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6 05:29:3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學主題:中班蒙氏數學分類排列
一、明確結論
本節課將通過蒙氏教具,幫助幼兒掌握分類排列的能力。在數學分類排列中,將同類事物分類,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既考慮了分類能力,又能鍛煉幼兒思維能力,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之一。
二、解釋原因
1.蒙氏教具能夠幫助幼兒直觀的感受分類排列。
2.分類排列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綜合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于大小、顏色、物品、場景等多個方面,培養了幼兒對于分類排列的關注和認識。
三、內容延伸
1.基于分類排列能力,可以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歸納總結,讓幼兒更加深入的了解事物本質;
2.可以引導幼兒將事物從多個維度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和批判性;
3.通過掌握分類排列的方法,能夠讓幼兒更好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四、具體步驟
1.讓幼兒根據不同顏色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相應顏色的生活物品;
2.讓幼兒根據大小不同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大小不同的物品;
3.讓幼兒根據不同類別的動物進行分類,學會體會動物之間的特點;
4.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從而刺激幼兒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分類排列的基本能力;
2.了解分類排列的重要性;
3.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類排列的能力。
蒙氏粘扣是一種教具,主要用于幫助兒童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詳細的教案應包括教具的介紹、使用方法、教學目標、教學步驟和評估方法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年齡、興趣和能力,逐步引導他們掌握粘扣的基本操作和技巧,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通過實踐操作,兒童可以逐漸掌握粘扣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和自信心。
教學目的
1.認識植物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養分。
2.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對植物生長會產生影響。
3.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重點
知道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包括水、養分、空氣、陽光、溫度等。
難點
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與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波波、妍妍、琪琪三個好朋友走到一個墻角邊,發現墻角邊的兩株植物長得大小不同。
為什么生長在相鄰位置的兩株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很大不同呢?
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植物生長靠什么》(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觀察書上的一組對比實驗,得出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營養。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土壤里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這些養分溶解在水中,能被植物吸收。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豐富,最適合植物生長。
2.黏土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根據三種土壤的特點,把你的預測填寫在P64“我的預測”里。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營養,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陽光、空氣、溫度會對植物產生什么影響呢?
1.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陽光,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2.如果植物的生長缺少了空氣,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3.如果植物的生長沒有適宜的溫度,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得出:陽光、空氣、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
五)拓展:制作豆苗迷宮
指導閱讀P67
三、作業
制作豆苗迷宮
板書設計
11.植物生長靠什么
一、植物只“喝水”就夠了嗎?
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三、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壤土
保水保肥、養分豐富
2.黏土
能保水保肥、養分較豐富,但透氣透水性差
3.砂土
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較少
四、各種因素對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
1.陽光
2.空氣
3.溫度
五、制作豆苗迷宮
教育教學目的:
1、幫助幼兒理解多位數加法的實際意義。
2、數概念的初步建立和四則運算的初步進行。3、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具構成:金色串珠作業紙題卡大小數字卡教學過程:1、根據題卡在作業紙上列出豎式2、根據加數的量取相應的數字卡片(小的),順序由左至右,由千位至個位,放到托盤里。
3、根據數字卡的量,分別端著托盤內的卡片取相應的金色串珠由千位至個位。
4、在地毯上放好兩個托盤,將兩個加數分別由千位至個位放金色串珠,對應卡片放在下面,
5、從個位開始,把金黃色串珠由上至下把兩個加數的量合到緞帶下面的位置。
6、依次放好,再把數字卡重疊。
7、物歸原位。教學層次:1、十位數的不進位加法2、百位數的不進位加法3、千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3、體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情感?;顒訙蕚洌喊装濉⒁魳贰赌愫谩?、《鼠寶寶找朋友》,課件、鼠寶寶頭飾、游戲場地(用及時貼粘好的四條小“路”)等。
蒙氏數學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排序
活動目標:
1.感知長短,并學會從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列。
2.找相同圖形,并從大(?。┑叫。ù螅┑捻樞蚺帕?。
3.培養幼兒專注的觀察力。
4.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順序)?;顒訙蕚洌航叹撸ㄩL棒、數棒、圖形)操作手冊作業紙膠棒房子圖片活動過程:1.游戲:切西瓜游戲規則:幼兒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兒切西瓜,拉圈餓幼兒邊說兒歌邊走,切西瓜,切完之后,切成兩半,讓幼兒站成兩排,然后問一下切西瓜的幼兒,說一說哪邊的隊排的長,哪邊的隊排的短。反復兩邊。2.通過游戲引出長棒:(1)集體活動:在5個物體中找出最長的,教師出示“長棒”散放,請幼兒找出最長的和最短的,教師示范比較,驗證幼兒找的是否正確。
(2)請幼兒找出最長的長棒,然后在從剩下的長棒中找出最長的,依次類推,由長(短)到短(長)的順序排隊。
(3)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和長棒相同的數棒,一一對應。
(4)把長棒拿走留下數棒,讓幼兒數出數棒多少節,并找出相應的數字一一對應。(5)鞏固復習感知長短,紙上作業P27---28頁。
3.熟悉圖形寶寶:
(1)教師出示“圖形寶寶”,請幼兒觀察,這里都有什么圖形?每位幼兒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說一說圖形的名稱。(2)游戲:《比比誰最快》游戲規則:教師說出圖形寶寶的名字,看看哪位幼兒反應的最快,先拿出相應的圖形。
(3)找朋友:教師引導幼兒把相同圖形寶寶放在一起,并從大(?。┑叫。ù螅┑捻樞蚺帕???凑l最好最快。
4.親子活動:《小熊的一家》
(1)由圖形寶寶引出房子:這個房子是誰的家呢?你們知道嗎?(小熊)小熊一家怎么沒出來呢?難道它們不在家嗎?噢,原來小熊一家在家穿衣服呢。可是,衣服有大的大,小的小,怎么穿才合身呢?請幼兒和家長一起來幫幫小熊一家吧。
(2)教師引導先拿出帽子,讓幼兒找一找最大的帽子,然后把最大的帽子給最大的熊寶寶戴上,小的給小熊寶寶戴上,依次類推幫它們穿好衣服出去玩啊。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小,點數5以內的數積累初步的分類經驗。
2、喜歡參與數學游戲。活動重難點:根據車輛、車位的大小以及數字和點子對應把車輛放到合適的車位。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