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29 13:43:1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當孩子們解決無趣、焦慮或不安全時,他們常常挑選咬下唇來減輕她們的困擾。但是,缺乏安全感可能會對孩子們帶來很多疑惑。他們也許表現出易怒、易怒、焦慮等難題,長遠來看,這可能對他們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1、吮吸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孩子長乳牙期間,喜歡通過咬自己的衣服、玩具、流口水、吃手指等動作來滿足自己,如果家長們試圖阻止孩子的這些行為,孩子就有可能通過咬嘴唇的方式,來代替前面的行為。
2、沒有安全感。
孩子太小會沒有安全感,安全感不足會導致孩子咬嘴唇。
3、感到無聊,寂寞,無事干,缺少陪伴。
有些孩子幼時喜歡模仿大人忙事的樣子,如果孩子無事可做,會感到無聊,寂寞,這就會造成孩子下意識咬嘴唇的行為,來尋求慰藉。
經常咬嘴唇可能會出現損傷嘴唇神經、影響唾液腺分泌、皮下毛細血管破裂等危害。
1、損害口腔神經:如果長期咬嘴唇,可能會傷害口腔神經,長期炎癥,一般會出現疼痛和不適。
2、傷害唇唾液腺代謝:如果長期咬嘴唇,會影響到口腔唾液腺代謝,嚴重時可能會破壞唾液腺,降低口腔區域的唾液分泌,造成口腔干躁。
3、皮下毛細血管破裂:長時間咬嘴唇部位,可能會導致嘴唇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損傷嘴唇部位黏膜,可能會出現少量出血、唇部皮膚紅腫等情況。
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出現慢性唇炎等危害,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對有咬唇偏好的孩子,家長應保持理性的態度,用心、細致、仔細地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如何保護牙齒和嘴,讓孩子慢慢了解父母的用意,慢慢學會克制和糾正自身的壞習慣。
1、讓醫生來告訴孩子,不能咬嘴唇。
孩子通常會比較怕醫生,醫生的話對孩子更有權威性,說出的話往往比家長的更有力量。
2、讓孩子嘴巴忙起來,滿足咬的需求。
孩子長牙之后,家長可以給孩子投喂一些小零食,如水果片,小餅干,小面包等,讓孩子的小嘴巴忙起來,這樣也能有效減少孩子咬嘴唇的動作。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咬嘴唇時,父母能通過和孩子玩親子游戲或和孩子講話來分散注意力。
4、外出短期旅游或到親友家小住。
可以帶上孩子來一個短期旅游或者到親友家小住,改善孩子的生活環境,也有利于改掉孩子的一些壞習慣。
5、不要太關注孩子一言一行。
給孩子一些私密空間,無須見到孩子咬嘴唇,馬上責怪“不能咬嘴唇”,這只會適得其反,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遷移孩子注意力,不必口頭對孩子說。
6、多親親孩子,抱抱孩子。
大部分孩子常常咬嘴唇,是由于孩子沒有安全感,但父母并不太關注孩子的這個現象,孩子就會出現咬嘴唇、咬手指等無意識的動作。所以,平時家長們一定要多親親孩子,抱抱孩子,讓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