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小狗教案,幼兒園學前班語文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1 08:10:0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怎樣長大音樂教案

教學目標

1、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帶給生活的快樂,體驗成長的喜悅,增進對音樂的喜愛。

2、學做音樂游戲活動,進一步提高參與積極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游戲、配樂朗誦等活動中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帶給生活的快樂,體驗成長的喜悅,增進對音樂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音樂游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現在我們一起用它來做“傳、傳、傳”的游戲,音樂停的時候傳到誰手里就請誰來打開它。(播放《長吧,小孩》音樂,按音樂的節拍傳)

2、師:原來口袋里裝的是一個可愛的小腳印。你們知道是誰的腳印嗎?(裝中為班里某學生出生時的腳印)

這是一個小寶寶的腳印,不過這個小寶寶現在已經長得和我們一樣大了。我們請他上來和大家見見面好不好?

二、復習回顧

1、師: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生長都寄托著父母親美好的愿望,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聰明又健康。老師從大家交來的課前調查了解到,我們許多同學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就已經開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學知道媽媽是怎樣對你進行胎教的?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2、(播放《搖籃曲》,學生想象、模仿在媽媽肚子里聽音樂)

師:不僅媽媽愛我們,爸爸也很愛我們。有位父親在得知了女兒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動地寫了一首歌,用音樂的方式來慶祝孩子的出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親親我的寶貝》(播放)

三、欣賞《我怎樣長大》

1、師:我們來用歌聲表達對成長的渴望。(復習《長吧,小孩》)

2、現在,請大家來說一說,我們是怎樣才能長大呢?

3、老師為大家朗誦一首小詩,名字叫《我怎樣長大》

4、學生朗誦《我怎樣長大》

5、這首小詩配上了音樂,成為了一首很美的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歌曲《我怎樣長大》)

四、小結:愿每位同學都能在音樂的陪伴下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小班社會《我會介紹自己》的教案怎么寫

活動目標:

1.培養自信心,愿意在集體中展示自己,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2.初步了解自己,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介紹自己。

3.加深對同伴的了解,增進和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重點、難點:

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比較連貫說話。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姓名等信息。

2.設置情境,請一位老師當魔法仙子。設有"男生世界"(有恐龍玩具、機器人等)、"女生城堡"(有芭比娃娃、飾品等)。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旁白:聽,有人敲門,誰來了?噢,是"魔法仙子"來了。

--"魔法仙子"自我介紹:我叫魔法仙子,今年7歲,我是個女孩子,我最喜歡聽童話故事。

--旁白:"魔法仙子"想和大家做朋友,她很想知道你們叫什么名字,幾歲了,是男孩還是女孩,誰愿意來告訴她?

2.小朋友自愿進行自我介紹。

--引導小朋友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介紹自己。

--先請幾名幼兒做示范,"魔法仙子"表揚他們的勇敢、大方,并贈送小禮物,和他們握手交朋友。

3.游戲互動。

--幼兒在活動室自由站起,在《找朋友》歌聲里,隨歌詞提示找一個同伴,歌聲停止后相互介紹自己。

--對于膽小、內向的小朋友要耐心引導。

4.游戲:男孩世界、女孩城堡。

--"快樂天使"提出游戲要求: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男孩世界"、"女孩城堡"兩個游戲樂園,如果小朋友能正確地介紹自己,就能到兩個樂園里去玩。

--教師和"快樂天使"分別把關兩個游戲樂園"大門",鼓勵幼兒正確大膽地介紹自己,并歡迎大家進去玩。

--幼兒在游戲樂園自由游戲,教師請注意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交朋友,自由找朋友交流。

5.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大家都學會了嗎?老師希望大家能用今天活動的內容大膽地去交朋友,勇敢地展示自己,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做到的!

