價學生對恐龍的社會認知和行為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教學資源:
1.恐龍化石和骨骼模型。
2.視頻和圖片素材。
3.實驗工具和材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