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4:24:5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小時候喜歡丟東西大家都會認為是好玩,孩子丟東西大人撿起來很可愛,寶寶也會特別的開心,不過孩子如果亂扔玩具砸到了人呢,孩子喜歡高空拋物怎么辦呢,八寶網小編覺得此事是相當的嚴重的,那么八寶網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孩子高空拋物的危害,一起來看看。
小區接連發生高空墜物
8月14日上午9點多,該小區內的居民張某突然聽到有東西墜落的聲音,忙出來查看,發現從樓上掉下來一些玩具和雜物,因為擔心是樓上居民高空拋物,會給行人帶來安全隱患,張某立即向小區物業舉報。小區物業告訴張某,幾天內也接到過類似舉報。為了盡快消除安全隱患,小區物業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求助。
雨花臺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物業工作人員告訴民警,這幾天1棟樓附近總是有高空拋物的事情發生,已有好幾位居民提供線索,此前物業曾開展巡查但并未確定具體人員。
原是小孩往窗外丟玩具
隨后民警們對1棟樓附近進行入戶調查過程中,竟然又有物品從高空拋下,而此次高空拋物的行為恰好被圍觀群眾用手機拍下,通過視頻民警確認這些物品都是從14樓某住戶拋下。
民警隨即上樓開展調查,發現家里是一位老人帶著她3歲多的孫子。幼童此時正在房間窗戶邊玩耍,窗戶大開,地上一堆雜物玩具,原來高空拋物竟然是這個“熊孩子”鬧的。
幼童的奶奶在得知此事后也被嚇得不輕。原來,幼童的父母上班時都是奶奶在家帶孩子,幼童奶奶告訴民警,自家孫子較頑皮,有時候自己在忙家務活時,會讓孩子自己玩耍,沒想到孩子竟打開窗戶向外扔玩具、雜物“尋樂趣”。
民警先對孩子奶奶提出批評教育,并告知其高空拋物不僅威脅著樓下人的安全,且孩子一人待在窗戶邊很容易發生危險事故。隨后,民警電話聯系上了孩子父母,告知其要嚴加看管好好教育孩子,以免發生危險。
首先,對待孩子要尊重個體差異。這個是必須一直奉承的信條,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不同,個性也不一樣,有的孩子性情溫和,有的孩子則比較活潑,有的孩子喜歡嘗試各種“新鮮和刺激”,有的孩子遵循父母給出的“定律”,比較守規矩。就像,有的孩子喜歡扔東西,他們探索的空間和范圍大,就喜歡看玩具摔在地上后是什么樣子,聽掉落下的聲音,而有的孩子對個體我很看重,對東西有“舍不得”的含義表現,不舍得“扔”出去也不足為奇。
其次,扔東西也是一個過渡期。也許和“口欲期”一樣,扔東西是孩子對自我以外世界的一個探索,他的探索空間越大,“他的世界”就越大,他的好奇心越強,他的表現力也就越強。我們需要的是在這個時期里,給他一點空間,留給他自己多一些自由,讓他自己去感知和認知,讓他順利度過每一個敏感期。
再次,環境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因素。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比如,你家有一個很大的房子,房子里面很多的可能會出現“安全隱患”的物體都沒有,有的是足夠多的孩子玩樂的空間,那么孩子在其中會感覺很自由,他們的表現會是更好地探索這個世界。另外,很多小孩子在這個階段喜歡做一些類似的事情,諸如:玩掃把和簸箕,喜歡把盒子里的東西拿出來,然后再裝進去,喜歡看大人做飯,喜歡去廁所探索奧妙等。其實這些也是他們對新鮮事物的認知,如果你家把這些他感興趣的東西都藏了起來,那么孩子的探索就會被限制,如果你給他創造這些環境,就會讓他認識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之后他懂得了,就會明白哪些東西應該如何等。另外就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比如你去掃地,他就會模仿你去拿掃把,你順手扔了一個什么東西掉在地上,他也會把類似的東西丟出去。所以,你的行為你自己也要注意。
A準備專屬“運動場”
如果父母不能花很多時間陪寶寶的話,那么就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專門的地方扔東西玩,并且教會他怎樣把扔出去的東西再拾起來,同時善用贊美的方法,鼓勵寶寶收拾東西。
B慢慢學會分辨
到了寶寶2歲以后,他就已經有一定的辨別能力,父母可以逐漸地教會寶寶什么東西是可以扔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另外,可以給寶寶多準備一些沙袋或者響鈴玩具。
C遠離危險物品
由于寶寶還沒有分辨能力,所以會看到什么扔什么,因此玻璃器皿、貴重物品等要收好,不要讓寶寶拿到,同時要制止寶寶扔一些容易損壞的玩具和食物,以免傷害到寶寶或他人。
D送玩具“回家”
寶寶每次玩玩具后,父母要經常和寶寶一起整理玩具,整理好后一起欣賞。通過培養寶寶美和整潔的感受能力,來指導寶寶不要亂扔東西。父母還可以跟寶寶玩“扔東西,撿東西”的游戲,告訴寶寶“每個玩具都有它的家”,然后游戲結束后“送玩具回家”。
E關注寶寶情緒
要多關注寶寶的情緒狀況,如果寶寶是因為生氣、發泄而亂扔東西,那么父母應先和寶寶溝通,了解令寶寶生氣的原因,讓他感受到關懷和愛。如果理由是正當的,要對寶寶表示共情,并給予他安慰;如果是因為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則可以采取轉移目標的方法進行處理。切不可過分關注、溺愛,否則寶寶會用亂扔東西來發泄情緒,不利于良好性格的養成。
■ 不理不睬,裝作沒看見
孩子喜歡將自己的物品隨便擺放,那我們就隨他去,不理不睬,裝作沒看見。等他要用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這時,我們再幫他收拾,放回原處。只有對比之后孩子才會明白,把東西擺放整齊才是最好的選擇。
■ 把“壞行為”變成“好行為”
如果,孩子確實改變不了自己亂扔東西的壞習慣,那么我們就要想辦法,幫助他們稍作糾正。比如在孩子經常亂扔東西的角落,放置一個物品收納箱。這樣,孩子可以將物品堆放在箱子里,時間長了,就會慢慢養成好習慣了。
■ 告訴孩子,物品擺放要有秩序
許多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小,他隨便亂扔物品,我們跟在后面收拾一下就好了,卻沒有明確告訴過孩子什么才是正確的做法。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物品用完了,要放回原處,下次再用,就能馬上拿到”這個簡單的道理。
■ 經常同孩子一塊兒整理房間,整理好了,一塊兒欣賞
只有我們與孩子共同進行家務勞動,收拾他們的小房間,孩子才會覺得開心,才愿意去做家務。任務完成時與孩子一同欣賞勞動成果,鼓勵孩子繼續保持。
■ 表揚要及時
爸爸媽媽的表揚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很在意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父母的一句表揚就能激勵孩子繼續保持好的習慣,所以,哪怕孩子的進步只有一點點,我們也要及時進行表揚。
■家中隨時都要收拾得干凈、整潔。
在一個溫馨整潔的環境中,孩子是不好意思打破這種寧靜的,他們在亂扔東西之前,會三思而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