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04:13:4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總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著直線傳播的速度恒定。
(2)光的獨立傳播規律兩束光在傳播過程中相遇時互不干擾,仍按各自途徑繼續傳播,當兩束光會聚同一點時,在該點上的光能量是簡單相加。
(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傳播途中遇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時,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折射定律。
2光速簡介
17世紀以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認為光速是無限大的,宇宙恒星發出的光都是瞬時到達地球。伽利略首先對此提出懷疑,他于1607年在兩山頂間做實驗測光速,由于光速太大而實驗裝置又太簡陋,未獲成功。
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利用天文觀測,首次成功測量了光速。1849年法國科學家斐索在實驗室里,用巧妙的裝置首次成功地在地面上測出了光速。
1973年美國標準局的埃文森采用激光方法利用頻率和波和測定光速為(299792458+1.2)米/秒。經1975年第15屆國際計量大會確認,上述光速作為國際推薦值使用。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米的新定義為“真空”中光在1/299792458秒時間間隔內行程的長度。
分享一個被過萬人收藏的私人書單吧:
以下書籍都是我親自看過,并且覺得還不錯,值得推薦的!我還特意篩選了下,盡量形成一個合理的知識體系,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用。
一:社會、人類《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一部世界史竟然能夠暢銷,確實不容易,注意認清作者,有一本名字一樣的)《人類學透鏡》詹姆斯·皮科克(入門書籍)《社會學入門》詹姆斯·漢斯林(都說是入門了,給你一個更寬廣的視角吧)《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盧梭(不介紹了,經典書籍)《國富論》亞當斯密《功利主義》穆勒(這里的功利主義真和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功利不一樣)《1984》、《動物莊園》不解釋,細思極恐?!蹲运降拿赖隆钒?蘭德(作者力倡個人主義,認為不能使個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張的社會,就不是理想社會,我覺得在我們國情下尤其具有啟發意義。)《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有人評論“如果一生只讀一本心靈雞湯,就要讀這一本?!保杜了箍査枷脘洝罚?2歲獨自發現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17歲時寫成《圓錐曲線論》的神人)二、心理《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最好的作品,我覺得沒有之一)《愛的藝術》弗洛姆(網友評價:書薄,但是分量重)《生命之愛》弗洛姆(很喜歡這個心理學家的書)《心的出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其中的核心理念挺認可的)《心靈簡史》[英]喬治·漢弗瑞等(心靈成長的通俗詮釋,可讀,易讀)《幸福之路》羅素(聽書名就知道了)《進化心理學》巴斯(讀完對婚姻和擇偶有更深的認知)《親密關系》羅蘭.米勒(和上一本搭配著看,有意思)《常識》潘恩(李玉冰譯版)三、文化《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孫隆基(可能不是很好讀,我讀了幾遍)《素書》(據傳是黃石公所做,沒做考證,但我覺得很好,耐心品味)《菜根譚》洪應明(中國傳統文化還是有很多不錯的,不過少部分內容辯證看待吧)《智慧書》巴爾塔沙·葛拉西安(一本小冊子,據說曾經風靡歐洲,還是要自己悟吧)《人情與面子》黃光國(對于中國人際關系的劃分是經典)《權經》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可謂真正的官場不倒翁)四、思維《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文森特?魯吉羅(批判性思考,個人最提倡的)《尼采的錘子》[英]尼古拉斯·費恩(小故事中有哲理,我覺得挺有趣的)《思考的力量》理查德保羅(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本,但是有點晦澀,需要耐心)《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更加簡明《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美]唐納德·麥克伯尼(相對淺顯,易讀)《我們如何思維》約翰杜威(實用主義的典型代表杜威,理論和干貨多)《有效思維》[英]L.S.斯泰賓(讀的人應該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關自我中心主義)《身邊的邏輯學》伯納·派頓(前面幾章看的很爽,后面好像印象較淺)五、教育《如何成為卓越的大學教師》肯·貝恩(推薦中國的大學老師好好讀,好多大學老師是不合格的)《給教師的建議》[蘇]B.A.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界有人說話必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以,不解釋,推薦所有老師看)《光有愛還不夠》克洛德·阿爾莫(真正的父母之愛,是幫助孩子構建自我。)《教學設計原理》加涅(老師、培訓師建議看,課程設計與開發經典之作)《民主·經驗·教育》約翰杜威(杜威,大牛,不解釋)六、職業發展和求職《適合比成功更重要》[美]布朗溫?盧埃林(有測評,不過僅供參考)《富爸爸,窮爸爸》《快樂富有過一生》漢斯·雅各比(個人認為觀念上的引導還是不錯的)《聘之有道面試讀心術》王新宇(看看企業招人的邏輯、逆向思考)《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和解決問題的邏輯》[美]巴巴拉·明托《首先,打破一切常規》(識別優勢,準確自我定位)關注思維燈泡大量職業發展相關文章(職業探索、面試官要求、求職技巧等)關注思維燈泡,多一點智識,少一些彎路。
