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06:15:2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核心素養是當下中國教育改革和課程建設的主題,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熱詞”。筆者在《淺談核心素養》短文中提到,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它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因為,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目標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
素質教育強調“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重點落在“技能”層面,在“量”上強調“全面性”。而核心素養,筆者認為,不僅強調“技能”培養,更注重育人層面,目標定位為“全面發展的人”,不僅重視素質培養的“量”,更注重“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舉措。初中《道德與法治》(以下簡稱《道法》)核心素養是什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貫徹核心素養育人目標?
這是當前政治課老師必須研究的課題?!兜婪ā罚ā端枷胝巍罚┱n程核心素養包含四個層面: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
這四個層面實際上界定了本課程教育功能和德育的全部目標。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本課程首先就是要使學生在政治立場和思想意識上認同我們國家的“政治”,具體要求我理解就是要認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認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維護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從靈魂深處信仰中國共產黨。
其次,在科學精神方面,要通過本課程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其實質就是加強和滲透唯物史觀教育,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論,對生活、工作、學習、事物堅持正確的思維認識,建立符合“政治認同”的價值觀;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認識黨和國家的事業,正確看待我們國家的方針、路線、政策,堅決抵制反黨反社會主義思想認識方法論。
第三,本課程的另一重點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法治意識”核心素養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法治教育,樹立法治精神,崇尚和尊重法律、制度、程序、規則,只有全體公民法治素養提高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運行才能實現“法治”。
第四,公共參與素養是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的主觀欲望和實踐能力。
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公共參與的過程,只有社會成員都能主動有效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才能推動社會健康發展。
公共參與對個體來說,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備素養目標,對社會來說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現行思想政治課程(《道法》),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出發,擔負著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兩大任務。
這兩大任務的實現必依賴于本課程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的具體落實。如何把四個素養有效地落地于課堂,生根于學生,政治老師任重道遠。
1.《共產黨宣言》
今年是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的170周年。
《宣言》的問世,標志著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正式誕生。它使共產主義運動從幽靈變成一輪噴薄欲出的朝日。
一本書影響了一群人,一群人改變了中國命運。
這本只有56頁的32開小書,為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點燃了新的希望,直接催生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大多是讀了這本書后開始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
習大大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把《共產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去,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p>
直到今天,這束火炬依然熊熊燃燒。
2.《論法的精神》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系滤锅F
《論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鳩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著作。該書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張法治、實行分權的理論,對世界范圍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被載入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
作者闡述了自然法理論、法和法律定義,法律與政體關系,以及政體分類、各種政體的性質和原則等問題。闡述政治自由和三權分立學說,并以英國為例提出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論述了自然條件同政治法律的關系,認為自然地理環境對社會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約性。
書中還論述了法律和工業、商業、貨幣、貿易、人口及宗教等關系,主張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反對橫征暴斂,促進國際交往和世界和平。并論述羅馬繼承法和法國民法的起源和變革。強調嚴格區分各種法律規定的范圍和制定法律應遵循的原則及其應注意的問題。
此書被稱為是“亞里斯多德以后第一本綜合性的一政治學著作;是到他的時代為止的最進步的政治理論書”,凝結了孟德斯鳩一生的心血。
3.《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老先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時關于中國哲學的講課內容,目的是為了向西方人介紹我們中國的哲學體系,因此在語言上帶有簡潔明了的特點,用最簡單的語言傳達最精要的東西。
馮友蘭老先生在講述整個中國哲學史的時候,先由中國哲學的整體情況入手,在開頭交待了中國的哲學精神以及相關背景。之后由總到分,從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到現代世界的中國哲學,一氣呵成地將中國哲學的發展史串聯起來。
