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6 07:33:2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手工活動教案:蘋果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好奇心,體會美術創作的積極情緒,愿意進行手工活動。
2、能初步掌握撕紙的技巧和粘貼的方法;能根據要求進行美工創作;
3、學習運用手部小肌肉進行"撕、貼"活動。
二、活動準備
16開鉛畫紙(畫有蘋果)、紅色、綠色美工紙若干、固體膠管、桌椅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1、呈現畫有大蘋果的鉛畫紙
指導語: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想一想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2、簡述及活動目的,并請小朋友想一想自己想把蘋果貼成什么顏色的.
活動重點:強調要貼在蘋果圖形內部。
3、進行示范活動告訴幼兒如何用手指撕紙、如何用膠水粘貼
活動重點:使幼兒掌握撕紙的技巧及粘貼的方法。
二、操作過程
1、幼兒自主進行創作活動.
2、老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交流、分享
1、請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對其進行鼓勵與表揚
2、請愿意介紹自己蘋果的小朋友來講講自己的心得體會.
3、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可以老師代寫,也可以鼓勵小朋友自己創作非凡符號表現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動
假如時間答應或者孩子們愛好還是很高的話,可以鼓勵孩子們給自己的小蘋果畫上葉子等其他的添畫.
小班健康活動《新年好》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集體合作性的游戲,體驗新年大家一起集體游戲的快樂。
2.學習圓圈上連續傳遞物品的游戲方法,保持較高的注意力,鞏????????固投,擲的技能。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顏色的圓圈(呼啦圈)若干,《快樂阿拉蕾》《喜洋洋》音樂磁帶,錄音機。
2.幼兒有過投擲的基礎。
活動過程:
1.音樂進場:
幼兒分成五組站成五個圓圈,每組幼兒集體手握一個圈圈跟隨音樂《快樂阿拉蕾》握圈轉,下蹲,彎腰。
2.幼兒自主游戲,探索圈圈的玩法:
1.教師總結幼兒的探索結果并且請幾個幼兒站出來示范他們探索到的玩法。
2.送禮物
(1)幼兒回到各自的圓圈上,教師示范并說明玩法。
教師:新的一年快要到了,讓我們把禮物送給好朋友吧,可別忘了說一句“新年好”的祝福。
玩法:教師為起點,教師將第一個圈圈傳到A幼兒的手上說“新年好”,接著拿第二個圈圈準備。A幼兒將手中的圈圈傳到B幼兒的手上說“新年好”后,回身接住教師的第二個圈圈,準備做第二次傳遞。C幼兒接住B幼兒的圈圈后,傳給D幼兒說“新年好”,游戲依次類推。當禮物全部傳到教師手中時結束游戲。(傳遞用的呼啦圈一輪不超過10個。)
(2)幼兒嘗試傳遞游戲。
教師把握圈圈傳遞的速度,先慢后快,待幼兒傳得較熟練后,加快傳遞的速度。
3.放煙花。
(1)小火箭。
幼兒向上投擲圈圈,教師重點指導在圈圈下降的時候穩穩接住它的方法。
(2)放煙花。
師幼同時將圈圈扔向空中,看圈圈在空中的形象,就像煙花炸開的景象。
4.拼燈籠。
每組幼兒同時用一只手舉起圈圈至半空中,在空中形成每一個圈圈一邊相貼另一邊向外的圓形,就像一個大的燈籠一樣。
5.放松身體各關節。
跟音樂《喜洋洋》做放松操。
教案反思
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要穿大小合適的衣和鞋。在穿正衣服和鞋子后,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教學反思
出彩之處:
本次活動是讓所有媽媽感受到孩子的愛,讓家長們理解并支持類似的情感教育。今天小朋友都表現的非常棒,特別是在歌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和《不再麻煩好媽媽》環節中更是十分投入,媽媽們臉上也都露出了會心的笑。然而孩子家長要求的往往并不是寶寶學了多少東西,而更側重老師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做人,做事。
不足之處:
這次活動,開場白和介紹禮物的意義部分,孩子們都是坐在家長的懷里,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寶寶們注意力不在老師身上,所以拉長了后面禮物制作的時間。家長就坐位子安排不當,導致活動開展效果不能更佳。
反思:
通過這次開展母親節感恩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學到了不少的經驗,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備幼兒,備教法、學法,努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培養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拓展幼兒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活動目標: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懂得要愛護圖書。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難點形成原因:
手部小肌肉動作發展能力較弱。
難點解決策略:
層次遞進地進行熟練練習。
設計依據:
活動導入部分請幼兒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梳理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現場補書,幼兒發現補書的不容易,以鞏固他們對愛護圖書重要性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討論圖書破的原因
二、觀察教師修補圖書
1、請幼兒說一說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破圖書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修補圖書
三、討論怎樣避免弄破圖書(結合幼兒實例進行討論)
圖書應該怎樣拿,怎樣放?(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自己看書時應該注意什么?打擊一起看書時應注意什么?
四、欣賞兒歌《小圖書》
五、幼兒看圖書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翻書動作。
活動反思:
《愛護圖書》是小班年齡段的社會活動。我本來想達到的目標是1.懂得要愛護圖書。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和《綱要》中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中指出“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來設計本教學活動。
這是一個社會活動,“愛護小圖書”是一個非??斩吹?,但又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每次的圖書閱讀中似乎都會涉及到一些這方面的注意點,如何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手段讓小班的孩子情感產生共鳴,這是我對這個活動首先考慮的問題,但在當我走進教室,進行活動時發現,孩子們情感不投入,有些孩子看見老師扮演書寶寶還在那邊笑,所以我們調整了策略,通過播放錄音、觀察圖書寶寶封面來了解書寶寶傷心的原因,進而導入課題,同時也提高孩子觀察能力。
我覺得我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進行這樣的調整:1.在最后可加入修補圖書的環節。2.在討論的時候可引導幼兒多說說如何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3.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圖書架及每本圖書上都做了相對應的顏色標志,讓幼兒根據圖書的顏色將放到相對應的位置。活動結束后,我們班的孩子對圖書寶寶都愛護有加,輕輕地,一頁頁的翻書。這個習慣還需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進行。
《做豆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參與制作豆腐的全過程,體驗與農業有關的制作,體驗勞動的過程,分享通過勞動得到的愉悅。
教學準備
提前用清水泡發好適量的黃豆,準備好制作豆腐所需要的工具設備。
農村學校可以準備小石磨、豆包布、鍋灶、柴草、鹵水或石膏、小竹筐;城市學??梢詼蕚涠節{機、豆包布、鋁鍋、爐子、鹵水、石膏或凝固劑、小塑料筐。
教學活動及過程
1.準備。閱讀教科書第26頁的課文,激發學生們參與制作的熱情。
2.分工。在開始制作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分工,以便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并且使勞動過程井然有序。
3.制作。制作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勞動安全。
注意在“過包”(也就是過濾出豆腐渣的工序)的時候,最好過濾兩次。
點豆腐的.環節,鹵水要稀釋,點的時候要稍慢一點,不要一下子把豆腐點“老”了,要做到“老”“嫩”適度。
給教師的建議
上課前,教師要試著制作豆腐,以獲得成功的經驗。
家庭作業
把大家制作的豆腐均分,讓學生用清潔的容器把分得的豆腐帶回家,邀請家長一起品嘗并分享同學們的勞動成果。
評價建議
對所有參與勞動過程的學生給予肯定,并對表現突出的給予特別表揚。
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于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