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8 10:34: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那時的饑餓、困難正威脅著全蘇聯人民,考慮不到少先隊標志問題。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建議共青團給少先隊員們設計一種標志。在一次接受新隊員的大會上,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色三角頭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的脖子上,勉勵他們:“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是同革命戰旗一樣的!”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20世紀20年代省港大罷工和五卅慘案時期,一群流浪街頭的苦孩子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成長為光榮的勞動童子團團員,在革命斗爭中艱苦奮斗成長起來。紅領巾不僅僅代表隊旗一角、烈士的鮮血,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征,象征著少年先鋒隊的前生——勞動童子團在艱苦的環境中一腔熱情投入革命事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這就是紅領巾的由來。
新中國剛誕生不久,1949年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委托共青團建立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改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少先隊繼承了革命戰爭年代兒童團的優良傳統,與過去的兒童團一樣,用紅領巾作為自己的標志。意義是:紅領巾是用中國人民的鮮血染紅的,它代表著無數英雄的心血。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象征著革命的勝利。少先隊隊禮是: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隊呼號是:“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回答:“時刻準備著!”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標,后一句指的是決心和行動。它體現了少先隊組織的政治方向和黨對少先隊的要求。呼號由少先隊輔導員、共產黨員和共青團組織的代表,或者由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領呼,全體隊員齊聲回答。呼號時,右手握拳舉起。
星星和火炬燃燒在隊旗上,引導著少先隊員在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和未來前進。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隊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少先隊員不僅要佩戴紅領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為保持紅領巾的榮譽,并為紅領巾不斷增光添彩。
媽媽的愛
有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
我從夢中醒來,
媽媽正給我扇著扇子,
汗水卻濕透了她的衣裳。
??!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有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
媽媽到學校接我,
一把傘遮在我的頭頂,
雨水卻打在媽媽的身上。
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有一回我病了,
媽媽抱我去醫院。
摸著我很燙很燙的額頭,
媽媽著急地哭了。
啊,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對媽媽又說了謊,
媽媽的批評叫我臉紅,
我不敢抬頭看她的眼睛。
啊,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
一次老師叫用“最”字造句,
我說:“我最愛媽媽。”
媽媽告訴我:“最該愛的是祖國,
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秩序,對教育的影響很大,同時也促使我們對教育有了新的反思。
正如狄更斯所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積極的正面作用:
一、對教育的負面影響
1.打亂了學校的教學安排
2.影響中、高考復習計劃
3.影響師生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間,師生們都響應政府的號召,待在家里進行隔離,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節奏被打破,剛開始可能還覺得新鮮,可是時間一長,很多人會出現煩躁,甚至抑郁的情況,這種情緒積累久了還可能對身體產生傷害。
二、對教育的正面影響
1.讓學生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有很多,有通過書本的,有通過媒體的…,在這次疫情當中,我們所有的學生都身在其中,深切感受到全國各族人民把對祖國的熱愛化在一個個具體的行動當中。
面對病毒肆虐,在國家統籌安排下,各地的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千里馳援武漢,他們是戰士,他們是勇敢的逆行者,他們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還有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領軍人物,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真正內涵,是愛國主義最生動的教材。
2.讓學生們意識到科教興國的重要性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以前從沒見過,但是我們相信科學技術最終會戰勝它。
通過科學技術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行動,讓我們學生意識到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發奮學習,科技報國。
3.促使學生們改掉不良生活習慣
在學校期間,很多同學不注意個人衛生,作息時間也不規律,熬夜看手機、玩游戲的情況司空見慣。在疫情期間,有些學校給同學發了“學生生活居家安排指導,要求學生保證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適當運動和娛樂。在這些生活居家安排的指導下,一些學生將會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教育反思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教育有如此大的影響,那么在未來的教育中,有哪些是我們值得反思呢?
1.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正如李蘭娟院士所說:這次疫情結束以后,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梁之才。
通過這次疫情今后學校的教育要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平時也鼓勵學生們追星,但是追的不是演藝明星,而是錢學森、袁隆平、鄧稼先、鐘南山、李蘭娟等這些科學家,把他們當作偶像,學習他們身上的堅持,學習他們身上的刻苦,學習他們身上的愛國之心。
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利弊
有專家曾說,網上教學永遠無法替代教師的線下教學,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聲嘆息,一次肢體語言,都包蘊著教育的要素,而互聯網、人工智能在此無能為力,否則,每個學科全國安排一個教師講豈不萬事大吉?
