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中班端午節古詩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0 12:53:2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社會熱熱鬧鬧過端午教案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體驗吃粽子的快樂。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粽子一盤,濕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里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會是什么?

——幼兒摸一摸,是什么感覺?是什么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么呢?

——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粽子

2、嘗嘗說說——好香的粽子,你吃過嗎?什么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

——幼兒吃粽子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粽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粽葉放在盤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粽子邊隨機問: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狀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問與小結:

——吃粽子的時候先把什么解開。(繩子)然后剝開什么?(粽葉)——你剛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鮮鮮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紹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會吃粽子呢?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

——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有什么活動呢?(遷移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游戲

——QQ粽子店環境創設: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小班香香的粽子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

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在這些習俗中,孩子們對包粽子比較熟悉,而且端午習俗較多,也都離孩子生活經驗較遠,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沒有講得太細,以免內容深奧不便于孩子的理解。

小班手工《彩色粽子》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包彩色粽子,養成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

2.讓孩子們熟悉端午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

活動流程:

1.通過視頻講解包粽子的全過程,以及為什么要選在端午節包粽子吃。

2.現場提問,考考孩子們聽進去多少

3.親自示范如何包粽子,然后給每人分發材料,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包的彩色粽子最多。

4.包好的粽子,可以用彩筆在上面畫上喜歡的圖案,評選出最具創意粽子,發獎品。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帶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度過愉快的端午節。

編五彩繩教案反思

1.教學目標:在本節課中,我希望學生能夠了解編五彩繩的基礎知識、掌握編織五彩繩的方法、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2.教學內容:本節課分為三個環節:介紹基礎知識、演示編織方法、自主實踐創新。首先,我會簡要介紹五彩繩的歷史背景、材質選擇和用途等基礎知識;其次,我會演示如何編織五彩繩,從基礎的編法到復雜的圖案設計;最后,我會讓學生自主實踐,鼓勵他們發揮創意,嘗試編制自己的五彩繩作品。

3.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于五彩繩的基礎知識了解不夠充分,需要加強相關的講解;同時,在自主實踐環節,有的學生遇到了困難,需要我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下一次教學,我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整,并且增加一些拓展內容,如如何運用五彩繩進行手工配飾制作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編織技巧和發揮創造力。

中班端午節古詩教案

1.可以提供。2.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班幼兒正處于詩歌啟蒙階段,通過教授端午節古詩可以增加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3.可以包括以下內容:引入部分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教授古詩的內容和背景,通過朗讀、模仿、創作等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和韻律,最后進行小結和評價。同時,可以結合手工制作等活動,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端午節的氛圍和文化。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