這本書一直是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它對當今的讀者有極大的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一生的文化經典。
4.《純粹理性批判》
每一本晦澀難懂的書都值得推敲一番,如果不是出自瘋子之手的不知所云,那就一定是出自天才之手的曠世奇作。而康德的書顯然屬于后者。
我們都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偉大的哲學體系,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而《純粹理性批判》是最重要、最大部頭、最艱深的一部書。
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所寫的核心概念都是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所寫的事實又都是從這些概念中派生出來的。簡言之,書中的核心概念和事實對于讀者而言都是第一次見,所以異常陌生,晦澀難懂。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人類的認識能力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類,分別對應數學、物理學和形而上學。
他認為憑感性可以認識數學,憑知性可以認識物理學,而憑理性卻無法認識“形而上學”。數學和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是現象世界,而“形而上學”研究的對象是“自在之物”?,F象世界是世界的顯現,可以認識;“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體,無法把握。他還提出了四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認識能力只能認識現象世界,不能認識“自在之物”。所謂上帝、靈魂和自由都是無法確知的,或者說是無法證明的。“形而上學”不能作為一門真正的學問而存在。
康德的哲學,博大精深,自成體系。據說誰要能讀懂康德的哲學,至少就能成為半個哲學家。
5.《資本論》
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經典著作。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資本論》是學習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必修課。
《資本論》并不適合一個入門者讀,因為它所描述的情境、模型是以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經濟理論為前提的,因此在沒有對其背景的理論有較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你也許會看得一臉茫然,而看書看得“不明覺厲”不是個好事。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盡管馬克思提出的經濟運行的模式和模型部分存在過時的現象,但馬成書的年代正是各種各樣的現代經濟體制在當年比較接近雛形的模樣,那時候“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還是能清晰觀察到的,很赤裸裸的東西,大家吃人都不帶吐皮。
因此它對于研究現代各國經濟模式的核心目的或者說其實質是有幫助的。
6.《愛彌兒》
盧梭的教育小說《愛彌兒》出版,是法國歷史上可以跟法國大革命相提并論的重大事件,這部作品被稱為西方第一個完整的教育哲學。
這是一本夾敘夾議的教育小說,故事優美,文筆生動,富有文學價值。
全書題材新穎,詞語鋒利,尖銳地批判了法國封建社會及其教育。盧梭在書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獨立自主,追求平等自由,能夠自食其力的“自然人”。他針對虛構的主人公愛彌兒,設計了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個階段的教育過程,分別闡述了其體育、感觀教育、智育、德育和愛情教育的方法。
在兒童心理學發展史上,《愛彌兒》占有重要地位,對家長和教師教育孩子也具有重要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7.《苦難輝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p>
《苦難輝煌》講述在20世紀,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這一歷史命運的大落大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中國革命也由此從苦難走向輝煌。
該書從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錯綜復雜、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的偉大壯舉,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
本書視野開闊、思路新穎、文筆生動,以熱血、年輕、英雄、理想為主線,把紅軍將士們身上的忠誠、勇氣、堅毅、團結、助人、積極樂觀、不怕死、不怕苦等,展現得淋漓盡致。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資料,在許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獨特的解讀和分析,是一部激勵黨員干部牢記革命先驅不朽功績和崇高精神的好書。
8.《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是美國著名學者薩繆爾·亨廷頓的代表作,因“文明沖突論”享譽全球。
在這本書里,亨廷頓提出,冷戰后時代的世界是一個包含了七個或八個文明的世界: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一些學者還加上了東正教文明,作為區別于其母文明拜占庭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獨立文明。
他在書中說:“在未來的歲月里,世界上將不會出現一個單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將有許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人類歷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極的和多文化的?!?/p>
本書所持觀點公允與否,在學術界大有爭論。但書中對現今世界各種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對讀者會有重大參考價值。
9.《超越自由與尊嚴》
斯金納是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教授,也是當今西方行為心理學派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他的著述頗多,《超越自由與尊嚴》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該書一經問世便成為風靡北美的暢銷書,隨即流行世界。
書中,他根據行為科學的原理,對傳統人文研究和繼承了傳統人文研究方法的深層心理研究運動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并指出人根本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與尊嚴,人只可能是環境的產物;因此,人類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設計一個最適合自己生存的文化與社會。
正如書中所言:“不要把自由和尊嚴當成一種個人特性來加以提倡,而應把注意力放在人們生活的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上。要想實現獲得自由與尊嚴的傳統目標,則必須改變環境,而不是改變人類自身?!?/p>
10.《國家間政治——權力斗爭與和平》
這本書中譯本780頁,夠厚,但內容明白曉暢,在同類著作中算是寫得有趣的,翻開以后就想讀下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