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9:07:3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202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怎么考?
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各地制度不一樣,有的地區統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出題,有的是地方教育,考試院主考??冀處熧Y格證,你得先符合報考條件,其次教師資格課程有很多,你要有針對性的去復習,不能偷懶,找對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就能大概率上岸。
教師資格考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每年報考的考生很多,競爭大。好不好考,都得看自己平時付出多少了,看你如何去備考,如果在備考期間對自我的管理放輕松了,本來今天定下的目標是做多少試題,結果捧著手機玩了一整天,或者朋友喊出去逛街,說去就去了,這樣還能繼續備考嗎?肯定是不行的。前幾天記下的知識點,玩一下之后,就忘記了。用武俠仙俠中的故事情節來講,一個人要成為高手,遇到瓶頸時,突破不了,那就需要找一個清凈之所來閉關,外面再吵,再鬧,都無關緊要,唯一要做的就是靜心研究,假以時日,必能突破。教師資格考試也是這樣,需要這樣的精神,全神貫注只做一件事,就這樣去考就行了。
2020年教師資格考試難度大嗎?答:根據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難度推斷,2020年教師資格考試越來越難,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多且考試形式多樣化,要通過筆試、面試。其中筆試包括專業知識,綜合素質、邏輯推理、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計算機技術、面試考臨場應變能力、語言邏輯能力、普通話、心理素質。非常多,可謂是德智體美全面要求,所以難度大。
最后,上學吧小編推薦大家在備考過程中使用上學吧找答案!
筆試科目的難度較大。在難度值1(非常容易)-5(非常難)的范圍內,難度的平均值為3.42,標準差為0.94,整體處于“難”以上的水平。作答難、比較難、非常難的累積比例為83.4%。
可以寫自己對科學學科知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小學教師資格中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部分的模塊,除了會出一題40分大分值的教學設計題外,近年來,教學設計在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中也出現了出題的情況,2016年上半年的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就出現了教學設計類的材料分析題,因此未來的考試中有可能會加大針對這一模塊的考核。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即我們常說的科目二,教學設計題有6題,6個題分別類屬于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和美術學科,但是不是每題必答,而是六選一,即在六個題中選擇一個作答即可。由于語文學科相對來說較為簡單,也較容易拿分,所以一般針對無教學經驗的學員,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會重點講解語文的教學設計題。
教學設計題一般出現在最后一題的位置,題目的呈現方式是給一段材料,內容是課文的片段,后附三個小問。根據以往的出題規律,語文學科的課文材料有高低年級之分,低年級一般為識字類,高年級一般為閱讀類和作文類。
后附的問題有三問:第一問是文本特點類,即對文本的分析,包括文體、修辭手法、語言特色、文章結構、內容,比如:本文是一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詩歌,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的修辭手法,用詞/語文(準確、優美、形象、生動、質樸、簡潔),通過(總分總/總分/時間順序)的結構/順序(記敘了/描寫了)(某個故事/某地方的優美景色)。第二問包括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針對文章內容、修辭或寫作方法、文章結構,教學難點針對中心思想或主旨、實踐應用,如教學目標一般是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第三問包括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有導入類、整個教學過程類、課堂練習類、作業類和評語類。
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促憶異逢佳倍插
促深憶異逢
佳倍遙遍插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該詩的寫作主題。
(2)如指導三年級小學生練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并說明理由。
解析:
(1)本篇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通過描寫詩人自己獨自漂泊異鄉生活孤苦,遇到佳節良辰,想到遠在家鄉的兄弟插茱萸的情景,抒發作者思鄉懷親之情。
(2)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會認促、深、憶、異、逢、佳、倍、遙、遍、插、茱、萸12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異、逢、佳、倍、遙、遍、插10個生字;能夠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誦讀詩句與小組合作討論體會詩句抒發的思鄉懷親之情,能夠讀出詩句所表達的真情實感,提高對古詩文的感悟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激發對于古詩文學習的興趣,以及熱愛家鄉與親人的情感。
(3)導入:
采用提問導入法,激趣導入。
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大家知道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學生回答:中秋節、春節、端午節......