6.任務:回家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自己。

家園同步: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活動反思:

情境設置很好地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大部分小朋友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但也有小部分比較被動,需要及時、耐心引導。盡量給出充足的時間讓小朋友們自由介紹,發揮他們的主動性。

小班認識數字10的教案

一、活動目的:1、認識數字10,知道其實際意義。2、鞏固對數字1——10的認識。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二、活動準備:數字卡片1——10每人一套,課件三、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1)組織幼兒坐好。(2)教師導入: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課件小兔子圖案)小兔子想和我們一起學習,小朋友歡迎嗎?(3)小兔子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它給小朋友帶來一條謎語,大家來猜一猜:十個好朋友,長短不一樣,寫字畫畫都靠它,樣樣事情學著做。(手指)(4)小兔子夸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告訴它,小朋友還會用手指做律動呢!小兔子很想看,我們一起來做給它看好不好?(放音樂)做手指律動——手指五線歌。2、基本部分:(1)小兔子昨天去森林里采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來數一數,它一共采了幾塊蘑菇。(9塊)(2)在回家的時候,小兔子在樹下又發現了一塊大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數一數,現在它有幾塊蘑菇?(10塊)(3)得出結論:9添上1是10。(領讀兩遍)(4)(出示課件)10的點子卡片,出10的數字卡片,幼兒認讀。(5)說一說:10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物品?(6)結合手指從1數到10。(7)課間休息:拍手歌。(8)數字像什么:教師出示課件,按順序出示數字1——10,每出現一個數字引導幼兒說出像什么,然后說出一句兒歌。教師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數字歌》(9)操作練習:出示圖片(課件),請幼兒找出圖中數量為10的物品。教師出示實物卡片(課件),幼兒舉起相應的數字卡片。3、結束部分:(1)活動延伸:請幼兒課下和回家的時候,找一找身邊數量為10的物品。(2)師:小朋友今天表現很好,小兔子可喜歡你們了,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好不好?聽,小兔子放好音樂在等你們了。(3)放音樂,幼兒聽音樂走出教室。

關于小雞的繪本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發展的過程和結局,能體會其中的幽默與有趣。

2、能理解故事中小雞發起幾項比賽的真正用意。

活動準備:

木偶(狐貍和小雞)、大書一本、小書一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分別出示木偶狐貍和小雞,幼兒討論狐貍和小雞的一般關系和性格特點,設置懸念,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二、分段觀看木偶表演,理解故事。

1、觀看第1頁的圖片內容,問:小雞散步時遇到狐貍,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做各種想象猜測)

2、第2頁,狐貍和小雞相遇它們會有什么表現?(理解驚嚇)結局會是怎樣的呢?

3、幼兒說完自己的想法,我們來看看狐貍和小雞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老師用木偶表演第3、4頁。問:小雞和狐貍比試什么?(學說對話)接下來小雞又會和狐貍比試什么?同樣的方法學習5--8頁。

4、“小雞為什么要和狐貍比聲音大小呢?”小雞的聲音是怎樣的?

5、第10頁,狐貍的聲音是大還是???你從哪里看出來?(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的各種標志)狐貍大叫后會發生什么事?猜測故事結局。

6、發小書給幼兒,讓幼兒自己發現故事的結局。

三、完整欣賞木偶表演。

四、小結。

1、請幼兒說說小雞的聰明表現。

2、教師小結: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學會動腦筋解決問題。

幼兒園學前班語文教案

大班語言《機智的小鴨子》【活動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明白懂得遇到危險的時候不哭叫,不慌張,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2、豐富詞匯:沖、抓、游、跺腳、撲通。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大膽講述故事?!净顒訙蕚洹抗适耉CD《聰明的小鴨子》錄音機《數鴨子》磁帶字卡片【活動過程】一、聽音樂,激發幼兒興趣,導入新課。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數鴨子》我們一起來欣賞吧?。◣熒R做律動)師:會唱的小朋友跟著唱,會跳的小朋友也跳一跳。(幼兒興趣濃厚)師:在這群可愛的小鴨子中,有一只聰明的小鴨子和它的朋友小豬遇到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們遇到了什么事?幼:想知道。二、新課進程。(一)學習第一段故事。①播放故事,幼兒觀看,聽故事。②提問:故事里有誰?(幼:小鴨子和小豬。)師:它們在干什么?幼:它們在草地上玩耍,唱歌跳舞、游戲。(師幼共同做唱、跳的模仿動作)師:它們的心情怎么樣?幼:它們玩得可開心啦!師:正當它們玩得開心時,突然,一只大灰狼從草叢里沖了出來,一把抓住了小豬的脖子,他張開大嘴準備吃掉小豬,小豬害怕得動都動不了。師:孩子們,你們說小豬會被大灰狼吃掉嗎?小鴨子會管小豬嗎?你是小鴨子你會怎么辦?③引導幼兒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

