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
時間:2025-04-08 08:14: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到了炎熱的夏季,媽媽們對寶寶更要格外細致上心了,很多時候給寶寶洗澡稍不注意就會把水弄進寶寶耳朵里,如果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會引發中耳炎,那么怎么判斷寶寶耳朵進水沒有呢,如何解決寶寶洗澡耳朵進水,寶寶洗澡耳朵進水了怎么辦,下面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說:寶寶洗澡耳朵進水了怎么辦,怎么判斷寶寶耳朵進水。
怎么判斷寶寶耳朵進水:如果洗澡后孩子出現搖頭、挖耳朵等動作,并伴有哭鬧,家長就要觀察一下孩子的耳朵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必要時記得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發展成耳道炎。
而通常遇到寶寶洗澡耳朵進水這種情形,很多媽媽第一個想到的是用棉簽進行吸水,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對寶寶的耳朵有害哦!
因為幼兒的耳道要比成年人短。而進水后,寶寶耳道的皮膚會被打開,此時棉簽堅硬的頂部進入寶寶耳道時,會把浸泡之后的耳屎推進更深的位置,如果頂到鼓膜,是會影響寶寶聽力的。另外棉簽的進入也可能會把水推到伸處,可能會引起寶寶患上中耳炎。再加上寶寶在此過程中,難免會動來動去,也是十分危險的。
1、將寶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讓進水的耳朵朝下,然后用自己的手掌去壓寶寶的耳根,再迅速松開,這樣反復做幾次,就可以將寶寶耳朵內的水吸出來。如果寶寶兩個耳朵都進水了,那么你可以重復上述的動作,兩個耳朵輪流按壓,讓水快速流出來。
2、將寶寶抱到床上,然后讓他側躺著,家長用手指輕輕按壓寶寶的小嘴唇,誘引寶寶做張嘴的動作,反復幾次張嘴,可以活動顳下頜關節,這樣幫助耳朵內的水從外耳道流出。
a、用干凈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或柔軟、膨脹的棉紙,卷成一個燈芯繩(不要運用棉花包上尖頭的棉棍或薄紙,這東西也許會脫落在耳道里。不要運用任何品種的小棍棍)。
b、將燈芯繩放進小孩的耳朵里。燈芯繩濕潤時將它撤出。
c、再用干凈的燈芯繩來做更換。天天最少3次重復進行這些過程,直至耳朵不再弄濕并且沒有膿液從耳中流出停止(一般需7-10天)
溫馨提示:不要隨意給寶寶掏耳朵,過頻掏耳朵對寶寶是弊大于利的。
我聽朋友說給寶寶帶那種兒童專用的帽子,可以避免進耳朵水,但是買了之后才發現,結果是一樣的,寶寶洗澡時腦袋動來動去的,稍不注意又進耳朵水了。而上周朋友來幫我給寶寶洗澡,寶寶耳朵竟然沒有進水,而朋友在洗的時候,我發現她的手法和我有所不同,我一般是從寶寶的臉向后腦勺的方向走,而朋友則比我多了一步,洗澡前她先用寶寶的小方巾捂著寶寶的耳朵,然后用一只手給寶寶洗,洗完一面然后再換另一面,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卻有效的解決了寶寶耳朵進入的問題。
一、塞棉球
想要寶寶耳朵不進水,可以通過給寶寶耳朵塞棉球的方法來預防。塞的時候要注意,寶寶的耳道較窄,棉球塞得時候不要太深,以免引起不適感。
二、按住耳朵
這個和上述的方法有些相似,洗澡時媽媽可以讓寶寶躺在自己的腿上,用右手托著寶寶的頭,脖子以下用毛巾裹著,然后用大拇指和中指分別壓住寶寶的兩個耳朵,以耳朵緊貼臉部效果為宜。但是由于大人的手勁較大,按的時候盡量輕一下,看到緊貼臉部就可以了,避免弄傷寶寶的耳朵。
不要隨意掏耳垢很多家長見到寶寶耳朵里有一點耳垢,都忍不住要幫寶寶掏耳朵了,認為這么做就不會因為耳垢影響到寶寶的聽力。溫馨提示:不要隨意給寶寶掏耳朵,過頻掏耳朵對寶寶是弊大于利的。
a、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長時間掏耳朵慢慢影響會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另外,鼓膜是一層十分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比紙厚不了多少,在掏耳朵時寶寶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到鼓膜或聽小骨,形成鼓膜穿孔,影響寶寶的聽力。
b、細菌滋長:常常給寶寶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肌膚角質層腫脹、堵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外耳道肌膚受損后,長時間緩慢充血,反而容易影響耵聹腺排泄,“耳屎”會不斷增加。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