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4:53:2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如果你難于區分選擇什么教學設計方式,這里給你推薦布點法的教學設計,其獨到的教學理論滲透在教學設計中及教學操作中。常規教學設計的理念、方式、目標等義理都蘊含在布點法的設計操作中,布點法的操作設計體現了理論,是理論的載體,如建構、自主學習等,布點法的教學設計只字未提,但在布點法的操作設計運作中自然而然的體現。
布點教學法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方法,它的教學設計圍繞班級授課制展開。班級授課制的集體性、同步性與學生的學習的個體性與異步性是一對矛盾、不同個體激活的問題圖(知與不知轉化的問題運動),也就是區分的知與不知,有很大差異,且都隱在思維中,教師利用班集體教學的同步性對隱在學生思維中的異步性的知與不知如何進行同步優化?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學生與教材互動而獲取知識,是一個連續的運動過程。從知與不知互動的角度可以把它人為地劃分為知與不知的分化(區分)、對知與不知區分的優化、不知向知的轉化及知與不知的內化4個階段。布點法經過多年研究,構建了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教師組織、引導、促進學生與教材互動的四步操作設計:
(1)感知區分——教師呈現學習客體,學生區分知與不知。這是學生知與不知開始分化階段;
(2)布點優化——師生共建布點圖(一種布點法特有的優化的板書設計),學生優化知與不知。這是學生不知向知轉化階段;
(3)分層轉化——師生按層次運作,學生轉化知與不知。這是學生不知向知轉化階段;
(4)反思內化——師生反思教學進程,學生內化知與不知。這是學生內化知不知內化階段,以便舉一反三,變通運用。
布點法的教學設計與常規教學設計不同之處除了教學理念不同,操作系統不同外,還有就是設計前需要靜態探明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在常規教學設計上就是吃透學生)及上課時的動態探明,設計好在如何應對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動態表現,這是常規教學設計沒有的,因為常規教學設計是一種線性推進,而布點法設計的是整體性推進。
限于篇幅今天就聊一下,有機會再深入細致探討。
謝謝邀請。
九年級是初中學習的最后一年,兩年的基礎加這一年的拼搏,沖向中考,贏在重點理想高中。數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充當的角色也很重要。九年級的數學在初中階段,也是很關鍵的,也是還要上新課的。
九年級數學如何上好一堂好的優質課,對初三學生來說會更輕松些,因為他們幾乎能在好的優質課堂上學會本節課的基本知識。
九年級數學如何上好一堂好的優質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真心備學生。學生是上課的主體,也是老師上課的對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真心去備學生了解班上學生的家庭、生活、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各方面情況,才能做到勝券在握。
二是細心備教材。教材是載體,學生通過教材學到知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如果不到位、錯位、移位,都會影響上課的效果,從而影響學生獲取知識的程度。備教材,要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
三是精心備教案。一個導演如果沒有劇本,很難有方向去拍劇。教案是教師上課的“活劇本”。教師精心備好教案,預設到學生回答的幾種情況,做好充分引導工作,做到泰然處之。
四是專心去預演。要上好一堂課,還要在上課之前多照著教案去預演,預演三遍以上,可以在大腦中過電影,或者直接自己當老師和學生說出來,最好邀請同行在旁邊聽。在這樣的演練中,經過和同行的討論交流幫助,不斷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講課語言,特別是過渡和銜接語言,做到自然而精簡,清楚而不啰嗦。
五是耐心去掌控。上好優質課,還需在上課時,用耐心去掌控課堂,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即使是學生回答錯誤,也不要傷害學生自尊心,引導他正確回答,這樣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甚至高效。遇到突發事件,比如上課窗外飛進一只蝴蝶,學生驚訝大叫時,教師更要掌控好課堂,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幽默風趣處理,收回學生的心,穩定學生的心,達到不影響課堂教學。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共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應用,第二單元二次函數,這一單元是初中階段代數中的重,難點,第三單元,旋轉,本單元與軸對稱相似,第四單元圓,圓這一單元內容較多,定理,公式需多加記憶。第五單元統計與概率。
幼兒園數學教案:學習4的分成教師:屈老師設計意圖:由于剛剛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不過前兩次主要是由老師拿實物進行分合,幫助幼兒理解分合的含義,然后讓孩子們能用語言進行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那么,在已具備這樣的條件下,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來學習4的分成,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摸索中去獲得知識,找尋答案。活動目標: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分成。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3、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顒訙蕚?教師:4條大魚,3個魚缸,12條小魚。幼兒:每位幼兒4條小魚圖片、一張記錄表、操作題?;顒又仉y點:讓幼兒在探索操作中學習4的多種分法?;顒舆^程:1、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復習3的分成。今天,我們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游戲,請3個小朋友手拉手,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3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3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1和2……2、幼兒操作:"分小魚",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教師:徐老師接到了貓媽媽的電話,她請全班的小朋友幫小貓分小魚,把4條小魚分成2部分分到兩個小魚缸里,可以怎樣分?