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3:37: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數學對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如何讓孩子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數學領域的目標為,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3.感知形狀和空間關系。這三條目標為我們數學領域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演繹,說實話,帶著這些疑惑和思考,我認真學習《指南》精神,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嘗試,用指南指導教學工作。歷經幾個月,雖時間短暫,但我已從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了答案。
一、孩子們在生活的情景中學習。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們都會創設一些學習的情景。如:我在數學教學時,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創設的都是生活中的情景,孩子都是主角。《闖關游戲:拼拼樂》,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一步步闖關,體驗挑戰自我的快樂?!堵斆餍≠I家》,孩子們根據任務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毒烤鼓苎b幾個核桃》,孩子們根據與老師裝核桃的瓶子進行對比來猜測自己選擇的容器能裝幾個核桃?!恫氯呤帧泛⒆觽冊谔剿髦兄涝撊绾斡涗涀约旱挠螒蜻^程和游戲結果?!短糜卸噙h》孩子們用格子尺來測量自己能跳多遠。孩子們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真實、自然。
二、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
孩子具有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所以操作、體驗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而不是一直采用常見的數學活動中的分組的作業紙的練習。就拿《聰明的小買家》來說,孩子們在三次活動中完成了教學的目標。任務一,選購兩件商品,記錄在購買單上,然后說一說選了哪兩件商品,用了多少錢。任務二,根據購買單上的價格選購兩件商品,記錄并講述。任務三,計時購物,兩人合作,根據購物單的價格選個兩件物品,而且不能是同一種類的商品。任務三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人的合作上。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復習了10以內數的關系。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會感覺自己在學數學嗎?孩子們只是在做聰明的小買家,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這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數學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孩子學了數學究竟有什么用?小班的一一對應都是給小動物送食物;大班的應用題都是原來草地上有3只蝴蝶,又飛來了3只蝴蝶,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蝴蝶。這些場景遠離孩子的生活,所以,孩子可能并不能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但指南學習之后就不同了,我明白活動中積累的相關經驗能直接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猜拳高手》,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記錄游戲的過程和結果。大班的孩子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游戲喜歡決出一個勝負,有了這個經驗,以后的游戲不必依賴老師,自己就能記錄了。又如《跳得有多遠》,孩子們知道了格子尺的用法,那么小朋友的身高,桌子的長度等等,只要幾個小朋友合作,就能知道具體的長度了。你看,數學對于孩子的生活多有用呀。所以,數學對于孩子來說不是意味著一張張操作紙,而是一個個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
這就是一種在《指南》引領下,孩子們學數學的一種狀態,這該成為我們每一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對于孩子數學方面的要求就是會10以內的加減算式,當然了,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和小學的孩子做算術題不一樣,有可能你給他一道數學題:10-6他可能不會很快的算出來到底等于幾?你可以換另外一種問法:比如他有10個蘋果,吃了6個蘋果,還剩幾個蘋果?這樣的實際性的問答方式,他肯定一下就能算出來,那么你空給他一個算術題,他腦袋里沒有實際的實物,他有可能算不出來。
所以老師在教授孩子數學方面的知識的時候,就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孩子把秘訣記在心里,這樣在以后孩子再做算數題的時候就能很快的算出來了。
比如我們經常用到的湊十兒歌,兒歌呢孩子都是比較喜歡并且容易接受的,所以這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幾個湊十兒歌,讓孩子記住這些兒歌,然后當他們在下次遇到10以內加減算式的時候就能很快的算出來答案。
1、湊十兒歌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鴨,
三加七,十只老母雞,四加六,十只金絲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2、湊十兒歌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小朋友,手拍手,大家來唱湊十歌,
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
五五相湊就滿十。
3、湊十二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這些都是比較簡單易記的湊十兒歌,那么孩子只要背熟練了這些湊十兒歌,那么他在以后的加減算式中,就能很快的得出答案。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老師可以教孩子玩一個湊10法的游戲。玩法,老師提問孩子:我的五球碰幾球,孩子回答:你的五球碰五球;老師問孩子:我的三球碰幾球,孩子回答:你的三球碰7球,這也是湊十法的一種游戲玩法,孩子也是比較喜歡玩這樣的游戲的,不僅增添的樂趣,還能讓孩子記住湊十法。
那么還有另外一種做減法的方法,就是破十法,當個位數不夠減的時候,就用十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就是我們的破十法。破十法這里也有一個簡單的兒歌交給大家。
破十法兒歌
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
減六加四,減五加五,減四加六,
減三加七,減二加八,減一加九。
兒歌比較容易背誦下來,孩子用起來也比較簡單方便,但是家長和老師在給孩子出算術題的時候,還是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幼兒園的孩子畢竟和小學不一樣,他即使能把湊十法和破十法的兒歌背得非常熟練,但他真正用的時候有可能還是需要時間的。
1.大班的應用題需要多花時間和精力來解決,因為它需要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階段性知識來進行解決,有些情況下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以得出最終的答案,因此其難度是較高的。2.對于這種問題,建議先閱讀題目,然后使用課本或網絡資源查找相關知識,將概念理解清楚。接著,找出題目的關鍵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逐步推導出解題思路。若無數學證明,需要使用數值計算軟件或手動求解計算出答案。同時,注意對于解題過程的記錄,便于查漏補缺和回顧。這樣,才能解決大班應用題。
這個教案做媽媽的找來沒有用
1、一種彩電第一次降價355元,第二次降價245元,現價為2255元,這臺彩電原價多少錢?
