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28 16:17:4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笑笑媽媽:我和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忙,孩子因為孩子奶奶帶的多,感覺跟我們都不親,也不太愿意跟我們說話,而且很愛對我們發脾氣,奶奶回趟老家她就哭鬧,但是我和孩子爸爸出差她都沒有太大反應的,我和孩子爸爸都很愛笑笑,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跟笑笑相處,真的愁死人了!
成長階梯專家解讀:
笑笑媽媽不必擔心,這是因為你與孩子的爸爸很少和孩子在一起,根據你說孩子的成長是孩子的奶奶照料,與奶奶相處時間,與父母相處時間少,造成親子關系淡薄,這是正常現象,我們能從今天起與孩子樹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的五大要素
一、首先擺正自己的位置
“我這輩子為你而活。”我相信許多媽媽都對孩子說過這話,這是真的。一切都以孩子為核心,卻忽視了一個關鍵點。父母也要自已的私密空間來管理夫妻感情。融洽的夫妻感情是親子關系的前提。
優良親子關系的前提是父母應當是獨立的。父母無須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好的父母不會太依賴孩子。在愛孩子的同時,她們會合理地給自己孩子成長的空間。她們會結合學生的發展變遷,逐步完善自己作為父母的角色。
二、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感
孩子越小,親子之間的信任度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親子之間的信任可能逐漸下降,特別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建立的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媽媽說什么就是什么的“小棉襖”了。
和孩子相處時,一定要說話算數,不必出爾反爾,不必許過不可能的承諾,允許孩子的事一定要做;教育孩子,不管什么時候,父母總是愛你,應讓孩子體會到愛和關愛,讓孩子有信任感。
三、和孩子做朋友
較好的親子關系不是父母教導孩子,而是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兒童生成人的視角是不同的。在孩子的世界中,沒有多少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父母很氣憤,但孩子不清楚父母為什么生氣。
父母應當“蹲下”與孩子溝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孩子的心充滿著孩子般的純真,無法從成人的視角猜想孩子的天真,努力完成孩子說的每一句話,無須敷衍他,與孩子同理心,細心溝通,慢慢與孩子造就深厚的感情。
四、尊重孩子的選擇
“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就事事為孩子做決定、有的家長覺得這是我的孩子,我說了算、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期望……被家長剝奪自主權的孩子長大后一遇到需要做選擇的時候,就會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家長和孩子交流的前提是愛與尊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思想,家長需要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意識,尊重孩子的選擇,告訴孩子每個選擇的利弊,交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五、給孩子愛的陪伴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但你在玩手機。”當今許多人離不開手機。當她們下班回來時,她們窩在沙發上玩手機,吃飯時翻手機。當孩子們寫作業,他的母親在玩手機……
孩子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陪著。到家后沒有特殊情況不要玩手機,用心的陪在家等了你一天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手機比自己重要,每天至少抽出半個小時跟孩子交流或者進行親子互動,父母全身心的陪伴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再者,家長沉迷手機,孩子也會模仿家長對手機產生興趣,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有害無利。
日常小習慣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1、信任
遇到問題的時候,對孩子說:“我相信你!
2、傾聽
當孩子說話的時候,認真地傾聽,并拉著孩子一起坐下:“告訴,媽媽(爸爸),這是為什么?”
3、贊賞
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的時候,擁抱孩子,告訴他:“你做得很好!我為你感到驕傲!”
4、感謝
孩子給你幫忙的時候,哪怕只是小事,都要對孩子表示感謝:“寶貝,謝謝你!”
5、支持
當孩子需要支持的時候,堅定地對孩子說:“不要怕,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
6、耐心
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不要動怒,耐心地告訴孩子:“寶貝你先冷靜一下,你這樣媽媽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你好好說媽媽才明白”
7、言傳身教
當孩子有動手自己做的欲望時,和孩子一起行動:“來吧,咱們一起做”
8、做好榜樣
時刻提醒自己,也告訴身邊的人:“有孩子在,我們要做孩子的榜樣!”
9、原則
當孩子有無理要求時,堅定地告訴孩子:“這件事絕對不可以。”
10、教會孩子責任
有些事情,必須讓孩子自己來的,“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能代替你”
11、公平對待
有問題的時候,避免對孩子質問和命令,多一些商量和理解.
12、學會放手
讓孩子去探索,遠遠地看著,不到必要的時候,不去制止,也不要去幫他.
即便工作很忙,也要花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交流,經常聽孩子的心里的想法,和孩子交流得多了,親子關系自然會提升。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