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21 19:38:2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一個城市美不美,除了城市面貌美、規劃有美感,周邊景色美,更重要的是還要市民素質高,人更美。
我認為中國十大最美的城市分別是:
1、北京,中國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八達嶺、故宮、頤和園、后海、前門,一城穿越東西,貫穿千年。
2、成都,很有美感、很精致的一座城市,城市就是景區,錦里、琴臺、寬窄巷子、都江堰、青城山,周邊更有九寨溝、黃龍、臥龍、樂山大佛、峨眉山等頂級景區。
3、武漢,最豪放磅礴之美的城市,大江大湖大美之城,大學之城,東湖、江灘、黃鶴樓、木蘭天池,周邊更有武當山、天堂寨、三峽大壩、恩施大峽谷、荊州古城、神農架、洞庭湖等美景。
4、西安,十朝古都,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漢族的搖籃,一座風味十足的古城。兵馬俑、古城墻、終南山,周邊更有華山、太華山、乾陵等一眾名勝古跡。
5、青島,德國租界,港灣之城,膠東門戶,最有歐陸風情的城市之一,更有嶗山、孔府、泰山、威海等周邊景點。
6、大連,東北門戶,半島都市,廣場之城,有軌電車之城,一座非常漂亮的海濱城市,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
7、深圳,現代都市,摩天之城,建設最氣派、最現代、最精致的城市。
8、上海,中國門戶,十里洋場,外灘、浦東、靜安寺,周邊更有蘇州園林、杭州西湖、東海諸島、大運河等名勝。
9、重慶,獨特的山城,江山薈萃,特色十足,更有長江三峽、武隆、大足等名勝。
10、天津,天子渡口、租界之城,小白樓、五大道、都非常小資迷人。
《家鄉特產知多少》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家鄉有哪些特產,感受祖國物產豐富。
2、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發展,激起愛家鄉的豪情。3、培養搜集資料,處理材料的能力。教學重點:多種渠道地搜集家鄉特產的宣傳資料,廣泛地知道各地特產的名稱。教學難點:能夠找到家鄉的特產和自然環境有關,與當地經濟發展有關。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1、調查家鄉的特產的知名度。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家鄉的特產。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一、了解特產特點1、出示圖片,圖上的產品你認識嗎?吃過嗎?2、這些產品有什么特點?3、這些產品都是一個地方所特有的,因為頗具特色,所以聞名全國,這些產品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特產。(特產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產品,他不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個地方的著名產品。)二、了解各地特產1、你知道我國各地有哪些特產嗎?學習課文后匯報交流。根據學生說的隨機課件出示特產的圖片或資料。臺灣一名女子報警,聲稱在三天前給自己不到兩歲的寶寶洗澡時,不小心導致寶寶溺水,她自己一番搶救之后,就沒管了,現在寶寶死了,并且尸體開始腐爛發臭。事后,警察在男寶寶身上發現腿部的燙傷,并且肺部確實有嚴重積水,像是溺水導致。但是通過檢查,發現這名女子是一名吸毒者,在寶寶溺水死亡之后,怕被警察抓捕坐牢,所以一直不敢報警。
在警方的追問下,該吸毒女子才說實情,給寶寶洗澡時,自己曾經離開了五分鐘,把寶寶單獨放在澡盆里,回來才發現其溺水。而腿部的燙傷是由于前幾段時間,自己不慎打翻熱水造成的。
警察又追問在這期間有沒有吸毒,女子承認在給寶寶洗澡前一日有吸過冰毒,但是在寶寶洗澡時,毒品效力已經消除了。接著又說,在寶寶死亡后,由于毒癮發作,她在寶寶尸體旁又吸了一次毒。
然而警方對此說法半信半疑,因為該女子吸食的是冰毒,之前有過被害妄想等精神障礙,因此懷疑寶寶的死亡沒這么簡單,但除了尸檢肺部有嚴重積水外,確實沒有什么證據,證明該女子謀殺了自己的兒子。
實際上,其鄰居與家人,包括朋友,都認為吸毒女子刻意謀害了自己的兒子,因為其多次說寶寶是來害她的惡魔,所以要先下手為強。
活動由來:
幼兒通過過國慶節回來,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體會,孩子們都說我們的國家真大,幼兒都有強烈的認識了解祖國的欲望,為了滿足幼兒的欲望和要求,于是產生了我們的祖國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問題板塊主題壁報區域游戲相關內容家園合作資源利用
1、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緒、情感及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2、了解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國家。
3、知道了解母親河(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4、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曾經創造過世界奇跡。
5、知道了解四大發明。
1、中國地圖什么樣,它象什么?
