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韻律活動教案(幼兒園大班面塑教案)

admin時間:2024-02-17 01:44:2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大班舞蹈技巧有哪些

1大班舞蹈技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身體協調性、平衡性、柔韌性、節奏感、力量控制、舞蹈動作表現能力等。2這些技巧的掌握需要不斷練習和培養,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舞蹈基礎,也需要有耐心和毅力。3除了在舞蹈課上進行專業訓練外,還可以通過參加舞蹈比賽、觀看舞蹈表演、自主練習等方式進行延伸,不斷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水平。

適合大班幼兒園進場音樂有哪些

韻律操節奏快、動感強,較受中大班孩子喜愛?!杜俦M行曲》《踏浪》《兔子舞》《向前沖》《我愛洗澡》《健康歌》《哎呀呀》等歌表演模仿操歌詞比較形象、風趣,模仿性較強,適合小中班。

《聰明的一休》《小小螢火蟲》《下蛋羅》《數鴨子》...

大班音樂活動歌唱需要注意什么

大班音樂活動唱歌需要注意些什么?

因為大班表示是幼兒的嗯意思,所以我們一會兒搞活動的話,音樂活動一般唱歌的事表示這個節奏不是很很很快,也不是很跳躍性的,我們都是唱兒歌,注意小朋友的,嗯。

小朋友喜歡聽的音樂,小朋友對音樂都是很敏感的,容易學的一些音樂,有些跳躍性的音樂的話,對小朋友他的興趣愛好不是很好,嗯,也不會守規矩,所以放一些比較兒歌這樣小朋友,嗯。

就比較喜歡聽,比較安靜,比較守規矩。

幼兒園戶外游戲手腳并用教案

大班體育:《手腳并用》

活動目標:

1.按要求合作擺出造型并堅持一段時間,提高手腳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嘗試和同伴一起動腦完成游戲任務,感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

2.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熱身:聽數字反應。

師:我們來玩個數字游戲,叫1234,有四個數字,聽好了,每個數字要求做出不同的反應,聽到數字1單腳站在地上,數字4雙手雙腳在地上。

1.幼兒創編數字2和數字3的動作。

2.原地練習,熟悉不同數字的玩法。

3.聽數字移動。師:請小朋友站到線上來,然后聽數字反應,用數字表示的動作快速到我身邊來。

小結:恭喜大家順利通過第一關,這個游戲是不是有點挑戰性?是的,這個游戲不但考驗我們的反應能力,也是考驗我們的大腦的,玩的時候大腦的思考要和身體的動作配合起來,不能光用蠻力。

二、合作游戲:手腳并用。

1.兩人合作。

師:我們來看看第二關的提示是什么?2個人為一組快速分組,接下來這個游戲不只是考驗一個小朋友了,聽好要求:根據屏幕上的任務卡在地墊上做出相應的動作。先小組討論怎么擺,討論時間結束大家一起擺好保持不動,一起來挑戰倒計時10個數,堅持住就算挑戰成功。

分別挑戰:1只手3只腳、2只手2只腳、同一個人的兩只腳。

小結:成功的小組來演示一下。(幼兒演示)有沒有發現,只要大家一起動腦筋,這些都很容易。

2.三人合作。

師:恭喜大家順利拿到第二關獎杯,給自己鼓掌!進入第三關,三個人組隊完成任務,現在有三個人一起動腦筋啦,難度也升級了!按照任務卡要求先商量怎么擺,商量時間到就擺好保持不動,一起倒計時,堅持住就算挑戰成功。

三人分別挑戰:1只手5只腳、2只手4只腳、圖片上的指定動作。

3.我設計,你挑戰。

師:太不容易了,終于拿到第三關獎杯。進入終極挑戰!難度再次升級,有信心來挑戰嗎?

終極挑戰:我設計,你挑戰。

師:看來我們要進入終極挑戰“我設計,你挑戰”,終極挑戰分為兩人組初級挑戰、三人組高級挑戰、四人組終極挑戰,小朋友可以自己找好朋友組隊來完成挑戰。規則有點變化,請聽好要求:每個小組討論商量并設計一個幾手幾腳的動作,設計好后和我說,并擺好造型,我幫你們拍照,將照片傳到大屏幕上,請其他組小朋友來挑戰,準確完成就算挑戰成功,沒能完成就算挑戰失敗。

小結:人越多挑戰的難度越大,但是你們都能完成,知道為什么嗎?人多力量大啊,人

多思考問題的人就多了呀!

