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鼻子真靈教案,我會擦鼻涕教案及反思

admin時間:2024-01-31 12:16:4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手工小狗汪汪教案怎么寫

設計意圖:

折紙活動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手工藝術,當一張小小的紙片,通過幾次翻折,就可以變化出千百種不同的形狀或玩具,這種興奮和滿足是無法用言語能表述清楚的。因此,折紙游戲不僅深受大人的喜歡,而且也同樣吸引孩子。本學期,根據我園總的教研形式——以美術活動為主,結合小班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性,我設計并準備了這節以折紙為主要形式的活動:快樂的小狗。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會折小狗的頭,添畫出小狗的眼睛、鼻子。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學會看懂簡單的實物步驟圖,鍛煉幼兒的觀察力。

3.享受折紙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狗玩具兩個,三角形的紙若干、折紙步驟圖、水彩筆、大頭針、已折好的小狗頭數個、用折好的小狗頭拼成的“小狗全家?!?。用KT板做成的不完整的全家福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聽一聽,誰來了?”(教師學小狗叫)

“我們學小狗的叫聲請它出來好嗎?準備--汪汪”(教師與幼兒共同學小狗叫)

二、基本部分,學習折狗頭

1.教師出示玩具小狗-汪汪以及一幅完整的全家福。

汪汪給你們帶來了它們家的全家福,我們仔細看看,上面都有誰?它們的耳朵是什么樣子?(重點耳朵耷著)與“汪汪”進行對比(引出是用紙折的貼上的)。

2.出示小狗“小白”及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訴幼兒這張照片上沒有“小白”的哥哥、姐姐,“小白”感到很孤單,不開心,請幼兒幫忙想辦法,讓它高興起來(引發幼兒折紙的興趣)。

3.出示折紙步驟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一步,老師進行簡單講解(要提到“倒三角形”)。

4.每人發一個三角形紙,跟著老師一起看著步驟圖,完成折紙。

5.折完狗頭,再請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畫上。

6.用大頭針把狗頭貼到全家福上。

三、教師選部分作品講評,指出好在哪里,哪兒還可以進一步改進。

四、結束:表情歌

師:今天,我們幫助了小狗,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大家一起跟著音樂唱起來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活動氛圍輕松、和諧,幼兒參與性高,能在老師的提示下看圖示步驟大膽嘗試。教師講解細致、到位,幼兒能較好的操作。在開始部分,教師能啟發幼兒用語言對小狗頭的外形進行總結,特別是狗的耳朵是耷拉著的,發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能力?;顒舆^程中不但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貫穿了對幼兒情感的教育,結束部分幼兒不僅能體驗到成功感,活動講評時能讓幼兒嘗試評價,發展了幼兒的分辨能力??傊敬位顒颖容^成功,在多方面提高了幼兒能力。

幼兒園大班好寶寶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2、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生活模仿動作》

《我們大家做得好》

《扮家家》

《講衛生》

二、導入部分

1、教師:小朋友,你們用小手摸一摸你們的小臉,都摸到了什么呢?

小結: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教師:小朋友,老師要和你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我問你答》,聽聽看老師要問小朋友什么問題哦!

3、教師提問:好寶寶,我問你,你的眼睛在哪里?

幼兒就指著自己的眼睛告訴老師:蘇老師,告訴你,我的眼睛在這里。

教師用同樣的方式提問幼兒五官,請幼兒分別指出這些地方并說用語言說出“蘇老師,告訴你,我的XX在這里?!?/p>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這樣的問答游戲。

4、教師:小朋友,你們回答得可真好,而且都能夠很快的找出老師請小朋友要找的地方。等下老師要用好聽的聲音把這些話給唱出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首新的歌曲啦!請小朋友們等下仔細地聽哦!

三、幼兒欣賞歌曲

1、教師先介紹歌曲的名稱,然后把歌曲完整的彈唱一遍!

提問:小朋友,剛才老師唱的這首歌曲好聽嗎?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歌曲里面都唱了一些什么呢?唱的內容是不是跟老師提問的時候說的一樣呀?