狐貍吃葡萄的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在傾聽故事和觀看情景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并學習兒歌。

2、在學學、做做、演演的過程中,感受小狐貍的憨厚可愛和老狐貍的聰明智慧,體驗學習兒歌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葡萄園背景圖、音樂、教師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學習兒歌前半段

1、欣賞故事:教師完整講述根據兒歌前段改編的故事

2、學習兒歌前段

師:故事發生在哪里?葡萄園里有什么?

師:葡萄藤長得怎樣?

小結: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一說葡萄園的景色。

師:故事有誰?他們想干什么?他們想了什么辦法?

師:他們是怎么鉆籬笆的?一起學一學小狐貍的動作。

師:小狐貍想盡辦法,又是擠、又是扭,結果?

3、完整學念兒歌前半段

二、觀看教師表演,學習兒歌第二段

1、教師配樂表演

2、理解兒歌后段內容

師:小狐貍吃到葡萄了嗎?他們是怎么吃到葡萄的?

師:是誰想到這個妙招的?他是怎么想的?

師:狐貍們摘到了哪種葡萄?為什么?

師: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3、完整學念兒歌后段

三、出示題目,師幼完整念兒歌

小班奧爾夫音樂快樂的小企鵝教案

幼兒喜歡玩水,自然對冰也感興趣,因此設計了這節科學課,利用幼兒的感官來探索發現冰的特性,發展幼兒的動手的能力,同時培養幼兒為災區人民獻愛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其樂趣。

3、培養幼兒為災區人民獻愛心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其樂趣。

2、難點:感知冰的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熱水袋、熱水、錘子、沒有危險的餐刀、小被冰塊若干(同幼兒人數)。

經驗準備:了解一些南極企鵝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小企鵝》

二、導言:剛才我們在模仿哪只小動物?(企鵝)小企鵝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們每天在做些什么?

三、幼兒表達:(自己對企鵝的認識)

四、(教師電話鈴響,教師接電話)電話內容:小企鵝聽說南方有許多地方遭受旱災,水之源缺乏,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喝不上水,多可憐呀!因此小企鵝決定送給災區人民一些禮物,可是,南極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冷極了,于是,聰明的小企鵝運來許多冰塊,(出示冰塊)小朋友老師不明白,災區的人民缺的是水,小企鵝運冰塊有什么用?(冰能化成水)怎樣才能讓冰化成水呢?你們有什么辦法?

五、幼兒嘗試操作活動:

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工具(重點介紹電吹風及各種工具的使用安全)

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觸摸冰塊感知其特性。

提問:冰是什么樣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冰冰的、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透明的)

2、幼兒用工具嘗試讓冰塊化成水(教師巡回指導)

六、幼兒集中分享經驗:

1、提問:小朋友想出了各種辦法,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辦法?

2、小結:小朋友很聰明,都利用了工具把冰化成了水,你們真了不起!給自己鼓鼓掌吧!

七、教育幼兒向小企鵝學習,為災區人民獻愛心。

八、活動延伸:是否還有更快更好的將冰化成水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課以小企鵝為災區人民獻“愛心“為主題,使幼兒身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有了一份責任,積極的參與到科學活動中去,通過視覺,觸摸發現了冰的特性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以及大膽的嘗試、探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了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