2、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閱兵圖片軍儀仗隊圖片。
4、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墻。
1、布置了中國地圖的拼圖墻。
2、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閱兵圖片,三軍儀仗隊圖片。
4、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墻。
1、中國地圖拼圖。
2、制作繪畫民族娃娃。
3、繪畫天安門。
4、歌舞表演,我愛天安門學唱國歌畫國旗。
5、搭建長城。
6、創編歌舞。
7、手工制作長城。
8、實驗活動。
9、紙的超市。
1、向家長介紹本網絡的活動內容。
2、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資料。
3、家園共同配合帶幼兒參觀天安門、長城。
4、請家長給幼兒布置相關適宜的環境。
5、教師家長幼兒共創風格墻。
6、讓家長幫助尋找提供資料。
1、看錄相、光盤。
2、從網上下載的照片。
3、利用家長外出參觀給幼兒提供錄制的材料、照片、解說詞等。
4、活動區活動。
5、利用周邊的社區的環境和資源。
6、參觀紙箱廠,尋找各種紙。
活動網絡圖
主要活動:1、認識中國地圖2、56個民族
3、母親河長江黃河4、天安門廣場
5、長城6、國旗國徽國歌
7、四大發明8、認識紙
活動一:認識中國地圖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祖國地域的遼闊,地圖板圖形和雄雞的特點。
2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祖國的名稱。培養幼兒從小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中國地圖一幅、中國地圖拼圖數個。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認識中國地圖,了解地圖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1讓幼兒知道了解我國地域的遼闊,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
1請幼兒觀察中國地圖,并提問幼兒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地圖上都有什么?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3幼兒對地圖觀察比較仔細,顏色分別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兒初步掌握。
1幼兒操作拼圖,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
2在拼圖上找出祖國寶島臺灣的位置。
請幼兒操作拼圖,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4幼兒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對家鄉的位置在哪個別幼兒尋找較慢。
1教師能與幼兒共同互動觀察地圖的形狀和顏色。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有序的觀察。
1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找到家鄉的位置。
2活動中幼兒互相合作進行語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動二:56個民族
活動目標:1、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風土人情。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墻飾、照片、參觀中華民族園。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通過設計這次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風俗。
1、談話,請幼兒分別說說參觀后的體會。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民族。
3、談話: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及它們的風土人情。
4、你是哪個民族的?這個民族有什么風俗習慣,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5、手工制作及繪畫,民族娃娃。
6、幼兒能結合此活動把外出參觀后的所見所聞進行講述。
7、通過本次活動加深了對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熱愛。
8、幼兒通過制作繪畫民族娃娃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1、教師在本次活動中同幼兒一起對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通過本次活動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與幼兒互動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兒對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了解的不夠。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2初步知道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發展的關系,激發幼兒對母親河熱
愛的情感。
活動形式:看錄相,談話。
活動準備:光盤(長江、黃河三峽的圖片等)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國的兩條著名的河流。
