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15:21: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分析開始,結構筆畫筆順。書寫技巧與關鍵處,引申出同規律字舉例說明,然后,學生練習老師糾正指導即可。
畫一個圓,(把小碗扣在紙上沿邊畫下)染成黃色,月亮周圍畫上許多小圓,涂上黃色代表星星,好了
首寫注意筆順,讀音,結構,再要注意組詞,說話
怎樣把一堂書法課上的有趣,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告訴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學生快樂的寫字。通過實際需要,讓學生把寫字看做一種快樂、一種沒得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字要有興趣引導,沒有興趣,肯定是枯燥的,無味的。
3.規范指導,從基本筆畫抓起。在現在過程中體驗樂趣。
月的筆畫,豎撇,橫折鉤橫橫。
筆畫順序:橫、豎、橫、撇、橫撇/橫鉤、豎鉤、提、撇、橫、撇、捺。
組詞
教導
[jiàodǎo]
基本解釋
(動)教育指導:老師~我們。[近]教誨|教育。
詳細解釋
教育指導。
《國語·晉語二》:“杜原款將死,使小臣圉告于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導,以至于死?!薄逗鬂h書·竇融傳》:“臣融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質性頑鈍。臣融朝夕教導以經蓺,不得令觀天文,見讖記。”
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二、講授新課:臨摹,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是習字過程的必經階段。但從學習的目的來說,卻不能以此為止境。在初學的時候,總是越摹越不對,越臨越不像,甚至無意再臨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來個創造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古代優秀的書法作品,是積累了很多年和無數人的寫字經驗(直接地學習和間接地學習)而創造出來的。所謂創造,并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以后,再進一步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只能是由學習中間達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變化筆法,別具形體,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要知道號稱“書圣”的王羲之,也是從艱苦的實踐和體驗中成長起來,不是生來就是大書家的。1、摹法:(1)描紅:初學寫字,要先描“紅?!?。紅模是印好的紅字范本,用墨筆照樣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對于每個字的形體,在心中手上都能有個大概。(2)摹書:把油紙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紙,罩在碑、帖上面來摹寫,古人叫作“響拓”。初學寫字不先摹寫,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紙蒙在上面,筆隨影寫,練習久了,字的結構自然就會寫好,所以“對臨”(是對著碑、帖臨寫的意思)之先,應從摹寫開始,可以事半功倍。2、臨法:(1)方格臨寫:凡是臨寫楷書,要用有方格的紙來臨,這是為把字體大小、筆畫長短排列勻稱。將碑、帖放在對面或旁邊,看一字,臨一字。(2)去格臨寫:如臨行、草書,應用無格的紙,就其行筆連接的地方,注意臨寫;所以用無格的紙,是為了免受拘束。(以上兩種方法都算作“對臨”。)(3)分臨:就碑、帖中筆畫最清楚無缺損的字選擇一個,把這一個字分拆開來,看它一點一畫的安頓,學它的結構;再看它每一點、一畫的起止轉折,學它的筆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貪多。(4)空臨:古人學習書法,隨時隨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筆,坐著無事,畫沙、畫地;睡在床上,畫被、畫腹;甚至書空作勢,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體的筆畫結構的印象,用指畫空臨,也可以收到效果。(5)背臨:平時將所臨寫的碑、帖,熟記心中,臨寫的時候,將碑、帖合起來,照它的筆法、結構,背著摹仿,寫完之后,用原碑、帖來對照,如果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隨時重寫更正。凡經過更正的字體,印象較深,以后便不易忘記,能收到較大的效果。3、摹臨法:同時摹臨:先用透明不滲墨的紙,將所要臨寫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較薄的紙,罩要摹本上,再對照碑帖臨寫出來。既摹之后,對于結構、筆法已經大概明了,再加臨寫,形體和精神,更可以結合起來,這對于學習書法是很有益處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