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15:04: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第1篇、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會打招呼教案(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1.課件、幼兒用書。
2.輕松歡快的音樂。
3.各種打招呼的圖片,如揮手、微笑、擁抱等。
4.請兩名幼兒事先排練好進入幼兒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請事先排演好的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師:你們仔細看,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他們又說了什么?
(2)兩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3)教師:他們表演的是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4)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他們表演了早上來幼兒園的情景,兩個小朋友見面后互相說了"你早!你好!"(5)教師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模仿對話,并注意提醒幼兒在打招呼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并面帶微笑:
2.請幼兒看書。
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鴨。
三加七,十只老母雞。
四加六,十只金絲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
先把兩數換位置數學計算歌謠(湊十歌)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兩只小花狗》
兩只小花狗,一對好朋友,
昨天吵了架,今天一起走。
兒歌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游戲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適宜誦唱,并能與游戲過程相配合,必須呈現出鮮明的音樂性和節奏感。通過開展這些動起來的小游戲,小朋友不僅發展了語言能力,還促進了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小朋友感受到的是趣味。
大班的同學們學習了一篇寓言。小烏龜與老鷹,小烏龜與老鷹,他們都是削好的好朋友呢。
不可能。因為大班語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其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與建造大橋的教學目標有著本質的不同。此外,即使是專業的建造大橋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才能掌握這項技能。因此,以大班語言課程來教授建造大橋的知識是不現實的。大班語言課程應當圍繞著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來設計課程,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培養語言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同時家長也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
幼兒在與同伴分享自己家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的快樂!小動物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好朋友們在一起真快樂?。ǘ﹨^角環境:表演區幼兒能夠模擬春游、做客等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各種小背包、頭飾:小鴨;鵝;貓;狗;、音樂磁帶故事區能邊操作,邊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關于小豬胖胖的圖片,小老鼠奇奇的圖片找朋友能夠知道事物之間的聯系,體驗有朋友的快樂。各類操作圖片,如筷子、桌子等;這個繪本故事講述了五個好朋友一起去劃船的經歷。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能力,但是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這次劃船的冒險。\n\n在船上,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強風浪、激流險灘等。但是他們互相鼓勵、支持,共同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成功地劃到了終點。\n\n通過這個故事,孩子們可以學到團隊合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挑戰時要保持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可以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