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19 12:00: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設計意圖隨著幼兒們生活的豐富和交往的不斷增多,他們有機會與更多的人和事接觸,同時,他們的角色也在不斷的變化,在家是小寶貝,小主人,在外是小朋友、小伙伴,有時也會扮演小客人這一角色,由于年齡和經驗的局限,如何進行角色的互換,如何順利地與他人交往,是幼兒面臨的一個難題。學習做客的禮貌,嘗試在不同的環境中與他人交往,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
活動目標:
1、知道該怎樣禮貌做客:
2、體驗禮貌地做小客人的快樂。
3、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家長取得聯系,獲得允許后集體到某個幼兒家做客。
2、錄制做客的錄像帶。
3、準備好家長提出的建議圖片若干。
過程建議:
1、引出話題,激發愿望;教師引導:
(1)爸爸媽媽為小朋友們“我是小客人”的活動出了好多主意,我們來看看是些什么主意。教師講完后,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主意?為什么?
(2)教師出示圖片,激發幼兒想做小客人的愿望。圖片內容依次為:拜訪小伙伴、去叔叔阿姨家、生日聚會。
2、再現經驗,分享交流。
(1)引起討論教師提示:
①圖片上哪件事我們已經做過了?(拜訪小伙伴)②你們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你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感覺怎么樣?為什么?(高興、害怕、緊張……)③你們做客時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看錄像思考問題:翻東西、要吃的、與人爭吵,這樣做對嗎?
3、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小朋友要有禮貌)。
4、實踐活動,體驗成功。(1)交代任務:今天請你們到xx小朋友家集體做客,你們能爭當禮貌的小客人嗎?(2)討論任務:你準備怎樣做客?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你準備怎樣解決?看哪個小客人最受歡迎?(3)任務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做客情況,注意要以身作則并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延伸提示:回園后組織幼兒交流做客的感受。平時也請家長帶孩子更多地到同事朋友家中去做客。
小班教案要求孩子,德,智,體全方面發展組織孩子做了一次丟手帕的游戲,這也算是小型運動會吧。
小班語言教案,小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小班語言的發展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抓住教育時機,采用多種方法讓小班多觀察、多聽、多練習。
在非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小班敢說,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小班可說,反復、多次的嘗試,讓小班練說。
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主題、生活的情境為基礎,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小班學習的興趣。
你好,【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長發育過程。
2.掌握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
3.了解植物的作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1.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難點】
1.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實踐操作法。
3.情景模擬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幼兒園植物園。
2.學生準備:學習筆記本、植物模型、植物圖冊。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教師通過圖片等教具,引導學生回憶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綠色、有根、有莖、有葉等。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班級植物園,讓學生發現植物的多樣性和美麗。
二、講授(15分鐘)
1.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圖片等教具,講解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如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的區別、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區別等。
2.教師講解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如從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
三、實踐(20分鐘)
1.教師組織學生參觀班級植物園,讓學生親身感受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植物模型拼裝活動,讓學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四、歸納(10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教師讓學生總結植物的作用和價值,如為生態環境提供氧氣、美化環境、提供食物等。
五、練習(10分鐘)
1.教師布置小組或個人練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相關練習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掌握了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了解了植物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植物的結構和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圖片、植物模型等多種教具,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理性認識。同時,教師注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總結和評價,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參考。
不會頭碰頭黃亦波一層樓,兩層樓上樓下樓靠右走你也靠右走我也靠右走大家靠右走不會頭碰頭
教學目標[德育目標]:激發學生愛老師的情感。[智育目標]: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素質發展目標]: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知道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應愛老師。2.知道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教學難點]:喜歡和老師交往,對老師有禮貌,聽從老師的教導。教學準備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兒歌學生活動設計觀察照片、聽歌曲、討論、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表演、學兒歌、制作賀卡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熱情導入。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考考同學們的觀察力。出示一組各行各業的照片,請小朋友們從中找出哪張是老師。你從哪里看出這是老師啊?小朋友們真棒!從這張照片就能看出老師在辛勤工作。老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同學們再一起看一下。放老師辛勤工作的錄像片畫面為教師的各種工作場景。背景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啟示:(1)同學們看了畫面,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話要說?教師小結:天這么晚了,月亮媽媽睡著了,可老師依然沒有休息,還在為小朋友們批改作業,老師多么辛勞?。。?)小組討論:說說老師的辛勞。二、真情故事。匯報課前調查情況:課前請同學們走近老師,了解老師關心同學的事例,哪位同學能給同學們講一講?(調查內容匯報)三、心語速遞。1、教過你的老師你最喜歡哪一位?說一說為什么?2、真情回放,說就心里話。你們肯定也非常愛自己的老師,你有什么話要對自己的老師講?四、真實再現。1、學生現場表演。小朋友們用節目表演表達出對老師尊敬吧!小組分角色演一演。2、學兒歌。陽光照,花兒笑,我背書包上學校。見了老師行個禮,老師夸我有禮貌。3.為老師做一張賀卡。五、全課總結。在學習上,老師耐心細致地幫助你;在生活上,老師無微不至地關懷你。老師的愛就像陽光,絲絲縷縷都照耀著祖國的花蕾;老師的愛就像春雨,點點滴滴都滋潤著祖國的幼苗。沐浴在陽光和春雨中小朋友們多么幸福呀!希望你們不辜負老師的希望,快快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六、板書設計我愛老師9月10日教師節敬愛老師聽從教導教學反思:通過這次活動發現小同學們雖然剛剛入學,但是對老師的感情還是很豐富的。也許是活動的內容貼近他們的實際吧。同學們都能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說出老師對談的關心愛護,體會到老師的工作辛苦。在親手制作賀卡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目的是讓他們向老師表達一份愛意和美好的祝福。對制作不是很熟練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用切實可行的具體表現來表達對老師的愛。比如:改正一個缺點,專心的聽講,認真寫作業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不亂喊,小班教案,小班小朋友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還不懂得上課的規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解,小朋友來到了幼兒園,就要聽老師統一說話,不能,你想說就說,還要說話的時候不能亂喊,老師讓小朋友們看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
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變得越來越乖了,也不亂喊亂叫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