2、教師再次彈唱歌曲,請幼兒完整欣賞。

3、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一起來學一學嗎?那現在跟著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完整教唱歌曲一遍。

4、教師:小朋友,現在跟著老師一起來唱吧,老師來唱大聲,小朋友來唱小聲。

5、請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并跟著老師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并大聲地唱出來。

四、學習對唱歌曲

1、教師:小朋友唱得真好,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換一種方式來唱,老師來問,小朋友來回答,好嗎?

老師和幼兒對唱歌曲。

2、老師與個別小朋友對唱:老師把好寶寶換成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唱到哪個小朋友那哪個小朋友就要站起來回答老師。

3、結束活動。

中班手工會動的長鼻子大象教案

第一步,先把紙張對折一下。

第二步,把多余的紙剪掉

第三步,用筆先畫出大象的輪廓。

第四步。用剪掉沿著大象的輪廓進行裁剪。

第五步,粘貼好大象的眼睛,用剛剛剪下的紙做成大象的耳朵。

第六步,最后畫上大象的嘴巴,鼻子以及腳趾,這樣簡單的大象就完成

幼兒園中班大耳象教學目的與要求教案

教學目標:認識大象,接觸大自然 1.大象的特征:喜歡群居的動物.象是目前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6個頰齒,自前向后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睪丸隱于腹腔內;雌象前腿后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鼻子先生去散步教案反思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我會擦鼻涕教案及反思

您好,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

2.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教學難點:

1.如何讓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如何讓學生意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1.引入:教師向學生展示幾張干凈的紙巾,問學生知道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導學: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的方法,包括:用紙巾捏住鼻子下方,輕輕擦拭鼻涕,將紙巾丟進垃圾桶等。

3.示范:教師示范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的方法,并強調每次使用完紙巾后要把它丟進垃圾桶。

4.練習:讓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練習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的方法,并強調每次使用完紙巾后要把它丟進垃圾桶。

5.討論: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6.總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強調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并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學生對正確使用紙巾擦鼻涕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在練習中掌握了正確的擦鼻涕方法。在討論環節,學生也認識到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整節課的教學過程緊湊,學生參與積極,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我們也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對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仍然沒有深刻認識,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引導和教育。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和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幼兒園好玩的空氣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樂、袋子、氣球

推薦課件:大班科學《好玩的空氣》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磕切⊙劬梢醋屑毩?!

2、教師: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樣的毛巾???是塊干毛巾。

3、教師:這是什么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說一說)

4、教師: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么?(毛巾)這是什么?(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里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里,小朋友仔細觀察哦??匆豢磿l生什么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說說看)

2、教師: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為什么會濕了呢?

3、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一說什么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于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

(三)身邊捕捉空氣,初步感知空氣。

1、教師:那么空氣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說一說我是從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都有了嗎?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后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幼兒)

3、教師: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能看得見里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氣有顏色嗎?(空氣是沒有顏色的)

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來捕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是有沒有味道的呢?(對,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空氣是摸不到的)

(四)周圍捕捉空氣,加強對空氣的認知。

1、教師: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帶領幼兒到各個地方捉空氣,播放背景音樂)

2、教師: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收回來,我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是從哪里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

3、教師: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氣啊?那么你們說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摸得著嗎?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的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么感覺?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五)與空氣寶寶做游戲。

1、教師:小朋友們玩過氣球嗎?(玩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高興嗎?不過,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變大呢?

2、教師:如果氣球小說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個氣球。(幼兒操作,個別指導)吹好了以后捏緊你的氣球。

3、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氣球最大,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多。誰的氣球最小,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少。好了,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保小衛士。

1、教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來做一個實驗,把你的嘴巴閉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來,我請小朋友來說說是什么感覺?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覺呢?為什么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教師小結:因為我們把嘴巴閉上,把鼻子捂起來,空氣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嘴巴和鼻子里,我們就不能進行呼吸了。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喘不過氣來,非常難受,你們說我們人需不需要空氣呀?

2、教師: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呢?花草樹木呢?它們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么樣呢?會無法生存。

3、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干凈的空氣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干凈被污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垃圾能不能亂扔,能不能隨地吐痰,爸爸抽煙了,我們應該怎么對他說?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我們來看一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說說他們在做什么?(幼兒說一說)他們在做環保小衛士,來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干凈,我們吸入干凈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