知道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了解長江、黃河與民族發展的關系,說說母親河治理后的變化。
一看錄相,讓幼兒初步了解長江,黃河的雄偉,壯觀。
1、幼兒觀察自帶圖片,請幼兒進行相關的講述。
2、通過觀察圖片,使幼兒知道哪個是長江、哪個是黃河、哪個是三峽發電站及壺口瀑布。
3、幼兒看錄象時都非常認真仔細,并不時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長江黃河的圖片。
1、師生共同探討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激發幼兒熱愛母親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長江黃河給人民帶來得好處。
2幼兒渴望了解更多的母親河治理后的情況。
教師能在幼兒看錄象時向幼兒進行重點的介紹說明。
幼兒對此活動有很高的興趣,渴望了解黃河長江的更多知識。
通過師幼互動,幼兒的環保意識加強了。
幼兒通過次此活動激發了對母親河熱愛的情感。
活動四:天安門廣場
活動目標
1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2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3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幼兒去天安門參觀、天安門的照片、圖片、閱兵儀式圖片錄象帶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請幼兒說說去天安門參觀的體會,了解天安門廣場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天安門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讓幼兒對天安門城樓的外觀進行描述和繪畫。
一、談話:幼兒介紹參觀后的見聞。
二、看錄相,讓幼兒知道天安門廣場是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國旗每天從這里升起。
1、幼兒參觀時對天安門廣場看的比較仔細,要求教師為他們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廣場,并了解相關的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
3、幼兒對人民英雄紀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簡單說出天安門城樓外觀
5、繪畫天安門。
6、幼兒基本上能對天安門的外觀進行描述。
幼兒通過組織活動,每周一升旗的時候幼兒都有一種作為中國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師能有重點的對天安門廣場進行介紹。幼兒都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重點指導幼兒在繪畫天安門時表現的天安門頂蓋是金黃色的琉璃瓦,有紅色的城墻,城墻上五個城門。
活動五:長城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世界奇跡,是世界著名古跡。
2知道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修長城。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圖片、圖書、故事、磁帶、幼兒自備相關資料。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讓幼兒進行觀察后說說你知道的長城的事。
了解長城的過去和今天,同時讓幼兒記住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奇跡。
了解長城在世界上是很著名的建筑。
一、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認識長城。
1、幼兒討論有關長城的事情。
2、教師介紹長城的由來及故事。
3、提問為什么說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有的幼兒說:長城為什么修這么長。小朋友說:“我要看看和圖片上有什么不同。一、知道長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跡。
二、利用活動區活動搭建長城畫長城。
三、幼兒用不同的積木建構心目中的長城。幼兒能積極參與討論氣氛活躍。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了解長城的事情。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了解長城的起點和總長度。
幼兒在活動中對長城途經的地方地名了解的不夠。主要是幼兒相關知識儲備不足。1重點指導幼兒在活動區搭建長城。
活動六:國旗國徽國歌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認識國旗、國徽、國歌及有關此活動。
2、通過觀察圖片知道國旗、國徽、國歌是我國的標志,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活動形式:談話活動
活動設計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認識國徽、國旗、知道國歌的歌詞。
2、讓幼兒了解國旗、國徽、國歌的相關知識。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緒、情感。
1、出示國徽、國旗、放國歌的音樂。
2、引導幼兒認識國旗,教師出示各種旗子,讓幼兒從中選中國國旗。并請幼兒說一說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五顆黃星代表什么?
3、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什么節日國旗是最多,為什么?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