教師提問:那大家知道農歷九月九日是什么節日嗎?
學生:......
教師:很好,有同學說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就是一位唐代詩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的所見所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的導入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給學生提供問題的情境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
數學小學三年級上冊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課的班級是三年級二班,共有學生41人,三年級的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局部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于計算,但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數字編碼,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集合等。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2、改進概念教學的編排,讓學生在應用概念解決問題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3、改進估算的編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量與計量教學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加強對估測能力的培養。
5、調整圖形與集合教學內容的編排,強調實際操作和自主探索,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素材。
6、合理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供豐富且可操作的案例。
7、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
五、教學目標:
1.能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義,并能應用其含義解決問題。
5.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6.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有關長度、質量和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
難點:時分秒的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六、改進措施:
1.繼續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發明性地使用教材。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采取生
我是一名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沒有住房公積金、也沒有取暖費,最重要的是工作不穩定,一年簽一次合同、如果分來有編制的新人來了我就很從新找學校。我也有孩子有房貸、不公平呀……。
題主描述:七年級上學期已經結束,孩子成績末等,跟不上班,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和信心,連寫作業都變得不主動了。現在才初一,越到后面越難…他已經不知道急了,我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該怎么辦?現在高中升學率這樣低,考不上高中,還能做什么呢?
說實話,我是初中老師,而且地處偏遠地區小縣城,這種情況經常能遇到。
說有什么奇招妙絕能一下子改變這樣的孩子我不太相信。
當下,非?,F實的問題是,孩子已經完全失去學習信心,基本上是已經放棄了,他已經刻下一條心準備破罐子破摔,家長再怎么著急再想什么辦法都無濟于事。
這種情況下,家長越是逼得急,越是強迫和督促也會起到反作用。
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基礎太差,之前的基礎落得太多太遠,現在根本就學不進去,學不懂,也學不會,面對學習基本上就是在煎熬。
一次一次的考試,一次一次的成績,一次一次的打擊,使孩子已經對學習這件事不再抱有任何信心,所以家長再逼再急再焦慮都沒有用。
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么辦呢?
我不想灌雞湯,也沒有奇招可支,就實實在在的面對現實,給家長提兩個方面的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建議:暫時讓孩子休學一個學期或一年,給孩子換一個環境,換一個心理狀態,換一種思想認識。
這樣的孩子,暫時就不要逼迫和強迫他去讀書,先給他辦一個休學手續,讓他先回到家中,暫時先離開學校那個環境,換一下在學校的那種心理狀態。
只要暫時先離開學校那個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思想認識就會慢慢的發生變化。等他的思想認識和心理狀態完全發生改變以后,再次復學,才有可能以全新的姿態面對他的學習。
之前,我有一個學生和這個孩子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
家長實在沒有辦法,最后給孩子辦了一個休學在家待了一年,后來復學之后,這個孩子真的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學習特別專注、認真、刻苦,成績也提升的特別快。這個孩子現在已經上了高中,而且在高中仍然是一個優秀學生,以他現在的成績和名詞來看,將來考一個一本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
這個孩子休學在家的一年,基本上是跟著父母一起做農活,做家務,父母陪伴左右一刻都沒有離開過。一年的勞動鍛煉徹底改變了這個孩子,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您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建議,如果您要采納這個建議,就必須要注意兩個要素:
第1個要素:孩子休學在家,絕對不能讓他宅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必須要去做事,只有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才能讓他真正懂事。
第2個要素:家長必須做好全程的陪伴和監管,絕不可以嬌慣,不能讓他在家中的這一年不但沒有學好,反而學了一身的壞毛病,懶毛病。
第二個建議:建議您考慮讓孩子在七年級留一級。
七年級留一級,實際上也是給孩子換環境,換心境,換狀態。他面對的是新班級,新教師和新同學,也算是一個新的環境,再加上他是復讀生,雖然學得很差,但畢竟是學過一遍的至少在心里沒有那么的畏難和消極,面對新的學習他完全有可能從頭開始把學習搞好。
不過,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允許留級的,但事在人為,也不是沒有辦法,留級的學生也大有人在。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