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4:45: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首先,小班的教案,他的著重點是在于情感部分,也就是讓孩子愿意加入到幼兒園的生活活動當中,愿意上課,積極的回答一些問題,而中班的教案,它的側重點是在愿意上課的同時,了解一些真正的含義和一些技能,而大班的教案,側重點是讓孩子知道某種知識,學習某種技能
大班科學領域教案
《神奇的紙杯投影儀》
??活動過程:
第一步:用剪刀把紙杯底部剪掉。(剪的時候容易扎到手,小朋友們可以請大人幫忙完成)
第二步:剪一段長度合適的透明膠帶,把紙杯底部封起來。
第三步:用馬克筆在膠帶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第四步:找一個沒有光的房間,用手電筒通過紙杯把膠帶上的圖案投射到墻上,自制投影儀就做好啦!
小朋友: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紙杯底部,看看墻上出現了什么?
??小提示:可以通過控制手機手電筒和紙杯的距離從而控制墻上影子的大小。??
科學原理:
把手電筒對著紙杯口時,手電筒發出的光就只能從紙杯口射出去。這樣我們就會在墻上看到一個圓形的光斑。離得越遠,光線射出去的角度越大,我們看到的光斑就越大,如果在透明膠上畫上圖案,圖案就會隨著光斑一起出現,這樣我們就在墻上看到圖案啦!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理解單雙數的含義,能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單雙數的排列規律。
3、感知單雙數之間的互相轉變。
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
1、走線。(要求幼兒抬頭挺胸目視前方)
2、線上游戲:聽指令做動作。游戲規則:幼兒按一定順序反復報數1和2,并記住自己報的數,老師指定動作。
師說:
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報1的小朋友向前邁一步,報2的小朋友向后退一步;報1的小朋友拍手一次,報2的小朋友跺腳一次。
師說:剛才小朋友們反應很快,我們再增加點難度,請小朋友們一個一個輪流做動作,你一定記住自己是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不許搶也不許慢呀,一定集中注意了。小朋友真棒!
(二)集體操作
1、森林里召開音樂舞會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跳舞);他們是幾個小動物(6個出示數字卡片);他們是幾個幾個在一起跳舞(2個);哦他們是成雙成對的在跳舞,他們跳的真高興,又來了一個小動物現在是幾個?(7個出示數字卡片)你看這個小動物卻傷心的哭了,為什么?(因為他沒有舞伴,很孤單所以他哭了)總結:我們像剛才成雙成對的6個叫做雙數,而這樣的剩下一個孤單的沒伴的7叫做單數。
2、我們認識的數字寶寶里有的是單數有的是雙數,下面請小朋友來用數字卡片和金色珠來擺一擺,來看看哪個數是雙數哪個是單數。(操作要求:①、先擺數字卡片,注意每個數字之間有一定的距離。②、數字卡片的下邊擺相應數量的珠子,珠子要兩個兩個擺在一起就像兩個小動物跳舞一樣。)師巡回指導并再次重申操作要求。
3、小朋友擺完了請看黑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單數雙數都有誰齊讀兩遍。(單數13579雙數246810)問幼兒我有5只筆;我有8個蘋果;我有6本書是什么數。
提高難度直接問數字是什么數。并及時鼓勵幼兒。
4、下面我們玩一個游戲:①看到單數請小朋友拍一次手,看到雙數請小朋友拍一次腿;(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②看到單數請小朋友起立,看到雙數小朋友請坐。
小朋友真棒。你仔細看看單數和雙數是怎么站隊的(一個單數一個雙數又一個單數.......)總結:原來單數和雙數字寶寶是交替重復的規律排隊的。
5、我們再玩一個點豆子的游戲:小朋友們現在都是豆子,我來點。點豆子,點豆子,點到的豆子跟我走。點到的小朋友跟這老師上來。請小朋友看看是幾個人,是單數還是雙數。(單數)兩個兩個拉手看看是單數嗎?對了小朋友真棒。你能想一個辦法把單數變成雙數嗎?