4、引導幼兒認識國徽,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了解國徽的外形特征,知道上面的標志各代表什么。知道國徽是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尊嚴。
5、聽國歌,讓幼兒說一說你在什么場合聽到過這首歌曲。這首歌曲代表著什么?通過聽歌曲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6、組織幼兒聽國歌,并講解聽國歌的要求。
延伸活動,我為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7、準確識別國徽、國旗及國歌的音樂。
有的幼兒說每當國旗升起時應站直。林上越說要挺起小胸脯。趙子玉說聽到國歌很自豪。
孩子們說國徽是我國的標志,有的幼兒說四周的齒輪和谷穗代表工作和農民。
1、幼兒對此活動都非常感興趣。
2、師幼互動幼兒能理解國歌的含義。
3、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我們的祖國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更加激發了幼兒熱愛祖國的情緒、情感,和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4、欠缺的是幼兒在語言表達時部分幼兒語言平乏。
活動七:四大發明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國有著名的四大發明;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2、讓幼兒知道做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圖片、錄音磁帶、火柴、指南針、各種紙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與反思
讓幼兒知道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讓幼兒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一、聽錄音磁帶,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1、分別了解火藥、印刷、指南針及造紙術。
2、兒對造紙術的由來比較感興趣。
3、火藥可以做炮竹,也可以發射火箭。
4、王福贏說:古代的書就是這樣印刷的,那
時候的人真聰明。
5、有的幼兒說古代發明的指南針現在我帶的表上就有。
幼兒討論四大發明對人類的巨大作用。
教師鼓勵幼兒從小愛探索、愛科學、長大發明更多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師幼互動時,也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
幼兒對這次活動有著很高的操作、探究欲望,聽錄音時也非常認真。
教師能與幼兒互動,共同參與討論和操作并進行相關的實驗。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激發了幼兒愛科學的欲望,特別是幼兒對古代人民發明的造紙術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延伸了下一次活動,他們可求認識各種紙。
活動八:認識紙
活動目標:認識各種紙,了解紙的特性;簡單了解紙的用途,知道節約用紙。
活動形式:分組操作實驗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紙、水盆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幼兒通過這次活動,了解不同的紙。討論各種紙的用途。
一、動手實驗操作,認識各種紙,了解紙的特性。
1、提問請幼兒說說操作感知后的結果。(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軟、有的硬、有的有顏色、有的有彈性等)
1、知各種紙的不同(吸水實驗)
3、提問請幼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哪種紙吸水快、哪種紙吸水慢、哪種紙不吸水)幼兒對實驗活動感興趣。
王依晨說:錫紙是防潮的,所以用它包香煙。
有的幼兒說:我們用的餐巾紙和手紙吸水快。有棱紙可以減少碰撞擠壓。紙有臘紙才不怕水。
幼兒說:“防水的紙可以做紙杯,復寫紙可以把字印出來,彩色紙可以用來布置美化班內的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紙的用途,鼓勵幼兒一起討論說出不同的答案。
二、請幼兒尋找在家中或幼兒園哪些地方需要紙。我們應該節約用紙。
教師巡視幼兒的實驗操作并能鼓勵幼兒在實踐操作中主動參與積極討論。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能和幼兒一起討論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不同的紙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能說出它們的用途,也培養了幼兒知道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欠缺的是對特殊紙的用途了解的不夠透徹。
思維接力棒:幼兒對我們的祖國網絡活動非常感興趣,參與意識強,師幼互動和幼兒與幼兒的互動都非常好,幼兒探究欲望高,因此延伸了以下活動如:我愛首都北京.環保小衛士.指南針真能干.
我執教近40年,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家長,但有一位學生和家長,使我深深難忘。
那年,我在一個七年級當班主任,班上有一個學生,個頭很高大,經常和其他同學發生糾紛。
因為他喜歡欺負其他同學,特別是誰坐他旁邊就打誰,而挨打的學生就不斷來找我,都不愿坐他旁邊。
所以我也是三天兩頭解決他的問題,先是和他談心,希望能感化他,沒有效果。
后來處罰,他也不服罰,比如喊他掃地,一放學就跑了,即使我把他攔下來,我看著他就東掃一下西掃一下,如果我沒看著,回來時幾把掃把都被他弄爛了。
最后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把他一個人安排坐一處。
