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1 12:03:3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演示實驗要創新,更新實驗教學的思路。
二、巧設趣味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三、加強探究實驗,提高學生能力。
四、開展課外實驗,深化課堂教學。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增強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我們要加強物理
大單元教學設計讓教師從“教學”層面上升到“課程”層面,以往習慣站在教學的視角,現在需要站在課程的視角,更系統,很科學。
教師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看待學生,要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要按學生方式學習來開展教學。
學生是具有豐富情感、有著獨立人格的人,我們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要尊重學生的需求,要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注意開發、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教師是學生最重要的朋友,是學生學習的引導人,應該尊重、理解、善待、幫助兒童,以廣博的知識、強烈的責任感、高尚的人格引領學生學會學習、快樂成長。
大單元教學設計強調“以終為始”的設計原則和理念,基于目標設計達成評價,任務活動,基于大任務,提出一個有挑戰性的、面對真實情境的驅動問題,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師不但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評價指標、全方位動態監測學生的學習成效,還要將自己了解到的有關資源變動、進展狀況、人員狀態等方面的信息通過適當的方式及時反饋給學生。
物理教學設計是指一節物理課的講解過程中的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物理知識的流程,以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的設計。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總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著直線傳播的速度恒定。
(2)光的獨立傳播規律兩束光在傳播過程中相遇時互不干擾,仍按各自途徑繼續傳播,當兩束光會聚同一點時,在該點上的光能量是簡單相加。
(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傳播途中遇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時,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折射定律。
2光速簡介
17世紀以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認為光速是無限大的,宇宙恒星發出的光都是瞬時到達地球。伽利略首先對此提出懷疑,他于1607年在兩山頂間做實驗測光速,由于光速太大而實驗裝置又太簡陋,未獲成功。
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利用天文觀測,首次成功測量了光速。1849年法國科學家斐索在實驗室里,用巧妙的裝置首次成功地在地面上測出了光速。
1973年美國標準局的埃文森采用激光方法利用頻率和波和測定光速為(299792458+1.2)米/秒。經1975年第15屆國際計量大會確認,上述光速作為國際推薦值使用。1983年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米的新定義為“真空”中光在1/299792458秒時間間隔內行程的長度。
更新實驗教學理念,拓寬物理實驗的教學范圍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為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未來社會公民服務。
新課程標準下,教學的內容要從實驗和觀察、探究和總結、應用與延伸上展開設計;教學形式要從課前的實驗準備、課堂的實驗操作、課后的實驗教學反思和改進、課外參觀、物理知識講座、學具和教具的制作等方面進行設計;
實驗教學的評價要結合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推理能力、設計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等方面進行設計,同時應增加學生的互評和自評等相關的內容。
用101教育PPT,軟件有為教學專門制作的動畫,比如物理實驗動畫、數學雙曲線動畫等各種資源。
物理教研組活動的主題有很多,例如教學經驗交流、課題研究與探討、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和教學方法探究等等。其中教學經驗交流主要是教師們分享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教學資源,這樣可以幫助其他教師更好地開展物理教學工作;課題研究與探討則是針對物理教學中常見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則是幫助教師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并為此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支持;教學方法探究則是針對不同的教學環境和學生特點,尋找和探索更適合的物理教學方法和策略??傊锢斫萄薪M活動的主題很多,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的綜合素質。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