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5 23:57:3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生意外是要去醫院。活動準備1、男孩木偶。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顒舆^程1、談話導入活動。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么事呢?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1)木偶表演: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游戲。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1)教師:我們來看看后來怎么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里?醫生是怎么做的?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4、拓展幼兒經驗。(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么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么東西比小珠子還???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2)教師總結: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里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助我們。蒙氏數學觀摩課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大家能夠抽出時間來觀看我這次的蒙氏數學觀摩課。在此我代表全體老師向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您們對我們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設計意圖:
我設計的是一節蒙氏數學課《數物結合》它是讓幼兒體驗數字與物品的對應關系,設法將抽象的數字與相應數量的實物聯系起來,幫助幼兒認識數字。在生活中應時時注意引導幼兒關注事物數量的同時,與數字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10以上數的含義并加深對兩位數表達方式的印象。
本節課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使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授課開始:
一、教學名稱:
蒙氏數學
二、教學內容:
《數物結合11—15》
三、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四、教學準備:
1、串珠、數字拼版
2、彩色紙條、圓形小卡片
3、彩圈卡片
五、教學過程: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小火箭》
小火箭,真厲害。一飛飛到藍天上,發火箭啦——11、12、13、14、15,發射!
出發到太空嘍!
2、集體活動
①感知數物結合
⑴創設情境:太空里呀,有金色王國,還有彩色王國。金色王國里有許多金色串珠,彩色王國里有許多彩色串珠,它們想成為好朋友,怎么辦呢?數字王國里的數字卡片決定介紹它們認識,我們幫它們組合在一起吧!
⑵提示:剛才小朋友們玩游戲《小火箭》時,小朋友都聽到老師說那幾個數字了呀?(11、12、13、14、15)
⑶先出示教具數字拼板、數字卡片11,再取出相應數量的串珠卡(個位是1的彩色串珠,十位上是10的金色串珠)放在“串珠、數字拼板”的控制板上拼成11的串珠、數字拼圖。
⑷請個別幼兒操作學具“串珠、數字拼板”11—15中的任意數字,以增加幼兒的興趣。
②游戲:“找數字”
教師邊拍手邊問:“小朋友,我問你,,哪個數字不見了?”
幼兒邊拍手邊答:“尤老師,告訴你,數字11不見了。”
然后請幼兒放回原位(游戲可反復進行)
3、分組活動:
創設情境:還有很多物品想和數字卡片交朋友,我們一起去幫幫忙吧!
①看數字,貼星星。
②讀一讀,涂與數字相對應的彩圈。(彩圈卡片)
③玩“串珠、數字拼板”。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請每組個別幼兒展示并講解自己操作的情況,感受成功的體驗。
六、教學總結:
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11——15數字與數量的對應關系。
蒙氏特色:
蒙氏數學主要是讓幼兒從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轉到生活實際操作為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在活動中動手、動腦進一步探索創造。并且通過蒙氏數學的學習可幫助幼兒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養幼兒善于提問,愛思考的習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