三、放松運動。

小結:今天大家表現都非常不錯,學會了動腦筋玩體育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人多力量大,人越多越厲害,所以,以后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也要學會和別人合作,這樣很多難的事情很快就解決啦!

最后大家給自己的組員一個大大的擁抱,感謝他們的快樂相伴!然后再一起來互相放松放松。

?

中班三月三教案反思

通過活動了解“三月三”壯鄉歌圩節習俗。

2、培養和激發幼兒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興趣。

3、通過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體驗節日的歡樂及感受壯鄉的民族風情。

活動時間:201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幼兒及教師

活動主題:“五彩三月三”

活動背景: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圩節”又稱“歌仙節”,是壯鄉的傳統歌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活動。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拋繡球,歡度節日。而在這節日的前夕為了讓幼兒真正的貼近“三月三”,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活動流程:

一、進行竹竿舞

時間:9:00——10:00

場地:塑膠跑道(學前班、大班)、內操場(中班、小班)

負責竹竿舞的老師必須在8:50到位準備,內操場分四組竹竿,為兩位老師一組手持竹竿,其中三組每一組兩人,另一組四人,分四個點。跑道分兩組竹竿,每組六人各手持竹竿。(注:對歌教師先到竹竿舞里幫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帶班教師帶孩子會教師休息喝水再進行對歌)

二、對歌

時間:10:00——10:30

先全園按班級集中大舞臺前進行對歌,對歌老師上到舞臺對歌,后引導孩子一起對歌。播放背景音樂。

三、拋繡球

時間:10:40——11:30

中、小班在內操場小舞臺,學前、大班外面舞臺。繡球為十個,先又老師引導,后邀請孩子上前,接到繡球的孩子來拋繡球。

大班樂游原古詩教案怎么寫

你好,教案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大班樂游原》的詩意和文化背景。

2.了解唐詩的特點,掌握唐詩的基本語言和表現手法。

3.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賞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學素養。

二、教學重點:

1.理解《大班樂游原》的意義和情感。

2.掌握唐詩的基本語言和表現手法。

3.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賞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1.理解唐詩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現。

2.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介紹唐詩的背景和特點,引導學生對唐詩有初步的了解。

2.講解:教師講解《大班樂游原》的背景和情感表達,分析詩句的意義和表現手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

3.朗讀: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讀《大班樂游原》,并對每個詞語和句子進行解釋和理解,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味和情感。

4.賞析:教師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賞析,讓學生感受到唐詩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5.練習:教師讓學生進行詩歌背誦和朗讀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朗讀能力。

6.鞏固: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鞏固,讓學生再次理解唐詩的特點和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學評價:

1.課后作業:讓學生寫一篇對《大班樂游原》的感悟,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2.課堂測試: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賞析能力。

六、教學資源:

1.《大班樂游原》詩歌原文。

2.唐詩鑒賞教材。

3.多媒體教學設備。

幼兒園大班面塑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面塑的特點,知道面塑是我國的民俗之一。

2、感知民間藝術的美,體驗民間文化的豐富性,體會到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準備各種形態的面塑圖片,組織幼兒觀賞。

2、白面、面板、塑料剪刀等面塑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法引入主題:“孩子們,春節剛過,你們在家都吃什么好處的了?”將話題引入面塑,然后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家里或者你見過的面塑,你吃過的面塑是什么味道,是什么感覺。

2、教師出示各種美麗的面塑圖片,讓幼兒觀察欣賞,進一步激發興趣。并且啟發幼兒從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觀察欣賞,進一步讓幼兒形成自己的審美風格和情感態度。

3、一邊欣賞,教師一邊提問:他們有什么特點?是拿什么做的?

4、教師繼續深入:“小朋友們見過了那么多美麗的面塑,也吃過,那你們知道面塑是怎么來的嗎?為什么要做面塑呢?有什么含義?”請幼兒自行討論和交流。

5、教師向幼兒介紹面塑的由來及民間風俗。讓幼兒知道面塑實際上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主要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于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農家把已蒸好的各種面塑花擺在諸神前,其中豬頭形面塑俗稱“大供”,另外還有花模、花果模、禮模、饃玩具等。讓幼兒感受到我國豐富的文化和民俗習慣。

6、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相互分享和品嘗幼兒園準備的面塑。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與父母一起制作面塑。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