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7 11:35:4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園內安全教育。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1)、禁止幼兒擅自離開活動室和幼兒園。(2)、加強常規教育,嚴禁在樓道內擁擠、起哄,避免沖撞,謹防幼兒因嬉戲玩耍引起碰傷、摔傷。(3)、加強戶外體育安全教育,教會幼兒如何正確的使用中、大型體育器械,提醒幼兒不玩危險游戲,杜絕因玩具造成的傷害。(4)、要加強外出活動安全教育,讓幼兒知道外出活動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確?;顒舆^程不發生任何意外傷害事故。(5)、要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防止和減少幼兒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本園實際,加強幼兒行路常識、乘機動車常識、道路交通標志常識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發生。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兒不玩火和危險品,讓幼兒知道簡單的滅火常識,知道火警電話和報警的方法,加強自救與逃生、消防標識識別等教育,使廣大師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識、人人有消防意識,保證幼兒園和師生不受火災傷害。4、衛生防病和飲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等衛生常識,養成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等良好的衛生習慣。5、自然災害防范教育。要加強對幼兒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確保把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內容:1、防火、用電、煤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幼兒禁止攜帶煙花、爆竹、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進園。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2)、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3)、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包括110、119、120電話的撥打方法和報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4)、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5)、防止觸電事故。對幼兒進行安全用電教育,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電器外殼;幼兒不準在配電房,變電器周圍玩耍;2、飲食衛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要教育孩子不亂吃零食,專杯專用;(2)、不吃陌生人和來歷不明的食品。(3)、注意個人衛生,飯前洗手飯后漱口。3、交通規則宣傳和教育。(1)、幼兒遵守教育規劃。(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4、學習游戲活動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樓梯,防止擁擠,禁止踩踏事故。(2)、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3)、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4)、教育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5、防偷盜、防綁架、防拐賣、防走失等自衛、呼救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2)、教育幼兒離園后,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3)、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4)、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帶班老師姓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6、防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加強對自然災害的認識,知道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的危險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樹下等危險的地帶。(2)、知道遠離水庫、小溪等危險地帶,防止幼兒溺水。(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五、活動形式:1、幼兒園開辟安全宣傳欄,發放致家長一封信,懸掛橫幅等形式,向幼兒和家長普及安全知識,營造事事講安全的氛圍。2、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各班組織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早談、集中教育、游戲、親子活動等,進一步提高預防各種侵害和自我保護的能力。3、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向家長和幼兒宣傳安全知識。4、組織全園師生進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練、應急疏散演練、模擬地震演練。六、活動要求: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安工作納入全年計劃,制定具體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實具體負責人,嚴密組織。2、形式多樣,講究實效。3、作好總結4、長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讓幼兒了解停電了應該聽老師的口令,引導幼兒停電后不慌張,不擁擠,避免發生踩踏,讓幼兒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明確處理踩踏事故教學的意義和作用。然后對處理踩踏事故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可以采用典型事例進行警示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踩踏事故的嚴重性及如何處理和自救。
最后對處理踩踏事故的教學內容進行評估,并制定課后的作業
在安全問題上,學校哪怕是存在著細微的疏忽,即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為了避免悲劇的重演,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學校要及時發現并清除校園場地、設施、設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對于使用中的場地、設施、設備,學校應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的,負有相應職責的教師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的,應當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有關負責人應當及時解決,不得拖延。
其次,對學生群體性的活動,學校應當進行合理的組織和周密的安排,在容易引發事故的場所(如樓梯的過道口、廁所、校門口等),應當安排教師維持秩序,防止學生過度擁擠,對學生的行為加強疏導和管理。
再次,學校還應當經常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
在樓梯、廁所、校門口等面積有限的公共場所的通行問題上,學校應當教育學生靠右行走、慢行、不停留、不擁擠、不打鬧,互相禮讓,聽從老師的指揮,防止踩踏、擠壓。
通過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擁擠可能引發危險,知道盡量遠離人多擁擠的場所。
2、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不慌亂,學會能用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
教學過程:
1、播放媒體教學資源或直接出示圖片,了解生活中人多擁擠的地方。教師提問:在這樣人多擁擠的地方會用什么危險。
2、看幼兒用書第16---17頁,引導幼兒了解人多擁擠的地方存在危險。教師提問:在圖畫中都看到了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有什么危險?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小結:人多擁擠的地方盡量不去,如果遇到擁擠的人群,要讓爸爸媽媽抱著或拉緊大人的手;人多的時候不要慌亂,慢慢跟著人群走,千萬不要在人群中擠,要靠著墻壁或或抱緊大的柱子;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在走動的人群中,一定不要蹲下提鞋或撿東西。
3、組織游戲《小球出瓶》,理解擁擠的危險和遵守秩序的重要。教師出示內裝小球的瓶子,每個小球上都栓有細線搭在瓶口。請幼兒分組玩“拉小球”游戲。先請一組幼兒一起拉線,看誰能把小球拉出來,反復進行幾次。發現小球無法拉出來之后,再請幼兒一個接一個的拉小球,小球會很快被拉出來。
討論:大家一起拉小球時,為什么拉不出來?一個接一個拉時,為什么很快就拉出來了?
教師小結:大家拉小球時,所有的小球都擠在了瓶子口,瓶口太小,把他們都擋住了,,所以一個也拉不出來,而且會把線拽斷。
一個接一個拉時,小球排著隊,有順序,拉出第一個之后,第二個緊跟上,一個接一個,很快會把所有的小球拉出來。我們小朋友也是一樣,大家都想從門口出去很容易受受傷。如果我們有秩序地排好隊,一個跟一個,不著急、不慌亂,很快就能安全地走出去。
4、拓展經驗:讓幼兒知道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秩序,避免擁擠。教師提問: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地方是很擁擠的?怎樣才能避免擁擠呢?
教師小結:人人都要遵守秩序,講規則,學會安靜等待,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要守秩序,這樣做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
活動延伸: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繼續閱讀幼兒用書中的《擁擠的地方快離開》,講一講遇到類似的這些情情況應該怎么做?
2、在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活動時,提醒幼兒有秩序地撤離,防止因擁擠出現踩踏事故。
樓主,以下是防踩踏事故。
(1)舉止文明,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哄、不制造緊張或恐慌氣氛。
(2)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3)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擁擠的人流時,一定要先站穩,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彎腰撿鞋子或系鞋帶。有可能的話,可先盡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后再迅速離開現場。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擁倒后,要設法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
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騷動時,腳下要注意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因素。
(10)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為此,專家特別提醒:當發現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邊的人一定要大聲呼喊,盡快讓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發生了什么事,否則,后面的人群繼續向前擁擠,就非常容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如果此時你正帶著孩子,要盡快把孩子抱起來,因為兒童身體矮小,力氣小,面對擁擠混亂的人群,極易出現危險。面對混亂的場面,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順利逃生的重要因素,爭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則大家都爭先恐后往外逃的話,可能會加劇危險,甚至出現誰都逃不出來的慘劇。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