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捉迷藏教案?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1 01:53:0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什么玩具不見了教案

目標:

1、學習通過觀察,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按規則進行游戲。

2、根據對玩具外形特征的認識,判斷并用語言說出什么玩具不見了。

3、喜歡玩游戲,并體驗和玩具一起游戲的樂趣。準備: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2、班級中的各種玩具過程:1、教師出示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1)幼兒圍坐在桌邊,教師提問,引起幼兒的注意。教師:猜猜是什么?(2)揭開蓋布,引導幼兒觀察桌上放了哪些玩具,并鼓勵幼兒大聲說出玩具的名稱,進一步激發幼兒奪玩具的興趣。2、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1)教師:今天玩具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待會兒,人勻閉上眼睛,有一個玩具要藏起來,看看,是誰藏起了。(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藏起一樣玩具(積木),再讓幼兒睜開眼睛,猜猜什么玩具不見了,幼兒說出后,教師請幼兒說“積木積木快出來”后,將積木拿出。(3)更換收藏的玩具,游戲多次反復進行,教師請個別幼兒猜,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來藏玩具,以增加游戲的樂趣。3、引導幼兒把玩具送回玩具柜中,和玩具說再見。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知道自己姓名園名

小班:

1.知道保護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隨便要陌生人的東西和亂吃陌生人的東西。

3.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讓陌生人觸摸自己的身體。

4.上下樓梯不推擠,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電話。

6.不做爬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7.不要玩插座、電器。

8.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刀、牙簽等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運動、游戲、游樂場玩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11.外出活動聽從大人或者老師的安排,不隨便離開集體。

12.遠離變壓器、建筑工地等危險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電、玩煤氣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別拿電話當玩具玩,不要亂撥電話。

15.自己受到傷害時要及時告訴大人。

16.不到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邊,沒成人帶領不自己過馬路。

17.不要隨便逗貓、兔、狗等小動物玩,以免發生意外。

18.不要在電梯上玩耍。

19.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有異味的東西。

20.不玩開水、藥品,不亂吃藥。中班:1.幼兒要記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單位,知道在遇到危險時,怎樣撥打緊急呼救電話。2.一個人留在家里時,如有陌生人來訪,不要私自開門。3.不要用濕手去摸電器的開關、插頭,更不可將手指、別針、回形針等放進插座,以免觸電。4.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陽臺、窗邊及樓梯口嬉戲,避免發生墜樓和滾下樓梯的事情。5.清潔用品或殺蟲劑不可拿來玩,捉迷藏時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6.大人不在家時,不要獨自進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隨意開啟熱水龍頭。7.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頭,不要用繩子繞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鈕扣、彈珠等小東西放進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氣管。8.不可開啟煤氣開關,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會孩子一旦發生火災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離或等待大人施救。9.告訴孩子吃任何東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東西不可隨便撿來吃。還要注意吃東西時不要邊吃邊跑,否則食物易吸到氣管里。10.讓孩子學會愛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搶奪玩具受傷或受到破損玩具的傷害。11.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12.知道報警電話:110、120、119,懂得如何打電話報警。13.下午放學后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14.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15.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16.沒成人帶領不能自己獨自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17.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要想辦法對付,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18.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19.初步了解雷電的危害,下雨天和閃電不到大樹和屋

小班食物的奇妙旅行教案

《食物的旅行》

活動目的:

1.認識消化器官,感知食物的消化過程,對人體的內部秘密感興趣。

2.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課件《食物的旅行》、幼兒操作圖片、人體輪廓圖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從生活出發,引起探索興趣。

師:小朋友,早上你們吃東西了嗎?

師:是的,我們吃了早餐,等會兒還要吃午餐。我們每天都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如果把我們從一出生到現在吃的食物堆起來,可以堆成山??墒俏覀儏s沒有變成像山一樣的大胖子。那么,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請個別幼兒發言。

師:食物就像游客一樣在我們的身體里旅行,那它到底是怎樣旅行的呢?會經過哪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課件演示,感知食物的消化過程。

1.完整觀看動畫視頻《食物的旅行》,初步了解食物消化系統的各個器官的名稱和食物旅行經過的消化器官的先后順序。

提問:食物在人體內旅行經過了哪幾個地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請個別幼兒發言。

師: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是幫助食物在人體消化的。我們再來看看食物在人體里是怎么被消化、吸收的?

2.課件局部演示,讓幼兒有序認識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1)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么地方?食物在我們的口腔里有什么變化?

(2)經過口腔后,食物到哪里了?食管是什么樣的?

(3)食物經過食管運送到了哪里?食物在胃里會發生什么變化?

(4)食物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下一站是哪里呢?小腸有什么作用?

(5)最后食物到哪里去了?大腸有什么作用?

3.結合消化系統圖,進行總結。

小結:食物在口腔里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與唾液的混合,變得又細又碎。食物進入食管,食管把食物傳送到胃里,在胃的蠕動下與胃液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消化,食物就漸漸變成糊狀。糊狀的食物到達小腸后,小腸壁慢慢的吸收食物內的營養,小腸會把食物的殘渣傳送到大腸里,最后食物的殘渣經過肝門排出體外,排除體外的就是糞便。這就是食物的消化過程。

三、通過白板互動游戲《食物捉迷藏》,進一步認識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特點和作用,現在食物要走進人體內和你玩捉迷藏,小朋友可以根據每次的小提示,猜一猜食物躲在哪個器官?

幼兒游戲。

四、通過討論交流,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小班綜合《什么玩具不見了》 教案

目標:

1、學習通過觀察,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按規則進行游戲。

2、根據對玩具外形特征的認識,判斷并用語言說出什么玩具不見了。

3、喜歡玩游戲,并體驗和玩具一起游戲的樂趣。準備: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2、班級中的各種玩具過程:1、教師出示活動材料,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1)幼兒圍坐在桌邊,教師提問,引起幼兒的注意。教師:猜猜是什么?(2)揭開蓋布,引導幼兒觀察桌上放了哪些玩具,并鼓勵幼兒大聲說出玩具的名稱,進一步激發幼兒奪玩具的興趣。2、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1)教師:今天玩具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待會兒,人勻閉上眼睛,有一個玩具要藏起來,看看,是誰藏起了。(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藏起一樣玩具(積木),再讓幼兒睜開眼睛,猜猜什么玩具不見了,幼兒說出后,教師請幼兒說“積木積木快出來”后,將積木拿出。(3)更換收藏的玩具,游戲多次反復進行,教師請個別幼兒猜,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來藏玩具,以增加游戲的樂趣。3、引導幼兒把玩具送回玩具柜中,和玩具說再見。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