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大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admin時間:2024-01-30 13:37:0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單雙數》

1

設計思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毒V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2

一、活動目標

能區別10以數的單雙數。

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重點與難點

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在活動室里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在教學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種貼絨水果、動物、教學卡、漢字卡……。

四、設計思路

幼兒區別和理解10以內數的單雙數,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第一對單和雙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個物體為單,如人身上的嘴是單個的。兩各物體是雙,如一雙手,一雙眼睛。第二形成區別一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技能。即知道一組物體如果兩個兩個數,數到最后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后還剩一個的是單數,并能進行實際操作。第三運用上面的技能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如6個物體先用數字6表示,然后通過操作知道6個物體是成雙,即確定6是雙數。經過這一過程,幼兒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10以內的單雙數,并且可以舉一反三。

五、活動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遷移

通過尋找活動感知單和雙的含義。

(1)讓幼兒找出自己身上成雙和成單的東西。

(2)讓幼兒在活動室里找成雙和成單的物品。

(3)讓幼兒說出大自然中成雙或成單的物體。

2.通過操作活動形成區別單雙數的技能。

(1)教幼兒認識漢字:單、雙。

(2)討論如何知道某組物體是成雙還是成單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數是單還是雙?讓幼兒了解區別單雙數的操作定義,即“兩個兩個數,……”

(3)讓幼兒操作教學角里的材料,區別盒子里的物體是雙還是單,貼上相應的漢字。

3.通過討論理解如何確定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1)出示1~10的數字讓幼兒將數字分為單數和雙數兩類。

(2)討論為什么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先讓幼兒在每個數字下貼上相應的水果或動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義去證明。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判斷圖上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

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確判斷(該環節著重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遷移活動培養幼兒舉一反三的能力。

為幼兒提供超10的物體,讓幼兒區別單和雙。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初步理解一樣多,多1個,少1個等詞匯。

3、培養幼兒的比較能力和對應感。活動準備:磁性動物教具5只及相應房子,小貓5只,紅綠雪花片若干。

怎樣寫好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后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三教具四教學方法五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么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六板書提綱七教學反饋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一年級數學下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第43頁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進一步感知100以內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標:使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4.情感目標:激活學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觀需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以上目標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教學難點數感的培養教學準備多媒體

一年級的數學數字找規律怎么教案

以下是一份適用于一年級學生的數字找規律教案:

【課程目標】

1.學生能夠發現數字序列中的規律;

2.學生能夠預測數字序列中下一個數字;

【教學準備】

1.數字卡片;

2.白板和馬克筆;

3.等于符號卡片;

4.加號和減號卡片;

5.乘號和除號卡片;

6.帶有數字的圖片或卡片。

【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展示帶有數字的圖片或卡片,讓學生猜測下一個數字。引導學生發現數字序列中的規律,例如2、4、6、8、10,問他們下一個數字是多少。

2.探究:讓學生使用數字卡片組成數字序列,幫助他們發現規律。例如:1、3、5、7、9,問學生下一個數字是多少?在白板上寫出數字序列,讓學生找到這些數字之間的規律,例如每個數字都比前一個數字大2。

3.講解符號:介紹等于符號、加號、減號、乘號和除號等數學符號的含義,并且演示如何使用這些符號來描述數字序列中的規律。

4.練習:讓學生繼續使用數字卡片,自己組成數字序列,并使用數學符號描述規律。例如:4、7、10、13、16,學生可以描述為向前加3。

5.拓展:教師給學生一段數字序列的前幾個數字,讓學生預測下一個數字并解釋規律。例如:2、4、8、16,學生可以發現每個數字都是前一個數字乘以2。

6.結束:讓學生總結當他們在數字序列中尋找規律時所學到的東西,并提醒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字規律的機會。

【課后練習】

讓學生練習自己創造數字序列,并使用數學符號描述規律。教師可以提供數字組成的圖片或卡片供學生使用,以及一些簡單的數字序列提示,例如:1、4、7、10、13、___。