(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4條小魚分成了幾條小魚和幾條小魚?(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幼兒:4條小魚分成了1條小魚和3條小魚。教師:那么4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4可以分成1和3.(請全班幼兒復述,教師幫助記錄在黑板上)教師:貓媽媽請大家想一想,4條小魚分成2部分還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簍子里每人拿4條小魚分一分,有幾種分法并把它記錄下來,寫在記錄表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單獨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做練習)教師:請你介紹下你是怎么分的,4條小魚分成了幾條和幾條?4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4條小魚分成了1條和3條,4分成了1和3;4條小魚分成了2條和2條,4可以分成2和2;4條小魚分成了3條和1條,4可以分成3和1.教師:很好真棒,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分法嗎?幼兒: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幼兒敘述教師記錄)教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兩種方法好記嗎?幼兒:好記。教師:它們都有好聽的名字第一種叫按序法,第二種叫倒序法。貓媽媽很高興我們班小朋友幫她把小魚分好了,她覺得我們班小朋友都很聰明。4、鞏固游戲:分組練習。貓媽媽說: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請小朋友幫她分一分水果。請小朋友聽清楚要求:1,2,3組小朋友填一填根據圖片,用數字表示分式;4,5,6組小朋友分一分將水果分到2個盤子里并用圓圈表示;7,8,9組小朋友數一數,根據圖片內容數一數并用數字表示出來。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張操作題做題目。注意鉛筆不要對著其他小朋友,不要戳到自己或者小伙伴,做完請仔細檢查一遍。做完后請個別幼兒展示練習成果。5、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貓媽媽很開心覺得我們班小朋友幫了她大忙謝謝我們班小朋友。她請我們班小朋友到戶外做游戲,讓我們一起去吧。(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活動名稱:點數1——10有益的學習經驗:1、教幼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并會說出數2、培養幼兒數概念的形成活動重難點:手口一致的點數1——10活動準備:一樣的水果掛圖活動與執導:1、出示10個蘋果的掛圖,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多少個蘋果嗎?先讓小朋友自己點數。2、教幼兒點數1——10要求正確點數,手指一個蘋果,嘴里數一個數。手口一致的點數,能說出總數。3、反復教幼兒點數。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了一些朋友,看,它們是誰呀?教師請出蘋果寶寶和雪梨寶寶。
2、出示雪梨1、3、5、7、9(五組),請幼兒出來貼上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啟發幼兒分析這里每組雪梨到最后都有一個沒有配對的,單獨剩下一個。都有一個單獨著(請幼兒說說),向幼兒提問: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呢?(單數)
3、出示蘋果2、4、6、8、10(五組),請幼兒出來貼上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引導幼兒觀察2、4、6、8、10這幾組都是2個1對的,到最后都能成雙。向幼兒提問: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呢?(雙數)
4、引出數字瓶子寶寶,請幼兒觀察(1)介紹幼兒認識瓶寶寶并觀察瓶身的扣子師:今天我給你們還帶來了新朋友,看,它們是誰呀?教師從1到10,一個個出示瓶寶寶,并請幼兒念出它們的名字:1、2…10。師:看看它們身上的扣子是怎樣排列的?請幼兒數一數每個瓶子上的扣子,并找出它們一對一豎著排列的規律。教師小結扣子排列的方式,并讓幼兒知道,1、3、5、7、9號的瓶子寶寶扣子數到最后總有一個單獨的,成不了雙,即是單數;2、4、6、8、10號的瓶子寶寶扣子數到最后都能成雙,即是雙數。(2)游戲:送瓶寶寶回家師:總有單獨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單數寶寶,它們的家住在單數村,扣子都是一對一排列的是雙數寶寶,它們的家住在雙數村。請你根據它們的樣子送它們回家吧!
5、給瓶寶寶貼扣子請幼兒自選材料貼扣子(提醒幼兒一對一豎著貼),教師巡回指導,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要適時指導。引導幼兒手舉瓶寶寶玩“找朋友”的游戲。幼兒邊唱邊找。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對一的,就是雙數朋友。瓶子上扣子最后一行是單個的,就是單數朋友。(找到朋友后,幼兒可以手舉瓶子互相碰一碰,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顒釉谝魳仿曋凶匀唤Y束。)
一、活動主題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二、活動目標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2、通過開展對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促進教師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程度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3、建立“教研、實踐”相結合的探索型、學習型、討論型的教研氛圍。
三、活動時間2012年5月23日四、活動地點固本小學五、參加對象全體數學教師六、活動組織形式針對我們學校數學教研組的實際情況,通過觀摩課,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動,從優、缺點兩方面評價課堂教學,及時給執教老師指出不足,真正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七、活動過程數學組老師集體備課—李來翠老師上課—全體教師聽課—李來翠老師說課—全體教師集中評課八、活動要求1、執教教師備好課,備課教案交1份到教研組。
2、全體教師參加聽課和評課,填寫好聽課記錄。3、執教教師寫說課稿1份交教研級。
九、活動經費1、活動統一安排用餐:用餐人員:參與活動教師2、活動費用具實憑票報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