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7 09:28:2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世界上一致公認,中國是風箏的故鄉。風箏又名紙鳶、紙鷂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說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應當說這是風箏的前身。
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制造的。據《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于用木頭制成了一只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制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五代時期的李鄴,曾在官中以線放紙鳶為游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笛,風入竹哨,發出象古箏一樣的響聲,因此得名“風箏”。
中國風箏問世后,很快被用于測量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于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
到了宋代,出現了“神火烏鴉”,就是利用風箏裝上火藥,投放到敵營上空,以達到軍事上的目的。
宋朝風箏在民間也廣泛流行。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加,中國的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先是傳到日本和朝鮮等近鄰國,后又漂洋過海,傳到了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新西蘭直到更遠的東方島嶼上;另一線則順著“絲綢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戰路線進入了阿拉伯和西歐。元代在中國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歸國后,也把風箏介紹到了西方。
風箏的制作可見
http://www.hxedu.tj.cn/laojizyk/1/fenzheng/8.htm
蘆葦繪畫閱讀感悟是:
用蘆葦蓋得房子,冬暖夏涼;每年春節,給孩子做花花綠綠的馬燈、八角燈,少不了要用蘆葦做支架;蘆蔑又可以做風箏,編制各種工藝品,散花著特有清香的蘆葉,可以用來包粽子;
雪白的蘆根,又甜又脆,可以食用,還可以治病......蘆葦的用處極其的多,而且它對于人類的生活非常有用,希望大家可以保護蘆葦、不亂折損蘆葦。
這個風箏還是非常比較好玩的。
幼兒園小班要開展剪紙美術風箏教案,小朋友們明天咱們要自己動手剪紙美術風箏,所以要準備彩紙,竹條,膠水和風箏線,還要準備小剪刀,明天咱們要比一比,看誰最聰明,誰最心靈手巧看誰把剪紙美術風箏,做的即結實又漂亮,小朋友們努力加油吧。
1教案存在改進空間。2希望提出幾點反思:一是應該在教案中注明活動的可操作性,避免因為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導致活動無法順利開展;二是應該考慮學生能力的差異,適當地調整活動難度,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三是應該加強安全教育,提醒學生和家長關注風向、地點等,確?;顒影踩?對于中班小烏龜們放風箏的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延伸,讓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到自然風光的美麗,增加他們的戶外體驗,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環境意識。同時,還可以和其他班級進行合作,組織比賽等,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可持續性。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知道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很多種,理解根據地域、環境不同,房子的外觀和功能不同。
2、根據畫面,理解“寬敞”、“高大”、“特別”等詞語。3、初步掌握利用表格收集信息并進行簡單比較的方法?;顒訙蕚洌嚎瞻讏D表、字卡、大書、課件?;顒舆^程:1、導入活動:與幼兒一起討論交流它們見過哪些房屋,在什么地方見過?2、閱讀圖畫:封面:今天我們來讀一本大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誰的房子最特別”,什么叫做“特別”呢?(翻到第一頁)第一頁:這個小朋友住在什么地方?這個院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這個院子大嗎?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大院子——寬敞。第二頁:這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放風箏?他住在什么地方?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樓房——高大。第三頁:這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住在什么地方?這座小屋子是用什么蓋成?第四頁:這是什么房子?這個城堡是用什么建成的?誰會住在這座城堡里?第五頁:這是什么房子?蒙古包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毛氈)什么地方的人們會住在蒙古包里?第六頁:這種房子叫吊腳樓,一些生活在熱帶的人們會居住在這種房子里,這種房子大多數是用竹子做成的,用茅草做房頂,非常涼快、通風,“高腳”可以防范草叢里的蟲蛇。第七頁:窯洞是陜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帶的特色建筑,當地人為了方便耕種和取水,在天然的山壁上挖洞居住(冬暖夏涼、經濟省工)第八頁:引導關鍵詞:雪屋、寒冷的北極、雪塊第九頁:引導關鍵詞:船屋、方便移動第十頁:引導關鍵詞:房車、方便移動3、回憶讀本內容:書里介紹了哪些房屋?4、利用空白圖表,總結各種房子的特點。5、看課件(范讀大書)6、“如果由你來當設計師,你會建一個什么樣的房子?”活動延伸:出示繪畫紙“我的房子最特別”,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緬懷先人、祭祖掃墓的日子。以下是一篇適合幼兒園的古詩清明的文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掃墓祭祖心悠悠,化腐成土淚雙流。
清風拂面思親人,踏青出游樂無窮。
愿逝者安息天堂,生者珍惜當下時光。
這首古詩簡潔明了,用語簡單易懂??梢酝ㄟ^老師的引導,讓幼兒們理解清明節的含義和重要性,讓他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懂得感恩、尊重和珍惜生命。同時,可以通過一些手工制作或活動來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