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5 11:07:5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牙齒的構造,能說出牙齒的名稱。
2、使幼兒懂得飯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護牙齒,初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通過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如何保護牙齒。
難點:知道為什么會蛀牙。
【活動準備】
1、被醋浸著的蛋殼和沒有被醋浸過的蛋殼各一個。
2、護牙圖片若干、牙模型、牙刷一把。
【活動過程】
1、猜謎,激發幼兒興趣。
謎語:“大紅門,打開來,白姑娘,站兩排,各種東西吃進去,又切又磨樣樣行?!?/p>
2、引導幼兒認識牙齒的構造。
①幼兒相互觀察,討論。
教師:你們都有牙齒嗎?讓我們張開嘴看看牙齒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
的?它們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牙齒,牙齒是白色的。知道牙齒的名稱:磨牙、切牙)。
②教師小結:牙齒有上下兩部分,他們是一樣的,前面的牙齒是扁扁的,旁邊的牙齒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齒是方方的。
3、了解蛀牙產生的原因。
①請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的牙齒:“看看牙寶寶上有沒有洞洞?”
②討論:“怎么會有洞洞的?”
③觀察浸泡在醋里的蛋殼和沒浸泡在醋里的蛋殼。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幼兒自由討論。
④討論:“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殼會變黑、變軟呢?(提醒幼兒聞一聞醋的味道)”
教師小結:“酸能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放在醋里會變黑變軟。”
⑤請幼兒品嘗桌上的餅干,吃完后照照鏡子,觀察牙齒上有些什么?
⑥教師小結:“我們吃過東西后,嘴巴里會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來,不馬上
漱口的話,時間長了,這些食物就會變的和醋一樣很酸,牙齒就像剛才的蛋殼一樣,會變的又黑又軟,時間一長,還會出現洞洞?!?/p>
4、請小朋友談談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會怎么樣呢?”
5、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牙寶寶?”(幼兒自由想辦法,邊說邊出示圖片)
①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
②健康飲食,不食過硬、過冷、過熱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③定期檢查牙齒。
6、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①請小朋友說說做做。
②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
③幼兒跟教師一起做。
一、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情感最豐富的時期,他們對情感的表現和流露往往體現在他們的臉上?!队變簣@教育指南》中指出:創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他人交談、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的應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抖嘧兊哪槨愤@節中班語言活動,教師通過認識常用的表情,學習描述不同的表情,感知、體驗各種表情等方法,在寬松、自主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培養幼兒口語表達和傾聽的能力,促進幼兒語言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目標
1.學習在集體面前大膽說話,積極參與小組內同伴的討論。
2.學習耐心傾聽別人談話,遵守交談規則。
3.初步學習用簡單的詞或句子描述臉部的不同表情。
準備
“高興”、“生氣”、“哭”等圖片、課件、鏡子、畫筆、紙等。
過程
(一)“變臉”魔術導入
魔術導入,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初步認識常用的表情。
(二)說表情、變表情。
1.觀看表情照片,說說這是什么表情?你在什么時候或發生了什么事情,你也會做出這種表情?
2.讓幼兒感受各種不同的情境圖片,自然的流露出表情。提問,為什么會做出“哭”、“笑”、“害怕”的這些表情?讓幼兒了解表情和心情之間的關系。
(三)體驗與交流(找一找、學一學、變一變、畫一畫)
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找表情,并把各種表情它記錄下來,與同伴或老師分享你記錄下的表情。(為幼兒創設溝通交流的環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表情游戲
展示個別幼兒記錄的表情,鼓勵幼兒每天都能有開心、快樂、高興的表情,避免消極的情緒。玩“表情游戲”,把快樂帶給每個人。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感官,培養幼兒對人體秘密的興趣。
2、通過看看、說說、摸摸、畫畫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頭發的一些簡單的特征、用處及保護。
【活動準備】
假發套、鏡子每人一個,蠟筆、紙每人一份,關于頭發的課件,年老者一位。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看、摸摸、比比了解頭發的簡單特點。
1、看看:幼兒自己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頭發是什么樣的?(顏色、長短……)
摸摸:每位幼兒自摸頭發,什么感覺?(彈性、柔軟、光滑、硬毛糙……)
2、比比:幼兒自己結伴,互相觀察頭發(從顏色、粗細、多少、硬軟上去比較)。
3、結合教師制作的課件進行小結,我們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頭發,有顏色不一樣的,有長、短不一樣的,有粗細不一樣的,有硬軟不一樣的……)
二、并初步了解頭發的用處及保護。
1、你們最喜歡什么頭發(泛講)
2、你們知道自己的頭發有什么用呢?(美化自己,保護頭皮……)
3、頭發在我們人身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勤洗頭、勤理發,每天洗頭,小朋友不要燙頭發……)
三、簡單了解頭發的生長過程。
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來就有這樣美麗的頭發?