上課雖然同學離他遠了打不著,他就下課打人。
一次課間,我們班十幾個孩子打乒乓,他不排隊,偏要去打,結果把班上一個同學拉到乒乓球臺上碰,碰得鮮血直流。
我送那個被打的學生去醫院,校長準備通知他家長來學校,他不準校長打電話,抱起電話機往地上砸,幸好被其它老師攔下。
有幾次他打人了,通知他家長來,他父親說上班,要么她母親來,要么都不來。
每次他母親來不是埋怨老師管不了,就是節外生枝說學校條件差。
這次也不例外,說她兒子之前學樣很多乒乓球臺,又說全班同學都歧視他兒子,反還就是又出醫藥費。
過了兩天,這個學生干脆就不來學校了,打電話給家長,家長說不讀了。
學校出了幾百元醫藥費,學校領導和上這個班課的老師還感到慶幸。
不少的一線老師有這樣一個感慨:非常多的問題學生都是因為有不講道理的家長或者溺愛孩子的家長。
先說說日本幼兒園的概念、性質和歷史。日本幼兒園是指滿三歲開始,到上小學為止的幼兒教育機關,隸屬于文部科學省幼兒教育課管轄。根據日本《學校教育法》第一條之規定,幼兒園作為幼兒從進入幼兒園始直到大學、大學院為止的整個教育的一環,它的性質屬于學校的一種,這也是它與保育所的最大區別(日本保育所隸屬于厚生勞動省,不屬于學校)。幼兒在幼兒園的接受的保育內容包括健康、社會、自然、語言、音樂、繪畫六個領域。幼兒教師必須要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合格者方可領到幼師資格證。幼兒園的設施也必須是按照國家的《幼兒園設置基準》建造、設置。
日本幼兒園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76年(明治9年),當時的東京女子師范學校設立了第一家正規的學校附屬幼兒園,即現在的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附屬幼兒園,距今已經有140余年的歷史了。日本幼兒園經過一百數十年的發展,目前在全國共有一萬一千二百多家,因少子化現象,呈年年減少趨勢。目前政府正在積極出臺包括幼兒教育無償化等政策以促進生育,促進幼兒園的發展。
雖然日本幼兒園因少子化現象影響正處于一種令政府很捉急的狀態,但日本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和教育方法等還是不得不讓人豎大拇指的。
日本幼兒在入園前媽媽就要為他們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一般的幼兒園都要準備夏裝、冬裝和運動裝等。這看似簡單,內里其實是很復雜的。比如夏裝就要準備襯衫、短褲、運動上衣、運動短褲、運動套頭衫、防臟的罩衫、班級帽、園內鞋、徽章若干枚等等。特別要說一嘴的是,日本幼兒園在幼兒入園前還要求家長按照尺寸規定準備各種物品袋,包括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像鞋子、文具、餐具、牙刷、杯子以及用餐布、抹布、手工布、擦手布等全部還都要做記號,縫名牌,縫掛鉤,所有的文具包括每一支蠟筆也都要寫上班級和名字。這些東西雖然都是父母準備,但在幼兒園里,所有使用的一切物品,原則上都是要求孩子們自理,比如孩子在去幼兒園的時候書包都是自己背,在幼兒園里換衣、換鞋、吃飯、洗漱、物品整理,包括大小便,這些事都是自己做,老師只負責教和指導。
感覺日本幼兒園最人性化、最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就要數他們施行的“混班教育”和“親子運動會”了。所謂的混班教育,就是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和下午的3:30之后,所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分大小班全都要在一起玩耍,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親情意識和長幼、群體、團隊意識等。而日本幼兒園的運動會一般都是要求家長共同參與的,比如親子一起玩二人三腳、吊瓶、拔河比賽等等,在運動中增加孩子對父母的孺慕之情,增進孩子的家庭感和參與意識。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們其實算得上是最忙的孩子了,他們一年有數不清的活動,首先是什么節都過,像什么女孩節、男孩節、盆節等等,通過這些節日讓孩子們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其他還有諸如爬山、游泳、觀察動植物,工廠見學等等活動,目的是通過這些來讓孩子們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開闊視野,學到各種知識。最后,就是對普通幼兒園堪稱陳舊的設施感佩莫名了,相信沒有人會相信日本建不起我們認為的高大上的豪華幼兒園,也相信不會有人相信日本的幼兒園買不起先進設備,但看看日本幼兒園普普通通的建筑物和園內毫無先進感的設施我們就只能感嘆了。日本幼兒園就是為了避免孩子們從小養成浮華風,不懂節儉才故意這樣做的。只要能手工做的都盡量讓孩子們手工完成,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從最基本開始,從最基礎做起,這正如他們的教育方針那樣,從小注重培養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交流能力、節儉作風和良好的人格形成等,而不是讓孩子在溫室、幸福中長大,待到成人時再后悔莫及。
李莉教授家鄉是湖北麻城市人。
李莉教授,女,1967年生,湖北麻城市人,黃岡師范學院教授、碩導。目前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思想政治學科微格教學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教學比較研究和董必武教育思想研究等。發表論文40余篇,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編多部學術著作,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多次主持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及校級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