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iang
時間:2025-04-08 04:34: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聽到一些和怪物有關的故事,有的孩子還會看和怪物有關的動畫片,他們的想象力越來越豐富,但是幼兒又往往不會區分想象內容、書本故事、電視節目內容和真實生活的不同,所以孩子所聽的故事、所看的繪本或者視頻,就成為他們想象中存在現實中也存在的內容,也可能成為他們睡夢中“怪物”的來源。下面八寶網的小編針對寶寶的這種行為為大家分享寶寶怕黑怕怪物的原因,如何正確的引導寶寶面對夜晚。
在各種故事里,與“鬼怪”成對出現的總是“黑暗”的環境,所以很多孩子除了怕鬼怪,也一樣害怕黑暗。睡覺前不讓關燈;要是父母堅持關燈并且讓自己一個人睡,那么必然害怕得睡不著;即使睡著了,半夜要是不湊巧醒來發現周圍黑漆漆的必然大叫……
怎么辦呢?
接納理解孩子的感受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這么說是因為抗拒入睡所以撒謊,但其實很多時候,當孩子告訴你他看到或者夢到或者聽到怪物,建議家長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不要懷疑孩子撒謊,因為在他看來,他所想象的就是真實的。
我至今依然記得我自己幼時的經歷。在我大概5、6歲的時候,我去外婆家,第一天晚上就做了噩夢,夢見一個吐著長舌頭的鬼從窗戶鉆進來,拼命追趕我,無論我躲在哪里都會被她找到,很恐怖很恐怖。當我半夜被嚇醒,哭著讓外婆開燈的時候,外婆說小孩子亂說話,不懂什么是“鬼”。
然后第二天晚上,我睡前特別緊張和害怕,我早早爬上床,躲在外婆的里側,盡可能遠離窗口,等外婆關了燈好久,我還是害怕得不敢閉眼,拼命往被子里躲,在被子里悶得滿頭大汗也不敢出來,只敢將被子邊緣太高一點點讓空氣進來……后來回家和媽媽講,媽媽也說沒有鬼,是我自己瞎想,然后加之我幼時聽了很多的恐怖故事(比如虎姑婆吃小孩,吊死鬼在屋檐上之類的),所以我對于睡眠的恐懼其實持續了很久,即使現在我也還是不敢在黑暗的環境中獨自睡覺,也從來不敢睡在床靠近窗戶旁邊的那一側……
寫這些經歷并不是責怪我的外婆和媽媽,她們一直都是最疼愛我的人,我只是想如果當時外婆和媽媽能理解我的感受,更多地安撫我,會不會我的恐懼會少一些呢?
不要忽視孩子的恐懼,不要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責怪孩子瞎說,不要說“這么大的男子漢了,應該什么都不怕”……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孩子或者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于處于恐懼之中的孩子是極大的傷害。
長期這樣,孩子就會逐漸關上和父母溝通的大門,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逐漸習慣自己承受,不求助于父母。他以后不光不會和你說他害怕床底下的怪物,也不會和你說他害怕的其他事情。
父母應該和孩子耐心討論他的恐懼,告訴孩子,每個小朋友都有害怕的時候,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害怕床底下的怪物,所以爸爸媽媽特別明白他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和孩子一起想辦法
我至今仍在用的一個心理安慰的方法是:每當害怕的時候就把一塊玉佛放在枕頭旁邊,然后就可以睡得很安穩。其實我也知道,這個方法是蠻幼稚和好笑的,我也應該是個無神論者,但是,一旦我一個人在家,或者一個人住酒店,我就會這么做,雖然不這么做也能睡著,但是總是會在睡前想一些恐怖片的鏡頭((⊙﹏⊙))……
我覺得爸爸媽媽也可以使用類似的辦法,使用“怪物噴霧”(一個裝飾過的空噴霧瓶,睡前讓孩子拿著瓶子將房間“噴”一遍,把怪物趕出去)、“怪物拍”(畫上可愛圖案的蒼蠅拍)、“神奇魔毯或睡衣”(最好上面印有超人等圖案,穿上或蓋上后怪物就不敢碰觸)……
我家哥哥小包子就有一段時間有這種睡前恐懼,衣帽間的門必須關上,不能有縫,窗簾必須拉好,不能有縫,否則怪物會看到他。我的做法是讓他抱著他的小超人睡覺,并把“肌肉熊”玩偶放在他枕頭邊,告訴他,有小超人、肌肉熊和媽媽在,什么怪物都不敢來。
這樣大概過了一個月,他的睡前恐懼幾乎沒有了,也不再執著于衣帽間或者窗簾是否有縫了。
我有個美國朋友特別好玩,她告訴她兒子,怪物最怕洗發水、沐浴露和牙膏的味道,所以她家娃每天晚上洗頭洗澡和刷牙都特別積極,哈哈!
有人可能會反對這種做法,因為覺得是在“欺騙孩子”。我每每看到這種評論的時候就想反問:那我們為什么要告訴孩子圣誕老人的存在呢?
具體形象化孩子腦海里的想象
恐懼很多時候都是源于未知和不確定,這種情況下想象就會讓恐懼更厲害,所以父母可以考慮的一個辦法是:和孩子一起把他所害怕的對象畫出來。
比如,一邊畫一邊和孩子交流,怪物的頭是什么樣的?怪物的身體、四肢等是什么樣子呢?怪物最喜歡做什么呢?怪物最厲害的是哪一部分呢?怪物有沒有爸爸媽媽呢?我們給怪物起個名字吧?這個怪物最害怕什么呢?……
很多孩子在怪物被各種細節處理化的過程中,因為他們害怕的東西被具體化了,不再是無比抽象的內容了,他們反而對怪物的恐懼就開始減少了。有些孩子甚至會想象和怪物做朋友,或者說一句讓怪物最害怕的話讓他逃走等。
逐步改變環境,讓孩子適應睡前關燈
睡前不讓爸爸媽媽關燈應該是很多寶寶的共同特點吧?剛才還亮亮的房間,突然間一片漆黑,媽媽也看不見了,玩具也看不見了,想想都不爽,更何況黑暗的地方可能有怪物呢,想想都害怕!可是不關燈,寶寶通常難以安靜下來,要在床上各種蹦跳騰挪好久才睡,也是讓媽媽很頭疼的事情。
怎么辦呢?
當初我在學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的時候,有一種方法叫“消退”(fading),當時做作業舉例子的時候,我就用了孩子害怕關燈的例子。
首先把房間里的大燈關掉的同時,打開稍暗的燈;再逐步過渡到小壁燈,再逐步過渡到房間里不開任何燈,只打開衣帽間或衛生間的燈,并將衣帽間和衛生間的門留一條縫;最后過渡到可以完全無需任何光線。
這個過程進展不要太急,每一步都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來適應和習慣。操之過急可能讓孩子更加焦慮。如果孩子除了怕黑,還明確說害怕有怪物,還可以結合前面所提到的辦法。
另一個辦法就是使用睡眠公仔,我們家老大當初也是不愿意關燈的,我給他買了一個有柔和燈光和催眠曲的睡眠公仔,音樂和燈光可以持續5分鐘,他每次都會打開它,然后抱著它自己去關燈。
現在小包子同學已經不需要用睡眠公仔啦,只要他下床去關燈的時候,我用手機照一下,然后他上床后,我需要用手機幫他照一下他枕頭旁邊的玩具汽車在哪里就可以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