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02:56: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太極起式
第一式:手揮琵琶
第二式:野馬分鬃
第三式:白猿獻果
第四式:穿心肘
第五式:左右虛實樁
第六式:上下升降樁
收勢還原
太極拳的原理就兩個字:陰陽。拿陰陽的道理練拳,就是練習方法。這里基礎的有三大法門,練好了基礎,再上功架就會事半功倍,不要先上來就練架子,不知道里頭的精髓,就是個空架子。即耽誤時間,也無多大意義。
下面把三大法門復述如下:
一.臂六合:手臂掤勁出于六個方向上的矛盾開合。方法是:找到三大矛盾對立。1.手與背2.肘與肩3.手與肘
二.抱丹(內功)
一共有八個動態樁功:正顫,兜,裹,兜裹,獨立,磨盤,吊蟾,萬式。八個樁功目的只有一個:練出橫豎兩大基本勁。
要訣是:吊丹開肋
三.云手(動態臂六合與抱丹)
1.六大云手:開式,合式,順纏,逆纏,雙合式,陀螺式
2.方法:“肘出手回”,“肘回手出”
目的:拉背開筋,卸肩胛,將抱丹功與動態臂六合練成一體。
列出以上內容,只是想說,無論練哪一門拳法,必須了解它的核心運作規律,不存在練著練著就懂了的事兒,那是不對的。只有功法明確,指導思想清晰,知道在練什么,才能出效果,先明白操作方法,再練上身,這就是途徑。僅供參考!
練拳須明理,理通拳法精~拳諺
1.掤要張力,要圓撐,不是頂,是粘勁,要有彈性。要順勢牽引,兩臂圓撐,腰一轉掤即成也。掤是疏導勁,不能硬抗。掤勁是各種勁的基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時時處處都要保持掤勁不丟。
2.捋前要輕,不要過早讓對方識破我的意圖。要引入而不被察覺,才能形成捋。捋不能太遠,捋在掌中,又曰捋在尺中,要在手臂尺骨之內。除手捋外,前腿可捋對方前腿,腳可捋,身也可捋。
3.擠要橫轉,不要直著擠出,那是頂。擠就是擠車的那個勁,把人向兩邊撥。橫是勁路,以腰為軸。
4.按要松沉,要用全身的勁,尤其要用腰勁。按時手基本不動,好像打氣或推車,手的姿勢合適了,剩下就是身子動。按時要有進攻的意識,要用上全身的力量。
5.采要實,一手上掤,一手下掤,掤勁兩分,謂之采。采要采得結實。采也是在運動中形成的,重要的是腳下欺人,搶對方重心。采在十指,采在稍節。
6.挒要冷脆,粘衣而發,似乎肢體已經快運動到盡頭,突然發力,稱作挒勁。要*旋轉發力,不要硬搬。
7.肘要沖,要有前沖的感覺,腰胯先向前,之后肘向前腰胯向后,形成對撐勁。此外,肘不單是打,要會纏肘,搭手一纏肘,可將對手摔出。對方進肘,可用肘纏其肘,他退,用肘進其胸。
8.要崩,兩手拳或掌無所謂。
9.進:進步抬腿不可太高。
10.退:直退易潰,斜退得橫。
11.顧:左顧。
12.盼:右盼,兩眼掃視照顧兩邊,有防止偷襲和聲東擊西之意。
13..定:中定,隨遇平衡。
五步:就是進退左右退具體是1.進步左右棚勢
2.退步左右捋勢
3.左移步左擠勢左移步雙按勢
4.右移步右擠勢右移步雙按勢
5.退步左右採勢
太極拳的動作,因每個人的身材不同,神經類型不同,練出來的風格也會有些不同,這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在于有沒有掌握基本的運動規律,有沒有縮小運動的誤差,關鍵在于氣的運行程度。動作本身的差異,甚至套路中落掉一兩個動作,都不是大問題。每一個慢動作都可以變成發勁,每一個發勁動作在疲倦時也可以變為柔和的動作。首要原則是保持自然。
練拳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初練時,千萬不要追求太多的用法,只要注意運動路線和手腳運行的方向。目標是套路動作的準確;動作熟練了,才能進入第二步。這時要努力尋找運動規律,縮小運動中的誤差。一遍一遍地練拳,一步一步地縮小誤差,增大內氣的流量。第二步的目標就是加大氣的流量,達到意氣貫通,動作不思而得;一氣貫通之后,進入第三步,這時候才開始講究用法。練拳時無人如有人,象兩個人在作戰一樣。御敵時有人似無人,好象趙云在長坂坡八十萬曹軍中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如果剛開始學拳就追求用法,身法跟不上,必然顧此失彼。
文章圖片2
