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種子教案 中班種子大變身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1 17:29: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語言蒲公英種子的旅行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讓幼兒懂得樂于關心、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生存、發展和擁有更多的朋友。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磁性教具:四只螞蟻樹葉小船一條大青蟲四個小傘兵;螞蟻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多;蒲公英、青蟲頭飾各一個;配樂故事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螞蟻”,引出主題。

1、看,它是誰?(小螞蟻)你們喜歡小螞蟻嗎?

2、今天我就來講一個小螞蟻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二)欣賞故事《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1、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講述故事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和誰?

2、出示背景圖,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故事。

講述過程中提問:

1)小河的對岸住著誰?

2)一陣大風吹來,小螞蟻坐的樹葉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4)蒲公英是怎樣對待小螞蟻的?

5)小螞蟻說了些什么?蒲公英媽媽又說了些什么?

6)蒲公英媽媽為什么很感激小螞蟻?

7)小螞蟻是怎樣回到自己家的?

8)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師生共同討論。

1)小螞蟻和蒲公英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

2)你有沒有好朋友?他(她)是誰?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她)是怎么辦的?

4)你能把你們之間互相幫助的事情表演出來嗎?(請個別幼兒表演)

5)你們得到別人幫助高不高興?

6)你們幫助了別人以后,心里感覺怎么樣?

中班種子的傳播教案

講課目標種子的傳播方式學習,要求孩子們掌握中資傳播的方式,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講課分析老師把種子的傳播方式,傳播步驟,傳播內容等有關方面的資料收集好以后,加以歸類,以卡牌的形式發給孩子們,供孩子們參考和學習,并給孩子們講解各種之物種子的特征,特點,傳播方式,傳播途徑等內容,讓孩子們明白種子的傳播的程序和過程,最后,完成教學目標講課反饋對于學得比較好的孩子給予小紅心獎勵

中班種子大變身教案

目標種子大變身原理學習要求孩子們掌握種子大變身的原理原因以及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并且用自己的語言能夠講述出來,講課溫馨,老師,可以把種子答辯生的原理所需要的條件等相關內容在網上搜索,并且歸類給孩子們講解,讓孩子們知道粽子大變身的原理,必須具備的條件等最后,按照老師的提示,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完成任務講課反饋,把回答或者學習比較好的孩子挑出來給小紅星獎勵

中班科學種子的故事教案反思

種子的故事這篇教案是一篇優質課教案,從講課分析來說首先把講故事的方法,原則以及步驟給孩子們做了交代,講一個故事是有方法的,比如自己的語言組織表達層次等方給孩子非常清楚的進行了講解然后涉及到種子的故事,這個小故事的演講老師又給出了多種的方法,讓孩子們挑選,最后,孩子們挑出了自己比較喜歡的方法,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演講,任務完成的非常好

幼兒園葫蘆生長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葫蘆的種植方法和生長過程。

2.能夠觀察和描述葫蘆的特點和生長變化。

3.能夠培養幼兒的耐心和責任心,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和重要性。

教學材料:

葫蘆種子、土壤、花盆、水管、小鏟子、噴霧瓶、幼兒繪本等。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首先,老師可以向幼兒介紹葫蘆的起源、種類和用途,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

2.種植葫蘆

老師可以分發葫蘆種子,讓幼兒親手將葫蘆種子種在花盆里,告訴幼兒需要保持土壤濕潤和適度的光照,以促進葫蘆的生長。

3.觀察葫蘆的生長過程

老師可以讓幼兒每天觀察葫蘆的生長變化,包括芽的出現、葉子的生長、藤蔓的伸展、花朵的綻放等。鼓勵幼兒通過觀察和描述來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和特點。

4.維護葫蘆的生長環境

老師可以讓幼兒參與葫蘆的維護工作,比如澆水、噴水、修剪藤蔓等,讓幼兒了解到生命需要我們的呵護和關注。

5.結束活動

當葫蘆長成了,老師可以讓幼兒將其掰下,讓幼兒親手揭開葫蘆,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和神奇。同時,老師可以借助繪本等方式,向幼兒介紹葫蘆的用途和故事,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

教學要點:

1.培養幼兒的種植意識和園藝知識。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培養幼兒的耐心和責任心,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和重要性。

4.通過親身體驗和參與,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

種子是個寶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各類種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種子的傳播方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激發幼兒對植物種子傳播的興趣。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5、初步了解種子生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知道種子的傳播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種子、種子的傳播過程圖片、課件《種子的傳播》、錄音機、磁帶實物(蘋果、桃子)

葫蘆種子頭飾若干

2、經驗準備:活動前帶領孩子到鄉村進行春季觀察,了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幼兒參加播種活動,初步認識種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種子

1、教師出示蘋果、桃子導入。春天來了,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神秘的小客人,她們是誰呢?

2、教師操作切開蘋果、桃取出種子,引導幼兒發現果實里都有種子。

3、教師講解種子的用途。提問:你還見過那些種子?

二、觀察種子

1、幼兒操作,觀察種子。

2、講一講自己認識的種子。如:玉米、水稻、花生種子等。

三、認識種子

1、了解四種種子的外形特征:蒲公英寶寶像一把小傘,蒼耳寶寶身上有刺,葡萄寶寶小小的黑黑的、葫蘆寶寶白白的像瓜子。

2、幼兒通過觀察操作,發現這四種種子的特征,請幼兒挑選出這四種種子。

四、種子的傳播

1、解釋傳播

2、操作課件,幼兒觀察種子的傳播方法及過程。

3、教師小結: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的,蒼耳是靠動物傳播的,葡萄是靠小鳥傳播的,葫蘆是靠水傳播的

五:分辨種子

觀察其他的種子,分辨哪些種子可以吃,哪些種子不可以吃

六;游戲:播種種子。

幼兒是葫蘆種子寶寶,教師來播種。

小百科: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

植物知多少小班教案

你好,【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長發育過程。

2.掌握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

3.了解植物的作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1.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難點】

1.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實踐操作法。

3.情景模擬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幼兒園植物園。

2.學生準備:學習筆記本、植物模型、植物圖冊。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教師通過圖片等教具,引導學生回憶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綠色、有根、有莖、有葉等。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班級植物園,讓學生發現植物的多樣性和美麗。

二、講授(15分鐘)

1.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圖片等教具,講解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如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的區別、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區別等。

2.教師講解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如從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

三、實踐(20分鐘)

1.教師組織學生參觀班級植物園,讓學生親身感受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植物模型拼裝活動,讓學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四、歸納(10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教師讓學生總結植物的作用和價值,如為生態環境提供氧氣、美化環境、提供食物等。

五、練習(10分鐘)

1.教師布置小組或個人練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相關練習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掌握了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了解了植物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植物的結構和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圖片、植物模型等多種教具,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理性認識。同時,教師注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總結和評價,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參考。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