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寶寶的健康和成長離不開每日的飲食,但有些寶寶卻不愛吃飯。如果你的三歲寶寶也是這樣的情況,不必過于擔心,本文為您介紹幾種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1、增加色彩、口感、形狀的變化
孩子在進食時更加注重食品的感官體驗,給食物增色、增味、變形,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和食欲。比如,將食物分割成小塊、小球、小條的形狀,或者給菜肴加上各種色彩的蔬菜,可以讓孩子更喜歡進食。
孩子偏好的味道也不同,所以在生活中逐漸增加孩子喜歡的口味的食物,讓孩子學會接受不同的口味,培養孩子的味覺。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某種口味的食物,可以給他加入餐食中,但是數量要適度。
2、營造放松愉快的飲食氛圍
孩子的心情和環境也會影響到進食的質量。如果孩子情緒不好或者餐桌上充滿爭吵、不和諧的氣氛,孩子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不會有好的進食體驗。家長要為孩子營造放松、安靜、愉快的進食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食。
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吃飯,講笑話、說故事、開心談天,多與孩子互動,增強親子感情。
3、避免孩子飲食單一
寶寶的飲食單一可能會使他們產生一種厭食感覺。這種飲食習慣容易導致孩子不能獲得全面的營養,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要給孩子食用不同種類的食品,搭配多樣化,讓孩子逐漸接受不同的口味和食物,對豐富孩子的飲食有很大幫助。
4、保證孩子的飲食節律
孩子的身體是用來自然進食的,異常或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干擾消化、吸收、營養的正常調節,造成孩子口味挑剔、反感食品。因此,家長要規范孩子的飲食節律,盡量不讓孩子吃零食或拒絕正餐,如此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進食。
總結
家長應該注意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不要強制孩子吃飯、懲罰孩子不吃飯,而是通過各種辦法,讓孩子自愿接受不同口味的食品,也要盡量讓孩子感受到進食是件愉快和享受的事情。掌握好孩子進餐的時間和量,悉心照顧孩子的飲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