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8 06:18:3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先提出問題,導入新課然后用白板展示資料,詳細講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傳傳統習俗想盡辦法讓同學們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有意義的節日
1.可以提供。2.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班幼兒正處于詩歌啟蒙階段,通過教授端午節古詩可以增加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3.可以包括以下內容:引入部分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教授古詩的內容和背景,通過朗讀、模仿、創作等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和韻律,最后進行小結和評價。同時,可以結合手工制作等活動,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端午節的氛圍和文化。
老師讓幼兒在卡紙粽子上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把粽子剪下來,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了解粽子的意義
回答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2.學習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2.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生包粽子的技巧。
2.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1.粽葉、糯米、五花肉、蔥、姜、鹽、醬油等食材。
2.包粽子的工具,如鐵絲、竹繩、剪刀等。
3.端午節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
教學步驟:
一、引入新課(10分鐘)
1.老師向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2.播放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端午節。
二、講解包粽子的基本方法(20分鐘)
1.老師向學生介紹包粽子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老師現場表演包粽子的過程,讓學生跟隨操作。
3.講解包粽子的技巧,如糯米的處理、粽子的捆綁等。
三、學生動手制作(30分鐘)
1.學生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準備好。
2.老師現場指導學生包粽子的過程。
3.學生自己動手包粽子,老師在旁邊指導和幫助。
四、總結(5分鐘)
1.老師詢問學生包粽子的體會和感受。
2.總結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學擴展:
1.可以讓學生品嘗包好的粽子,讓他們感受端午節的味道。
2.可以讓學生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如咸粽、甜粽等。
作為一名學前教師,我非常熱衷于與孩子們一起制作手工,傳統節日也是我非常熱愛的主題之一。
對于小班的端午節手工,我推薦制作風車和剪紙。
風車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只需準備好四根顏色不同的飲料吸管、紙張、美工剪、鐵釘和別針。
首先將紙張剪成正方形,分別在四個角位置剪一個小口,將四個角用剪刀順時針旋轉45度,剪成小口,再將四個小口拉向中心點,用鐵釘固定實線處。最后,在紙片正中心固定別針,輕輕一吹,就能看到美麗的風車旋轉啦。
另一種制作方法是剪紙,我通常會準備多種顏色的紙張和動物形狀的剪紙模板,比如端午節的龍、虎、蛇等。首先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在紙張上放置模板,輕輕按壓,用剪刀剪出相應圖案,最后將剪好的圖案貼在一張白紙上,畫上眼睛、嘴巴等特征,就完成啦。
在制作的過程中,我會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賞別人的作品、提供一些小竅門,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團結意識和創造力,也會讓他們對端午節產生更深的認知、感受和情感共鳴。希望這些方法、經驗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祝你們制作愉快!
教學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包彩色粽子,養成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
2.讓孩子們熟悉端午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
活動流程:
1.通過視頻講解包粽子的全過程,以及為什么要選在端午節包粽子吃。
2.現場提問,考考孩子們聽進去多少
3.親自示范如何包粽子,然后給每人分發材料,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包的彩色粽子最多。
4.包好的粽子,可以用彩筆在上面畫上喜歡的圖案,評選出最具創意粽子,發獎品。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手工作品帶回家,和父母一起包粽子,度過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快到了,讓我們把從粽葉折起來來包粽子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