在實戰中,如果對方向我的側面進攻,可以左過右攔。如果對方從我的正面進攻,那就要用胸腰折疊運化,丹田前后旋轉。我向對方的進攻,以丹田為核心,肩、肘、手都可以用。所謂拳打三節不見形,遠拳近肘貼身靠。要隨機應變,以得機得勢為準。盤架子是為了尋找最佳位置和運動規律,熟練以后,實戰當中就不一定完全用架子了。身上要有三道勁,第一道是襠勁,第二道是腰勁,第三道是胸肩勁。所謂襠勁,兩腿和身體相連的地方叫襠,兩腿傳到身上的勁叫襠勁。配上腰部的腰勁和胸肩部的勁,合成一體,發出來的勁才完整有力。剛開始練拳追求用法,身法不到位,用上胸勁就容易丟了襠勁、腰勁,顧此失彼。我們練拳,縮小誤差,貫通內氣,建立運動規律,就是為了能用內氣把這三道勁貫穿起來,讓它到哪里它就能到哪里。這樣才能達到周身無處不是拳,挨著何處何處擊。萬法歸一是要保持丹田的核心;然后法無定法,以內氣推動肌肉,想打哪兒就打哪兒,好象開槍一樣,瞄哪兒打哪兒。慢力是柔勁,快力是發勁。肩上可以發勁,肘上可以發動,胸部可以發勁,凡是關節的地方都可以發勁。這才叫第五層功夫,唯有五陰并五陽,陰陽不偏成妙手,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遭著何處何處擊,我亦不知玄又玄。
文章圖片3
再介紹幾個具體的用法。一個是擺腳,有人問自己打自己的腳是干什么。這其實是摔法加外掃。每一次抬腿都有蹬跟的含義,每一個進步都包含著發勁的動作。比如說抬腿有一個震腳,進步有一個擊地錘。有人說震腳是跺對方的腳面,你先要低頭看準對方的腳面然后才能去跺,那人家一拳就已經打過來了。還有人說擊地錘是打對方的腳面,拳經說:“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肋并中心,上鼻下臁兼兩眼,然后一擊要人魂”。為了打對方的腳面,把自己的后腦丟給人家,這就太不值得了。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解釋。震腳就是腳上發拳,在實戰中,用挒勁把對方摔倒了,對方倒在你側面,然后抬腳向對方要害部位跺下去。這才是震腳的真正含義。而擊地錘,是當對方已經摔倒在你面前,自己身法也已經向前了,不用再上前用腳跺,順勢補一拳,就是擊地錘。
二十四式太極拳如封似閉分解動作如下:
1.穿手翻掌:左手翻掌向上,同時經右前臂下面向前穿出,右拳隨即變掌,并同時翻轉向上,兩手舉于體前;眼看前方。
2.后坐引手:重心后移,右腿屈坐,左腳尖翹起,兩臂邊屈臂回收,邊內旋前臂翻掌,收至胸前時掌心也已翻轉向下了,兩掌與肩同寬;眼看前方。
3.弓步按掌:重心前移,左腿屈弓,左腳踏實,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兩手先下落再向上、向前平行推出,與肩同寬,腕與肩平,掌心向前,五指向上;眼看前方。
六式基本功功法標準版
第一式獅子滾球
預備動作,頭頂百會穴領起,眼睛目視前方,耳聽后方,鼻自然呼吸。唇齒微閉,舌頂上顎,下巴微內收。兩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雙手貼于褲縫,胸空腹實,雙腿自然站立,行王戰軍太極抱拳禮。
屈膝松垮下蹲,左腳向左側平開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或略比肩寬,雙手手腕領勁上掤,起至與肩同高或略比肩高,而后雙手翻掌下按,按至兩胯后自然放松,接上勢,雙手在身體兩側自然上掤翻掌,收至臉龐兩側,雙手下按,按至膻中穴,雙手順纏翻掌向外發力掤出,掤至胸前,呈抱圓狀。接上勢,松右胯,身體右轉,右手向下左手向上,轉至眼睛能看見左腳腳后跟,接上勢,松左胯身體回正左轉,左手向下右手向上,轉至眼睛能看見右腳腳后跟。松右胯身體回正,身體回正的同時雙手隨身體轉動!
動作要點:身體轉動時吸氣,回正時呼氣,身體在旋轉時扭腰旋背。
第二式仙人指路
接上勢,身體回正的同時右手掌心劃弧下按,按至右胯側方。提右膝右手翻掌開步合手,右手掌心向上,左手大拇指在右肘關節處,重心偏左。
接上勢,身體微左轉,右掌切掌,切至左肘下方,身體右轉向右腿移重心的同時,雙手逆纏分手,左手在膻中穴,右手隨身體右轉展開,掌心向外,含胸塌腰,松左胯,沉肩墜肘,坐腕,眼看右手中指。
動作要點:身體在微左轉切掌時先吸后呼氣,向右移重心時吸氣,吸氣的同時要做到扭腰旋背,以腰催肩,以肩領肘,以肘帶手向外自然拉展,手臂呈八分彎,沉肩墜肘,屈膝松垮時呼氣,掌根外碾.
第三式橫掃千軍
接上勢,右手收于右胸前方,左手推至于身體右前方四十五度,雙手變拳,右肘沉肩墜肘順纏,左拳收至于左腰間,兩臂對拉發力,雙拳變掌,上左步,右手在頭部右側格擋,左手貼于褲縫,提右膝發力形成格擋式,右手自然放松下垂,左手在頭部左側,右轉落步,雙手合手,右腳腳尖外擺,雙手自然分手,左手手掌擊打左腳內側!落步身體回正,點左腳,左手在胯前格擋,右手在右側格擋!
動作要點:雙臂對拉發力時要做到松活彈抖,勁打肘尖。
第四式撥云見日
接上式,開左步,左手掌從下至上逆纏畫弧,跟右步,右手下按劃弧,左掌畫于身體左側于肩平,右掌畫于小腹前指尖朝前,接下式開右步,右手掌從下至上逆纏畫弧,跟左步,左手下按畫弧,右掌畫于身體右側于肩平,左掌畫于小腹前方,擺右腳,左步提膝勾腳,雙手畫弧合于胸前,左手指尖朝上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