啟發幼兒用添和去的方法單雙數互換。
(三)分組操作(請幼兒站在線上,集體講解操作要求,請幼兒選擇加老師指定)
(1)組快樂的泡泡能幫小魚和螃蟹找到朋友,小魚沿這單數泡前進涂成黃色,螃蟹沿著雙數前進涂成紅色。
(2)組涂櫻桃。把單數櫻桃涂成黃色,雙數櫻桃涂成紅色。(師示范在黑板上寫上單數用黃色示意,雙數用紅色示意)
(3)貼紅花。把小紅花兩個兩個貼到數字寶寶下邊,看看哪個是單數哪個是雙數。并說說為什么。
評價:對三組幼兒的操作進行簡單的評析。
(四)結束活動
乘火車游戲:發給幼兒每人一張車票(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上車拿單數車票的小朋友來舉一只手的老師這上火車,拿雙數的小朋友來舉兩只手的老師這上火車。
蒙氏操作活動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提導分享交流,為孩子提供大量的、新穎的操作材料和游戲,讓孩子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建構數學知識,"動"中發展數學思維。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老師講解為主,幼兒的操作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有機結合。(比如一開始的單雙數定義還是有老師來講解,但是操作會讓幼兒對單雙數的含義理解更加深刻)。
活動的設計既關注幼兒數學知識、技能的感知與理解,更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與態度、體驗與發展(比如此次活動集體操作中幼兒擺數字卡片和金色珠時我在不斷的提醒幼兒數字卡片之間要保持距離在操作過程中,他會明白原來老師讓保持距離是為了讓自己的操作更清晰,同時也讓幼兒明白聽清操作規則很重要);既要關注幼兒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幼兒學習的過程比要求幼兒得出一個結果更為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有幼兒快樂的體驗,有幼兒深刻的思維歷程。幼兒的數學學習過程,尊重和接納每個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尊重他們的探索與發現,(如在給了幼兒單雙數的定義后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現其他的數是單還是雙數。)尊重他們的解釋與表達??梢酝ㄟ^與幼兒討論或共同探索,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在幼兒玩點豆子的游戲時,在游戲中幼兒興趣濃厚。在老師提出了問題后,老師和幼兒共同解決問題突出了幼兒的主導性,使單雙數互變變的很簡單。)自我評價:
在我剛開始決定上單雙數時大班的教參上是復習單雙數,可是咱們的孩子沒有基礎,所以根據孩子的經驗基礎上我及時調整了活動目標。此次活動目標結合蒙氏和畫冊制定的,其中1、2為重點目標,同時自己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導入新課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二)講授新課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三)鞏固練習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四)歸納小結(五)作業安排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您好,教案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通過交換游戲理解數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數的交換律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難點:數的交換律的應用和鞏固。
教學準備:蒙氏數學大班交換游戲的教具、小黑板、粉筆。
教學步驟:
1.導入新知識
教師可以利用小黑板或其他教具,向學生介紹交換游戲的規則。讓學生理解游戲規則后,可以讓他們自由組合進行交換游戲。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數的交換律,即數的位置交換不影響它的值。
2.游戲體驗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交換數字的位置,讓學生理解數的位置交換不影響它的值。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游戲規則,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數的交換律的應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3.總結歸納
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交換游戲的規則,并引導學生理解數的交換律。在引導學生理解數的交換律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小結等方式,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4.作業布置
作業可以布置一些交換練習,讓學生熟悉數的交換律的應用。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的交換律,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反思:
通過交換游戲的教學,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理解數的交換律,并能夠應用數的交換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通過游戲的形式,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嘗試利用鮮艷的色彩和對稱的圖案設計臉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激發和學習的興趣。
3、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臉譜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師:昨天我們聽了京劇,又看了京劇演員的服飾,今天我們來看看京劇演員的臉部的化妝好嗎?
