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03 15:19: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好勝心強帶來的問題,在學習和比賽中爭強好勝、以自我為中心是孩子們常見的行為。雖然這種好勝心可以激勵他們更快地成長,但如果不加引導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家長面對孩子好勝心太強該怎么辦?
父母要改變自己強勢的態度
許多孩子之所以好勝是源于對失敗的恐懼,這種恐懼從何而來呢?它實際上是以父母那邊的。有些父母很堅強,經常對孩子說“你需要什么,不然我不會愛你”,“你應該怎么做,否則你不是一個好孩子”等,很長一段時間,孩子會形成那樣一個概念:假如我表現不好,做得不好,父母就不會愛我。
給孩子樹立“輸得起”的觀念
家長可以以身作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孩子從小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大人也有許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給孩子灌輸失敗也并不“丟臉”思想,別為自己的不足而自尋煩惱,只要盡了最大努力就行。比如當我們嘗試做個新菜沒有成功的時候,我們不妨與孩子分享說:“真可惜,今天這道菜火候太急了,不好吃,不過沒關系,我已經知道怎么改進了,下次做一定很好吃。”
讓孩子學會冷靜
冷靜是平復情緒最好的辦法。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應當等孩子情緒平復后,再討論剛的表現以及引導他輸贏并不代表什么,參與了認真完成才是真正的目的。
滿足孩子爭第一的心態
其實,孩子有這種爭強好勝的心并不是什么壞事,如果可以積極地引導,當“第一”可以讓他們成長得更快。這樣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領導力。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偶爾滿足他們想要當“大王”的愿望。
給孩子充足的鍛煉機會
競爭無處不在。父母通??梢院秃⒆右黄鹜嬗螒?。一開始,父母能夠有意敗給孩子,激起孩子的興趣和自覺性,慢慢讓孩子試著“輸”的香味。讓孩子多參加團隊活動和比賽,融合實際體驗競爭,總結經驗,提升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時輸掉,只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自身錯在哪里?并不等于也不輸。精明的父母會創造機會讓孩子“輸”,讓孩子銘記于心。
那家長們應該如何和自尊心強的孩子好好溝通呢?
避免和孩子強硬的說話態度
阻止、指示和批評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3個元兇。對話中施以強壓式的態度,則會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強勢的對話態度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影響到他們的正常成長。孩子在受到強壓一段時間后,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激勵孩子不斷進步
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勝心來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家長應該讓他們明白贏只是少數,輸才是常態。這樣可以避免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毀掉自己。
父母應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在每個家庭里,對于能做的事以及不能做的事的定義不盡相同,對于禮儀的要求也不相同。但是家庭里,父母對待孩子必須說到做到,言而有信,不然就會使孩子產生混亂。
注重實踐和溝通
實踐是件非常難的事。因此,需要父母不斷地努力。要是想知道自己改得正不正確,可以問一下孩子:"爸爸這樣跟你說話你覺得開心嗎?""媽媽這樣做你覺得開心嗎?"你的孩子也會因為好勝心太強而“輸不起”嗎?家長們大方的告訴孩子:天底下并沒有什么是“輸不起”的,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