存在因為季羨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學者和文學家,他的教學方法和教案被稱為“登廬山教案”,這個教案是對文學的教學方法的總結和歸納,被廣泛傳播和應用于文學教育中。此外,這個教案也是季羨林先生的一項重要學術成果之一,對后人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影響力。延伸內容:在當今社會,文學教育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和總結對于提高文學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宇宙的另一邊》這篇課文是按邏輯順序寫的,是按想象之前、想象中、想象后這樣的順序來寫的。
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對宇宙另一邊世界的暢想,充滿了豐富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邊》主要寫了一個可愛、聰明的小男孩兒,對宇宙的神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通過大腦豐富的想象,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神奇的想象世界。同時也表達了兒童們對神奇而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與向往之情。
首先科學家是提出了問題:我們能不能研究一種宇宙飛船能把我們送上太空呢?接著開始的實驗就把火箭的大概樣式與大概的行徑路程和他大概的制造過程想好了。然后就開始實驗,實驗失敗了,在實驗最后終于成功了。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顏色的分辨去區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對太陽從近到遠排列的位置
2.能大膽主見的表達出自己喜歡哪個星球,想去哪個星球玩
3.孩子們動手用粉筆將飛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連線
重點難點
1.幼兒認識地球在宇宙是一顆星球的概念
2.幼兒能記住行星的名字,哪個星離太陽最近
活動準備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圖片,以顏色區分為主
2.一只紙制的飛船模型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1讓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圖上不同顏色來辨別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帶出一架小飛船,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準備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環節
通過探索活動,引導讓幼兒學會運用辨別顏色的方法來分析物體特點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表達出看到的每個星球的顏色相對地球大小基本特點
2一起談論各星球相對太陽排列順序;哪顆星離太陽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結束環節
乘小飛船去星球旅行(給幼兒粉筆將飛船與想去的星球連線)
1老師引導幼兒回顧一開始說的: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準備要去旅行的星球這個問題,讓幼兒自由發揮并動手參與課堂活動
2提問幼兒回答想和誰一起去
教師小結: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滿奧秘一下子讓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陽地球月球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看得見的東西,但又無法拿出來給小朋友看,希望通過課堂游戲互動將此類物體由抽象轉化成一個概念,令小朋友有一個好的初步認識
四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們今天上課所說的內容,但是像地球那樣能有美麗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樹木,涓涓的溪水卻只有地球從現在開始就要愛護一花一樹,珍惜每一滴水,拒絕使用白色垃圾等等來環保地球
教學反思
1反思備課:大班幼兒的年齡段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自我表達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個性特征思想有了較明顯的表現,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活動內容和教學理論對大班的幼兒起到一個啟蒙引導,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啟蒙既簡單明了又向良性發展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抽象的事物轉成概念,讓班上的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并能以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兒的接納,也讓幼兒有了情感發揮的自由空間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畢竟教學活動的內容都是一些看得見,卻拿不上來的物體二維空間的教材,可能給幼兒思維發展帶來一定限制還需要在教育內容及其發展線索上改進
(3)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定會存在個別的幼兒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師表示贊同時伸出手與幼兒擊掌,幼兒反應不過來這時教師要在活動參與內容上多進行解釋和示范用鼓勵方式多與該幼兒互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主題活動語言連貫,主要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在玩樂中學習知識;在互動中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蒙發對宇宙的興趣,更加完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
4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在教材上把圖片換成玩具實體,并懸空按天體位置來擺放多維空間的實物教學會讓幼兒更感興趣更加容易接受
《宇宙的另一邊》,這是典型的說明文。它是說明文,說明的對象是宇宙空間的知識。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確切生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