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感知集合教案,小班繪本教案誰的腳印

admin時間:2024-02-13 09:12:2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繪本教案誰的腳印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感知各種腳印的特點,積極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2.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情節的有趣和神秘。

3.體會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驚喜”的情感變化。

活動準備:

繪本PPT《誰的腳印》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看,這是誰?小姑娘在房間的地板上發現了一個腳印,來看看這個腳印長什么樣?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故事情節

(一)小姑娘尋找腳印主人

1.小姑娘在房間里發現了奇怪的腳印她會怎么想呢?

小結:小姑娘發現奇怪的腳印覺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準備去找一找看一看究竟是誰的腳印。

2.小姑娘遇到小貓

幼兒猜測是不是小貓的腳印,為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小貓腳印像什么。

小結:原來房間里的腳印不是小貓的,小貓的腳印是圓圓的。

3.小姑娘遇到小鳥

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小鳥的腳印像什么。(小結:是的,小鳥的腳印像XX一樣尖尖的細細的。)

那房間的腳印是小鳥的嗎?(不是)

小姑娘沒有找到腳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會怎么樣?(傷心、失望。)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小姑娘會怎么問大象嗎?(集體學問:你去過我的房間嗎?那兒有個長長的腳印。)

猜測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腳印的樣子。

小結:原來大象的腳印是又寬又大的,房間里的腳印也不是大象的。

(二)小姑娘的找到腳印的主人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小姑娘的姿態感受她難過的情緒。(請個別幼兒模仿小姑娘的動作。)

2.幼兒想象、表達小姑娘開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變化。

3.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結:原來小姑娘房間的地板上的腳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變得非常開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著小狗在開心的大笑呢!

三、觀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題目

師:小朋友記得小姑娘在尋找腳印的過程中遇到了誰?教師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結束

這個有趣的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誰的腳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本書。

豐收節小班社會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分節氣的含義,及節氣與農事的關系。

2.進一步認識到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并產生尊敬之情。

3.感知農作物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生長規律,知道秋天碩果累累,遍地金黃,農忙豐收。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農民伯伯的工作、自己照顧幼兒園里的小菜地等生活經驗。

2.物資準備:PPT課件、視頻、美工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播放農民伯伯在烈日、風雪天,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的小視頻,引導幼兒直觀感知農民伯伯的工作,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二、了解秋分節氣及農民伯伯的辛苦,激發尊重敬愛的情感。此環節解決活動重點目標。

1.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展示農民伯伯一年四季耕種不同農作物的過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農民伯伯的工作,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

2.請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農民伯伯勞作的景象,激發幼兒對農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3.了解秋分節氣的內涵,及秋分前后的氣候特征。知道節氣與農事的關系。

三、分享秋收果實,感受豐收的喜悅。

觀察農田里、果園里的豐收圖,聯系幼兒園自然區里豐收的果樹,菜地里成熟的玉米等各種果蔬,幫助幼兒回憶參與幼兒園采摘活動時的心情,感受生活中豐收的喜悅。

四、梳理經驗,小結提升。

教師梳理小結活動中農民伯伯、秋分節氣及秋收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關于農民豐收節的深入認識。

小班科學幼兒教案下雨了怎樣寫

下雨了??活動目標對下雨的自然現象感興趣,感知雨前、雨中、雨后周圍環境的變化;體驗雨中玩耍的樂趣。物質準備雨傘、雨鞋、雨衣等雨具。經驗準備關注天氣變化,收聽天氣預報?;顒又攸c感知雨前、雨中、雨后周圍環境的變化?;顒与y點將雨前、雨中、雨后的活動聯系起來,整合。課堂常規要求活動中,注意安全,雨具的取放及使用;不隨便跑跳、打鬧;提醒拿傘的小朋友保護好自己的傘,不要傷到自己和他人;注意盡量不要被雨淋濕,若想感受雨可以將手、或腳等不怕淋濕的地方伸出去。

幼兒園小班誰最高教案

活動目標:

感知并嘗試分辨高和矮

活動準備:

1.游戲本《誰最高》

2.事先將游戲本中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的畫面按軋形取下,人手一份。

3.底部畫有一條直線的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游戲本中的畫面,請寶寶看一看、說一說畫面中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寶寶。

二、將游戲本中的爸爸、媽媽和寶寶按照卡片軋形的輪廓取下,將爸爸和寶寶的卡片擺放在白紙的直線上,請寶寶說一說爸爸和寶寶誰最高;然后將媽媽和寶寶的卡片擺放在白紙的直線上,再請寶寶說一說媽媽和寶寶誰最高。

三、將卡片和白紙分發給寶寶,請寶寶自己嘗試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爸爸和寶寶誰最高,媽媽和寶寶誰最高,或者比一比爸爸和媽媽誰最高。

1.也可鼓勵寶寶將卡片立在桌子上比一比,以增加游戲的趣味。

2.可鼓勵能力強的寶寶將爸爸、媽媽和寶寶放在一起比一比,誰最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1,2,3怎樣寫

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1、2、3宜昌市興山縣黃糧幼兒園————金忠連活動目標: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知道數字寶寶和水果寶寶的數量一一對應的關系。

活動過程:1、活動準備:游戲、﹙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一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二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三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2活動開始:師:﹙1﹚幼兒用手指表示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而且要認識數,以后逐步學會寫數。

﹙2﹚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只眼睛﹖幾個耳朵﹖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繼續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張獎狀﹖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師:﹙4﹚新年快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

﹙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3:活動結束:﹙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2)小朋友回家以后數數你家里有幾頭豬?幾只羊?幾只雞?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小班神奇的海綿教案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還是多準備一些實物讓小朋友參與其中比較好,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多準備幾塊小方塊海綿,還可以準備幾把新的海綿拖把,上課的時候老師出示小方塊海綿,發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在教室的中間放幾盆水,讓小朋友把海綿放到水里,看看海綿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小朋看看有什么變化友把拖把在水里濕透了在擦地

幼兒園小班可以設置哪些區角

區角有:“娃娃家”、“故事角”、“飼養角”。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眳^角活動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充分滿足幼兒的自由操作,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進而對活動產生興趣,促進幼兒各個方面能力的發展。

小班幼兒剛入園,分離焦慮產生,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沖動,經常會大哭大鬧,從小班幼兒新入園的特點出發,我們的區角活動將成為幼兒個別化學習的主要載體。同時,為了使幼兒真正在自主的游戲狀態中參與自主的個別化學習或小組學習,也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關注到每個幼兒的發展,從而幫助幼兒形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建立區角的宗旨:

要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小班幼兒感知事物的經驗少,動手能力較弱,多數幼兒不能單獨活動。因此,區角數量不宜設置太多,也不宜太復雜,應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飼養角”等。

要與教育目標和內容同步。區角創設應緊密結合教育內容和目標,要與教育活動同步,把創設區角的過程變成教育教學的過程。

要具有相對的動態性。不斷變化發展的教育環境,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幼兒多元智力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因此,活動區角要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和可變性。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