2、讓幼兒欣賞京劇臉譜
3、師:它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京劇臉譜。這個京劇臉譜這么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看看京劇臉譜的秘密呢?
二、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京劇臉譜
1、觀察臉譜顏色:顏色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義:像紅色的,它表示個性忠誠的;黑色的表示個性剛直的;它們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個性多計謀的,還有黃色的,表示壞人。藍色的、綠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銀色的表示神話里的人。
2、觀察臉譜的對稱:左邊和右邊臉的圖案是一樣的,都是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兩側對稱的。老師拿一張紙豎在圖案的鼻子中間,請幼兒來看一看。
3、觀察京劇臉譜的夸張: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么粗、這么大,這樣畫是為了讓看戲的人一看就知道臺上有誰。
三、幼兒創作
1、師:現在有許多藝術家把京劇臉譜制作成藝術品,今天我們也來學學大藝術家來制作京劇臉譜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2、提出要求:
1)臉譜要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
2)可以選擇一種底色來表現人物
3)可以自由創作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作
四、將畫好的臉譜剪下裝扮教室
反思:
這個活動是在認識京劇的基礎上進行的。運用對稱、夸張的方法繪畫出臉譜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經驗,本次活動通過回憶、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繪畫的興趣。
設計思路:12月是辭舊迎新的日子,這時候“時間”往往成為孩子們最敏感的話題之一,于是我抓住這一切入口設計“迎新年”的系列活動,“共同度過2011”便是其中之一。
在組織本次活動前,我先通過創設環境“新年倒計時”來激發幼兒對新年的期盼。
其中我提供了2011年和2012年的月歷,讓孩子們借助月歷來了解、記錄離新年還有幾天,引發幼兒產生使用月歷的需求,積累經驗,在此基礎上開展活動“共同度過2011”。
在活動過程中,我和幼兒一起解讀月歷,了解月歷上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回憶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在流程設計上,我首先從幼兒的已有經驗人手,讓他們提出問題并通過交流、討論來解決,以此認識月歷上的不同數字,理解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如年、月、日),從而學會看月歷。
然后,我用問題“每個月有幾天”激發幼兒的思維沖突,讓他們自主探索、記錄,促使他們關注“每月的天數并不相同”這一特征。
接著,我通過引導幼兒尋找月歷上的一些文字來進一步了解月歷蘊含的豐富信息。
最后,我出示了幼兒在園度過的一些特殊日子的照片,讓他們在月歷上找出是哪月哪天,回憶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與此同時,我又讓幼兒在月歷上尋找自己最開心的日子,分享快樂,進一步感受月歷上的數字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整個活動中,我緊緊扣住兩點:一、梳理幼兒對于月歷的零星經驗;二、解讀年歷的秘密,讓幼兒通過自己提出問題、交流討論、探索操作來解決問題。
目標:1、解讀月歷,感受月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時了解數字在實際生活中所表達的含義及其運用。
2、回憶美好生活,與同伴分享快樂的情感。
準備:1、利用2011年和2012年的掛歷在活動室一角創設“新年倒計r時”的環境,讓孩子們每天更新日期,以此引發他們對時間的關注,知道當天是幾月幾號,數數離新的一年還有幾天。
2、臺歷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記錄用的筆、紙,展示板。
3、2011年12月份的月歷(教師按標準月歷放大制作)。
4、-組有代表性的反映幼兒共同生活、游戲的照片。
過程:一、月歷上的數字1.有誰能用完整的語言說出今天是什么日子?(某某年某月某號,星期幾)離新年還有幾天?2.在這張月歷上,你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什么問題?3.這么多的數字在月歷上有什么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幼兒分小組互相提問,互相交流,解決問題。
)4.小結:數字出現在月歷的不同地方,表達的意思也不同。
(我們能通過這么多數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幾。
)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