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
時間:2025-04-08 07:44:5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有媽媽反映自己家寶寶已經一歲半了,,最近忽然喜歡咬人,,雖然咬人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能感覺到家長們的煩憂與無奈。其實想要改變寶寶咬人的習慣并非難事,首先就是要搞清楚寶寶咬人的真正原因,下面八寶網就來說說:1歲寶寶愛咬人怎么辦,寶寶咬人有什么解決方法。
寶寶成長過程中,會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心。當其學會了某一項新本領后,便會想方設法炫耀給親近的人看。咬人,也是寶寶認為的小技能之一。
解決辦法:家長可以教寶寶玩玩具、看繪本、聽故事等,來弱化這項會讓自己和別人有點痛的新技能!
多半大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跟小孩在玩游戲時,如果被寶寶輕輕咬了一口,大人都會夸張的喊一聲“哎呦喂”,而我們的表情越是夸張,對寶寶來說就是一種鼓勵,她會覺得你在跟她玩,他會笑的越開心!對他來說,這就是一款好玩的游戲,被咬的人反應過激,寶寶反而覺得很滑稽,那下次就繼續咬!這個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被強化了。
解決辦法:不要有夸張的反應,以免強化寶寶咬人的行為。當其覺得無趣時,這種行為慢慢會被其他玩具或游戲吸引過去的。
寶寶生氣、沮喪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用語言明確地說出來,只能求助于肢體語言,咬人就是他表達、發泄情緒的途徑之一哦!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在嬰幼兒時期,詞匯匱乏和情緒表達能力的不成熟,會無形間增加寶寶表達情感的難度。一旦遇到讓他興奮的事,就會急于宣泄,一著急便會用咬人、拍打、撞頭等的方式展現。比如,剛到家的媽媽想要與寶寶來個熊抱,一不小心就被Ta哇嗚地咬了一口,嘖嘖嘖…這酸爽~
解決辦法:首先要“防”!不管躲掉還是躲不掉,都要面帶一些嚴肅狀來告訴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并教育其如何用適合自己年齡段的方式來表達情感。
當父母缺少對寶寶的關愛,或寶寶的情緒得不到回應時,咬人、摔打東西、大聲尖叫等行為,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寶寶只有這樣做,你才不會總是埋頭做事啊。另外,我們有時候是不是自顧自地做事而冷落了寶寶?寶寶可是很敏感滴,所以咬人也可能只是他尋求關注的小伎倆。咬你/煩你/吵你,都是為了刷個存在感!
解決辦法:大部分的孩子內心脆弱且敏感,當寶寶尋求鼓勵或做對了事兒,家長不但要及時回應,還要給予大量表揚與關注。如果看到寶寶有異常反應或其情緒不高時,應詢問原因并幫助其改善,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寶寶。當然,如果毫無理由的辦壞事,家長就要限制其行為了。
長牙期,寶寶牙床癢癢,為了緩解出牙的腫脹感,會出現咬人的情況。特別是大人的手,口感真是棒棒噠!(此處應有老媽子的一把辛酸淚)。這時候也許磨牙膠可以幫上忙,讓我們免受寶寶的“迫害”。
解決辦法:給寶寶配備合適的牙圈或是磨牙膠,但必須可以高溫消毒的產品,確保不會滋生細菌。也可以去母嬰店購買寶寶的磨牙餅,磨牙的同時還會有奶香味的堅硬餅干,寶寶肯定喜歡。水果切成條狀也可以給寶寶咬著吃。
咬,就是寶寶的探索方式之一。媽媽的臉是不是像看起來的那樣軟乎乎?爸爸媽媽的肩膀味道一樣嗎?咬咬,嘗嘗,從全新的體驗中獲取經驗。寶寶長牙之后,“新武器”——牙齒對他來說可是如虎添翼!當然,此時被咬,疼痛感也加倍了……(555對著手背上的牙印去旁邊哭一會兒)
解決辦法:寶寶一旦咬到家長或其他小朋友時,家長首先要用適合其年齡的語言,告訴寶寶該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痛苦以及后果,等到其情緒穩定后應教他當面道歉或相互擁抱以示和好,并杜絕此種行為的再次發生。
任何人都有脾氣,小孩子也不例外,只不過每個人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對于文章開頭的家長說自家孩子忽然喜歡咬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嬰幼兒敏感,很容易覺得別人冒犯了Ta。比如:玩耍過程中不愉快、爭奪玩具、需求得不到滿足、肢體沖突等都會使其煩躁而咬人和打人。
如果經過家長的制止和教育后,寶寶行為得到了改善,則不用過于擔心。但如果寶寶變得特別容易發脾氣,以及攻擊他人的行為頻率高、持續時間長的話,千萬不要任其發展,以免將偶爾的現象變成日常的習慣,到時候就很難糾正了。
寶寶咬人肯定有他的原因,這并不代表孩子變壞了。但這種行為本身會給他人造成一定的困擾,也不利于寶寶和別人的交流,更可能被大家嫌棄。作為媽媽,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1、不回應,不忽略
上文提到,寶寶以為是在玩游戲,所以當寶寶咬你的時候,切記不能當做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或者反應過大,反應過大寶寶以為你在和他做互動,這個時候就要按照平時的語調和寶寶說話,告訴他咬人不對的。
2、疏導為主,同時尋找“咬咬”替代物
如果寶寶在咬的道路上一直不見改善,家長需要給寶寶一些替代物,讓寶寶分散注意力,咬膠類的小玩具。除了這些基本要素,更多的則是寶寶的情感訴求,媽媽需要了解寶寶的小情緒,根據寶寶的情感訴求來破解這些咬人背后所折射的“問題”。
3、最最重要的:不要以暴制暴
要知道家長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優先對象,如果因為寶寶咬了人,你就要打孩子或者也讓孩子常常咬人的痛感回咬孩子一口,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平時也要反觀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過于嚴厲,讓寶寶會用咬人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4、給予寶寶更多的關心
除了吃喝拉撒睡,寶寶的情感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楚自己寶寶的性格特點,不強迫孩子做超出他們承受能力的事,及時發現和疏解寶寶的小情緒,做個懂寶寶的媽媽,那么,無論是咬人、打人還是其他“問題”行為,都能在媽媽的輕風細雨中被輕松化解哦!
當然了,寶寶咬人這事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父母也要注意寶寶的情況,畢竟有些寶寶的牙口還是很厲害的,讓媽媽可真是受了不少苦頭。而且一定要及時改正,以免寶寶出去之后也咬別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