2、李強用了3個星期一共寫了420個毛筆字。他平均每天寫多少個毛筆字?
3、學校收到350本圖書,要分到全校14個班,平均每班可以分到多少冊?
4、一盒牛奶要元,一袋豆漿需要元,我家每天要買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漿。一個星期要花多少錢?
5、我家每本相冊都是32頁,每頁可以插6張照片,請問:900張照片,5本相冊夠用嗎?
孩子不是縮小的大人,孩子自有兒童獨特的心理,即使是嬰幼兒也有復雜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年輕的爸爸媽媽需要讀懂孩子的情感發育規律,了解兒童的心理發育特點,這是保證孩子心理健康發育的基石。
在大多數成人眼里,孩子許多行為是不可理喻的,譬如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水、挖沙坑、搓泥巴?為什么蹲在地上看螞蟻拉不起他來?為什么一點小事就大哭大鬧?其實,根本原因是大人不了解兒童的心理世界,與童心世界相隔甚遠,經常不自覺地剝奪孩子的童心、童趣。例如,不允許孩子下雨天出門,以防弄濕衣服和鞋子。不許孩子玩泥沙,不許爬樹上臺階等。認為孩子玩耍純粹是浪費時間,強行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使孩子小小年紀,背負著沉重的課業負擔,失去了童年的樂趣。
然而不管家長是否認可,游戲和玩耍是孩子抒發情感、認識世界的主導活動之一。也許孩子的許多言行舉止,喜好和樂趣在大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難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卻是美妙無比,樂此不彼地。孩子會通過這些游戲或玩具、玩伴獲得感性知識,接觸和觀察世界,開發智力和創造力。大人不小心碰破了寶寶的氣球,孩子會哭鬧不止,豈不知這是因為孩子已經把心愛的氣球當做自己的玩伴,氣球破了,相當于自己的玩伴“死掉了”,當然會很傷心。孩子在玩泥沙、搓泥巴、過家家、摞積木等玩耍中,雙手的靈活性受到鍛煉,四肢的運動促進了大腦最富有創造性區域的開發。寶寶細心地觀察小螞蟻鉆洞也有助于培養關注力和思維能力,對物體的直接接觸增加了孩子對物體和環境的感性認識,因此對孩子心理和智力發育是大有好處。
對于幼兒不要過多地進行抽象思維的教育,如認字、背古詩、背小九九,最好是用孩子的感性認識所能接受的形式來指導孩子認識世界,通過講故事、讀繪本、做游戲、涂鴉、唱兒歌來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和社會,培養幼兒的感性認識能力。
安全感和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營養素,因此,多陪伴孩子,多鼓勵孩子,多理解孩子是做父母的首要任務。當孩子還徜徉在童真世界里時,家長不必急于催趕,不要拔苗助長,讓孩子多享受童年的歡樂時光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關于幼兒園大班如何教心算的方法:要按客觀規律,幫助孩子早日學會心算。
1、用多種多樣的實物,教他掌握概念。如在桌上放一堆扣子或別的東西,先給孩子一個,問他:“你有幾個?”孩子回答“我有一個”。再給一個再問……邊數邊移動實物,實物和數字一對一地對應教他。
2、由用實物計算逐步過渡到運用畫有實物的圖片進行計算。進一步過渡到運用畫有幾何形體的圖片進行計算。在這過程中要逐步教會幼兒列算式,使幼兒能透徹理解數字語言。
3、家長可以脫離實物與圖片口述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讓幼兒進行計算,逐步過渡到口述單用數字表示的加減法計算題如3+2=?,引導幼兒學會心算。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