2、嬰兒的頭發是怎樣的?(光頭、頭發很少)實物投影儀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讓大家猜猜這是誰?并請出這兩名幼兒與照片上比一比。
3、人的頭發會不會變呢?請出一位老者,讓幼兒看頭發(花白色禿發)。
4、結合課件演示小結:頭發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那么有的人不喜歡白頭發,有的人覺得頭上光禿禿的很難受怎么辦呢?
四、玩假發套。
出示幾種不同式樣的假發套,提問:這是干什么用的?
按幼兒意愿打扮,幫老者帶假發套。比比:重點觀察年老者帶了假發套以后,變得怎樣了?(年輕了、漂亮了……)
五、延伸活動。
為自己設計發型。幼兒人手一紙、筆等等
本節活動主題是鏡子,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有關鏡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形象作為情景、以孩子們對放大鏡及哈哈鏡的原有知識經驗作為載體,層層深入,引導孩子探索、發現有關平面鏡的成像問題。
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都能在我的引導下積極的思考與探索,整個活動的目標達成度比較高。
成功之處:
1、層次清晰,情景式引導,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2、操作過程指導清晰,由易至難,層層深入,順利達成目標。
存在問題:
1、設置情景時忽略了哈哈鏡的成像問題。
(設計此情景時考慮到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找到更好的方法,當時只是想運用這樣的原理,其實不夠嚴謹)
2、指導幼兒操作時忽略了兩面平面鏡平行擺放后的成像(重疊)的問題,雖沒有孩子提出,但作為孩子的引導者應該給予適當的講解或簡單介紹。
通過此次教學活動的磨練,我對科學活動的組織有了更深的理解與認識,在今后的科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我會更加嚴謹的把握。
水中的倒影小班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倒影的特點,嘗試用多種繪畫手法表現倒影。
2、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感受倒影的美。
活動重難點:嘗試用多種方法畫倒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帶幼兒到水池邊看過水中倒影。
2.材料準備:課件《水中倒影》,倒影范畫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倒影:了解倒影的特點
1.導入:猜猜圖片的下半部分,引出倒影。
2.說說自己看過的倒影
提問:你在哪里看到過倒影?你看到的倒影里有些什么?
小結:動物、植物、人物,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在水面上形成倒影。
3.了解倒影的特點
師:我也見過很多倒影(觀看倒影圖片。)
出示同一景物的兩張倒影圖片比較(平靜水面的與晃動水面的倒影)
提問:這兩張倒影有什么不同呢?
小結提升:平靜的水面像鏡子一樣,把各種物體倒映在水中,形成了彩色的、上下對稱的美麗景象,晃動的水面像哈哈鏡一樣,讓倒影變的千姿百態,給大自然增添了許多神奇美妙的景色。有了倒影的畫面真是美極了。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在照鏡子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從中發展幼兒的語言,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照鏡子游戲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引導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在教師幫助下嘗試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從照鏡子游戲中體驗到快樂。
難點: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平面鏡、哈哈鏡等各類鏡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謎語:“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問它是誰,它說你知道。”
2、讓幼兒猜出謎底。
3、由謎底引出活動內容。
二、探索與發現:
1、為幼兒提供平面鏡、三棱鏡、哈哈鏡、u形鏡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鏡子,讓幼兒自由照鏡子。
2、幼兒觀察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比比誰的發現多。
3、引導幼兒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
三、討論:
1、你是怎樣照鏡子的?
2、你發現了什么?
3、鏡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4、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鏡子?
四、小游戲:
1、不轉身可以看見你。幼兒用鏡子自照身后,說出身后站的人或物品。
2、鏡子反光照到你。指導幼兒在陽光下,讓鏡子的反光照到自己選定的伙伴身上。(提醒幼兒不要讓光反射到別人的眼睛里。)
五、活動延伸:
除了在鏡子里,我們還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水盆里……)
教學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并比一比誰的發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為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這節課我主要教授了中班兒童的鏡子概念,包括鏡子的用途、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看自己在鏡子中的樣子,因為這使他們感到有趣和高興。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會比其他孩子更愛看自己在鏡子中的樣子,因此我試圖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看到自己,以便他們都能感到被重視和認可。
在反思中,我也感到我可能需要更加主動地調整我的教學方式,以適應不同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發現有時候我可能會對某些孩子稍微冷落一些,因為我可能認為對他們來說這節課已經非常簡單了,但是我現在意識到,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也需要被關心和認可,而我需要更加走進他們的世界,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以便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學習。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