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21:38: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第1篇、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一串葡萄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紫色,能大膽地使用顏料進行手指點畫葡萄。
2、能按順序一個挨著一個進行點畫,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對手指點畫活動感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畫有葡萄葉的白紙(幼兒人數)
2、若干紫色的顏料盤,擦手的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認識葡萄的外形。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一樣好東西過來,瞧!這是什么呀?(出示葡萄)
師:啊,原來是一串葡萄,你們有沒有吃過葡萄啊?(幼兒回答)
師:那誰來說說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幼兒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師: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串通葡萄是什么樣子的呢?(紫色的,圓圓的)
師小結: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擠在一起的。
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幼兒一起做拿起相機的動作)一起來“咔嚓”。
師:瞧,照片出來啦?。ǔ鍪酒咸训膱D片)
二、教師示范作畫過程。
1、老師示范手指點畫
師:剛才的那串葡萄是用照相機拍出來的,現在我要來變個魔術了,用我的食指和紫色的顏料也變出一串紫葡萄,注意啦!
師:“拉拉衣袖媽媽,伸出食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
師:哇,一顆葡萄娃娃變出來了,那現在我要變出更多的葡萄娃娃,怎么辦呢?那要注意葡萄娃娃是相互擠在一起的,所以點的時候也要把它們擠在一起,不能分開(葡萄娃娃來排隊,排完一行換一行)好了
三只小松鼠在葡萄藤上發現夏天留下來的最后一串葡萄。這串葡萄上,一共有整整20顆葡萄。
小松鼠們圍著這串葡萄,做了一道算術:他們三個,再加上媽媽,一共是四個,分20顆葡萄——
“每人五顆!”小松鼠們樂得一起喊起來。
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還很青的葡萄,他說:“我吃了酸葡萄,媽媽就能吃上甜葡萄了!”
又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比較小的葡萄,他說:“我吃了小葡萄,媽媽就能吃上大葡萄了!”
另一只小松鼠上前取走了五只有點破的葡萄,他說:“我吃了碎葡萄,媽媽就能吃上好葡萄了!”
這樣,三只小松鼠給他們的媽媽,送上五顆最熟、最大、最好的甜葡萄。是一咬一口蜜汁的甜葡萄。
教案一:《我會保護我的眼睛》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盲人的初步了解,懂得尊重盲人,樂意幫助盲人。
2、初步認識眼睛的正面結構圖,了解眼睛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3、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眼睛,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操作圖每人一份。
2、活動PPT:眼睛正面結構圖、操作環節圖片等。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陽鏡。上面貼滿膠帶:幼兒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黑暗體驗,初步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教師讓孩子們蒙著眼睛進教室,能夠借助一點的光線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懂得關愛盲人。
1、眼睛看不見有什么感覺呢?你們知道眼睛看不見的人,叫什么嗎?(盲人)所以盲人行動非常不方便,我們要幫助他們。
2、眼睛看不見能帶來哪些不方便的事?
3、盲人有專門的盲道用來走路,(出示圖片)我們不要在上面玩耍,占了盲道會讓讓盲人很危險。
三、了解眼睛各部分的組成及名稱。
1、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處?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么?
2、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四、操作記錄并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認識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處,我們就應該好好地來保護眼睛,應該怎樣保護呢?
2、幼兒操作:大家都知道那么多關于保護眼睛的知識,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卡片上哪些是保護眼睛的和傷害眼睛的圖片。
3、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怎樣保護眼睛?
(1)看電視時,距離電視2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
畫畫、寫字時要注意與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平時毛巾、臉盆等要專人專用,并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
(2)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如胡蘿卜、蝦、大豆、豬肝、雞蛋、牛奶、水果、肉類等,引導幼兒每樣菜都要吃,食品應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有好處。
五、玩游戲的整理方式,讓孩子進入眼保健操的準備中。
1、玩黑貓警長的游戲。
2、教師鼓勵幼兒隨音樂節拍運動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六、活動延伸:
1、幼兒跟教師一起進入做眼保健操活動。
2、幼兒將"眼保健操"帶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長不忘保護視力。
3、將眼保健操作為一日活動中的常規活動。
認識杏子教案小班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杏子名稱,能仔細觀察杏子的明顯特征。2、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有序的觀察杏子。
3、激發幼兒愛護自然的情感,保護樹木。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幼兒已獲得柳樹和葡萄樹的相關知識。物質準備:
1、預先在戶外選擇一棵杏子樹。
2、杏子樹葉及果實。
活動過程:
1、分別出示杏樹葉及杏樹果實,激發幼兒猜測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樹的葉子?這是什么
樹果實?
2、觀察杏樹,感知杏樹的特征,說出杏樹的名稱。
教師:這是什么樹?我們站在遠處看一看外形、抱抱這棵樹幾個人才能抱得過來、摸一摸樹干、聞一聞果實的味道。有序的觀察杏樹的樹干、樹皮、樹葉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
3、引導幼兒發現樹的好處,激發幼兒愛護自然的情感。
教師帶領幼兒站在太陽下和樹陰下,感受溫度的變化。
教師:你喜歡杏子嗎?為什么?
4、杏樹下面玩一玩。
老師說"杏子",孩子雙手叉腰,表示杏子的樹枝想周圍分叉;老師說"蘋果",孩子雙手向下,表示蘋果樹支下垂;老師說"葡萄",孩子雙手側高舉頭頂,表示是葡萄樹枝是攀爬有架的等等。
我個人認為葡萄小能手小班教案設計符合幼兒身心認知規律、通過葡萄小能手、引導幼兒動手操作、進而激發幼兒興趣愛好和積極性、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學習熱情。
活動目標:
1、在傾聽故事和觀看情景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并學習兒歌。
2、在學學、做做、演演的過程中,感受小狐貍的憨厚可愛和老狐貍的聰明智慧,體驗學習兒歌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葡萄園背景圖、音樂、教師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學習兒歌前半段
1、欣賞故事:教師完整講述根據兒歌前段改編的故事
2、學習兒歌前段
師:故事發生在哪里?葡萄園里有什么?
師:葡萄藤長得怎樣?
小結: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一說葡萄園的景色。
師:故事有誰?他們想干什么?他們想了什么辦法?
師:他們是怎么鉆籬笆的?一起學一學小狐貍的動作。
師:小狐貍想盡辦法,又是擠、又是扭,結果?
3、完整學念兒歌前半段
二、觀看教師表演,學習兒歌第二段
1、教師配樂表演
2、理解兒歌后段內容
師:小狐貍吃到葡萄了嗎?他們是怎么吃到葡萄的?
師:是誰想到這個妙招的?他是怎么想的?
師:狐貍們摘到了哪種葡萄?為什么?
師: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3、完整學念兒歌后段
三、出示題目,師幼完整念兒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葡萄》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浚ê偅┧鞘裁礃拥谋砬榘。浚ㄐΣ[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