三,學校教學資源的配置以及教師現代教學模式的再學習
一場突如而來的疫情讓許多教師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在缺乏更多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絕對是對老師們一次重大的挑戰。總是有些實力雄厚的學校有著很好的線上教學軟件,諸如什么“同屏互動”,什么“三通兩平臺”等,但教學理念不更新,工具再先進大半仍然是無效或低效的。
一、班會目的
1.學習了解中職生使用手機的現狀以及危害;
2.掌握中職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
3.了解并踐行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
二、班會準備:
1、將同學分為四組,確定林樂萍為主持人,準備主持詞;
2、一組同學負責手機同學日常不合理使用手機的照片;
3、二組同學搜集一些國內外關于校園使用手機的相關事件;
4、三組同學搜集一些不合理使用手機的視頻資料;
5、四組同學調研并撰寫手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和經驗。
6、班主任挑選8名同學組織辯論賽,并協助完成辯論材料。
7、制作PPT及辯論賽相關的道具等。
三、班會過程:
1、開始:在班會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段視頻《手機集錦》。
2、引出主題:同學們,視頻中的人們都在干什么?(玩手機)。是的,手機作為新時代高科技的產物,現在已經普遍應用于生活各個方面了。在我們班就人手一部。手機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樂之余,也引發了不少的社會問題,給人們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我們教育領域,在校園里邊,手機問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令人頭疼問題,一個大頑疾。甚至有的人已經將學生在校園里使用手機的問題認為是一種特意舉辦本次主題班會------------別讓手機毀了我們的青春。
3、班會流程介紹:來看一下我們本次班會的流程。
l看:觀看日常生活中同學們使用手機的現狀,引發思考。
l論:聆聽一場小型辯論賽,剖析中職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
l鑒:學習借鑒一些國內外關于校園里使用手機的制度規定。
l省:觀看一個關于使用手機的采訪視頻,引起大家反省。
l行:學習一些合理使用手機的方法,并積極踐行。
4、看圖片:首先第一環節,作為當代中職生,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大國工匠,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墒怯捎谑謾C的出現,咱們中的許多同學變得玩物尚志,整日混跡于生活,不可一世。
5、看視頻《手機的危害》:社會各界下如此大的功夫來遏制手機的使用,足以說明在校學生使用手機的危害有多大。針對校園使用手機,三組同學還給我們準備了一段視頻資料,一起來看一下:
短片最后有兩句話值得大家好好反思,一是,手機手機人類的工具,還是災難?二是,不要成為手機的奴隸!
6、介紹手機的如何使用:說了這么多,手機究竟該不該用呢?又到底該如何用呢?下面有請四組的同學給咱們介紹一下手機究竟該如何使用,大家掌聲有請。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2.積極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3.積極投身各種學習或運動活動中;
4.多與家長、老師或朋友交流;
5.手機上只下載必要的APP。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3、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的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難點:理解詩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課件圖譜音樂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1、師:"小朋友們,你們現在上什么班?"2、師:"從小到大,你最愛誰?"3、師:"你最喜歡什么?"二、聽詩歌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1、"我也認識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讓我們來聽聽這個小朋友他最愛誰?最喜歡什么?"2、師:"你們聽到了什么?"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并學習他們說出的詩句。
三、看圖譜學念詩歌1、師提問:"小班的時候,媽媽問了我什么?我是怎么說的?媽媽聽到我的回答是什么反應?
2、師:"中班的時候爸爸問了我什么?我是怎么說的?爸爸的反應有是什么?"3、師:"現在,我上大班了,我又是怎么說的呢?老師聽到后是怎么說我的?"4、看圖譜,引導幼兒個別學習或合作學習。
5、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四、欣賞圖片五、幼兒進行律動表演六、藝術創作,展示作品寶貝們,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我最愛祖國)你們愛祖國嗎?愛幼兒園嗎?愛
中班社會能力目標可以這樣寫: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學會簡單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同時敢于承認錯誤,有初步的責任感。
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懂得謙讓。
努力嘗試克服困難,具有樂觀向上的性格和誠實、勇敢、守信的品質。
感知少數民族和異國風土人情愛祖國、愛家鄉,知道祖國的首都。具有責任心和自信心。有初步集體榮譽感。愛護公物和環境,有收拾物品的習慣。
中班國慶節的來歷,這篇教案是個非常好的教案,首先,它以目標的形式實現了同學們了解國慶節的來歷,這項活動,并且活動完成的很好,完成了目標,在內容方面,老師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展示給了同學們,讓孩子知道國慶節的來歷,在評價方面,對同學們進行了分組,并且挑出好的進行了表揚非常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