小班科學鴨寶寶比大小教案反思

小班教案《比大小》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比較兩物體數量多少小班數學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特別是剛入園不久)對數概念還不清晰,不會運用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本班幼兒已初步學會運用重疊法對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聯的兩組數量一樣的物體進行比較,會初步了解一樣多的含義,但對不一樣數量的兩組物體進行重疊比較時,并不能理解數量的多與少,只是隨意地判斷。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重疊對應的比較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積累有關一一對應的感性經驗。

2,學習應用“多些”、“少些”、“一樣多”等詞。

3,提高觀察判斷、對應比較、動手操作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學習運用并放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一樣多;

2,難點是能正確判斷并說出兩組物體誰多誰少。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量的一樣多。2、材料準備:紅皮球4個,綠皮球3個;飯碗3個,小勺3把,盆子4個,小弟弟圖像4個,帽子4頂,紅花3朵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皮球。

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好玩的東西,(出示4個紅皮球)這是什么?(紅皮球)對,(教師貼好紅皮球,出示綠皮球)這是什么?(綠皮球)我們把紅皮球和綠皮球來比一比,(教師邊講邊將綠皮球一一對應地貼在紅皮球的下面)紅皮球和綠皮球哪個多?哪個少?(紅皮球多,綠皮球少)小朋友回答得真好,現在老師看哪一個小朋友本領最大,能一個人回答紅皮球和綠皮球哪個多?哪個少?(請個別幼兒回答)

2,教師出示飯碗,小勺和盆子。

小朋友,這是什么?(飯碗)老師還帶來了勺子(把3把小勺分別放在3個碗里)小朋友,你們看。碗和勺子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一樣多)

現在老師又帶來了盆子,邊說邊拿出4個盆子,一一墊在飯下面。然后用教棒指著一個上面沒有飯碗和勺子的盆子問:這個盆子上面有飯碗嗎?(沒有)那么盆子和飯碗哪個多?哪個少?(盆子多,飯碗少)教師依次問幼兒:飯碗,勺子和盆子哪個多?哪個少?

3,教師出示弟弟、帽子、紅花。

小朋友,現在看誰來了?(小弟弟)天氣很冷,老師給小弟弟戴帽子了。邊講邊把帽子一一對應地戴在小弟弟頭上。小朋友,我們來比一比,弟弟和帽子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一樣多)現在我們來給小弟弟戴紅花,邊講邊給3個小弟弟戴紅花。我們來比一比,小弟弟和紅花哪個多?哪個少?(小弟弟多,紅花少)。

4,引導幼兒看教材做練習。

(1)用一對一的方法,把小狗和骨頭連起來。比一比,哪個多,哪個少?

(2)熊貓和竹筍,哪個多?哪個少?

5,延伸活動。

玩“找椅子“的游戲。

把小椅子擺成一圈,幼兒站在椅子后面聽教師拍手聲,拍手聲一停,幼兒立即找到椅子坐下來。第一次教師拿走一把椅子,第二次增加兩把椅子,每次游戲結束后提問:什么多?什么少?第三次可讓幼兒與椅子一樣多。啟發幼兒說出“一樣多“。

教學反思

這節課講的是小班數學比較多少,目的是讓孩子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

活動開始,我拿出兩種顏色的氣球來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孩子說出是紅顏色的多,還是綠顏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準確地說出來,接著我進行小結,讓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對應的方法。

另外為了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還準備了小弟弟圖像,帽子,紅花等教具。帽子四頂,紅花三朵。整節課下來感覺課堂氣氛比較好,幼兒也較積極的參與,效果較理想,不足之處就是沒有讓每位幼兒都操作,還有少部分幼兒沒有完全掌握。對于這一點還需改進。

目的是基本達到了,輕度學生基本掌握,中度學生初步掌握,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戲這一環節,學生的情緒激昂,他們可能注重的是游戲本身的趣味,而忽視了活動能給他們所帶來的認識。還有鼓勵做得太少,雖然知道有些學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應該給與表揚,至少參與其中了,不能給予忽視。這節課突出的瑕庇是玩與學的結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過不斷的反思,我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有突破的。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