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教案(登幽州臺歌幾年級的課文)

admin時間:2024-01-20 04:44:0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到底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公元696年,武則天的堂侄武攸宜帶兵出征契丹,陳子昂以參謀的身份隨同出征,這是一次正義的討伐戰爭,因為契丹人侵略在先。

統帥武攸宜是個平庸膽小的家伙,在一場慘烈的戰爭中,雙方拼殺得十分激烈,唐朝軍隊有將領戰死,武攸宜聞風喪膽,不敢再進了。

成敗在此一舉,陳子昂挺身而出,批評武攸宜用兵如兒戲,并自愿帶領“敢死隊”萬人前去沖鋒殺敵。

此行為惹惱了武攸宜,他覺得陳子昂“犯了上”,瞧不起自己,就將陳子昂由參某降為軍曹,只讓他掌管文書。

陳子昂憂憤難平,無處排遣,他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眺,“山河依舊,人物不同”,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備受壓抑,不由仰天長嘆,涕淚橫流。

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詩人懷抱一顆為國為民的忠心,抱負卻無法施展,全詩洋溢的悲壯蒼涼之氣一掃浮艷纖弱之風,詩的音節抑揚變化,意境蒼茫遒勁,引起廣泛的共鳴,不愧為震撼千古的力作。

陳子昂登幽州臺在人教版小學幾年級

陳子昂登幽州臺,在人教版小學八年級下冊。

登幽州臺歌悠悠賞析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臺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端E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跡,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登幽州臺歌幾年級的課文

登幽州臺歌是七年級的課文。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詩歌。這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作品原文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的生字

愴,讀chuang四聲。

登幽州臺歌題意

這首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成長的是被被封為尸骨,他的詩歌的議就是他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嬰兒登上蘇北樓康蓋杯,寫下了登幽州臺歌

《登幽州臺歌》寫作背景

是作者被貶幽州時所作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