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1 04:45:0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總結:順產后的惡露與剖腹產后的惡露不同。正常分娩的話,正常情況下,惡露會在產后4-6周內完全消除。陰道分娩后惡露的情況與剖腹產后不同。正常分娩,正常情況下,分娩后4-6周內會完全消除。
產后頭幾天,惡露量較多,顏色鮮紅,故稱紅惡露,又稱血性惡露,一般持續3-7天; 3-5天后血容量減少,惡露呈淡紅色,稱為血漿惡露。產后10-14天,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稱為白惡露。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不是難聞的氣味。如果有臭味或魚腥味,則可能是子宮感染了。對于正常分娩6周后仍有惡露的產婦,可能與產婦體質、是否母乳喂養、產后飲食、作息情況、營養供給等有關。一般情況下,大約半個月到20天后,惡露就會干凈了。如果產后2個多月惡露還在滴水不凈,說明惡露不盡,需要休養。
一般產后一個月左右,新媽媽就可以完全排泄,但也有少數產婦會一直持續到第一次月經來潮。前一周分泌物多呈紅色,一周后分泌物逐漸減少,變成咖啡色。 10天后顏色開始變白,腥味逐漸消失。
1.血型惡露
是分娩后流出的紅色糞便,含有大量血液,排出量大,有少許胎膜和壞死的蛻膜組織,并伴有血塊。一般會持續4天左右,之后顏色會逐漸變淺,分泌物也會減少。
2. 漿液性惡露
一般發生在產后一周,其中的血容量逐漸減少,而血清成分增多,多為細菌、宮頸粘液、壞死的膜組織等,持續時間約10天。
3.白色惡露
排出的液體是白色的,含有許多白細胞。這時候里面的血已經不多了,大部分是蛻膜,也就是壞死的組織。通常需要三個星期才能完全耗盡。
惡露的原因是什么
1、體內有組織殘留物
組織殘留在體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子宮畸形、子宮肌瘤,或者醫生的技術水平和手法不熟練,都可能導致妊娠組織切除不徹底,造成部分組織殘留在子宮內??涨?。這時候除了惡露不干凈,還有經常出血,里面有血塊,發臭,腹部陣陣壓痛。
2.子宮疲勞
很多人說,分娩對女人來說是最痛苦的。分娩時,子宮過度收縮會導致身體疲勞。如果產后沒有好好休息,通常身體虛弱多病,或者分娩時間過長,會導致失血,造成子宮無力、惡露。
3.子宮感染
除了組織殘留,也可能是由于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導致宮內感染。例如,產后盆浴、衛生巾不潔、產后滿月前性交、手術操作者未嚴格消毒等,都可能導致宮內感染。此時惡露有異味,腹部有壓痛,伴有發熱,血化驗白細胞總數呈上升趨勢。
一段時間后惡露沒有排出怎么辦?
1、如果情況不嚴重,或者出血量不是太多,暫時沒有異常情況,可以使用宮縮術和抗生素。
2.如果情況嚴重或有胎盤殘留,應在使用抗生素清除殘留促進子宮收縮的情況下進行刮宮。
3、如殘留物停留時間過長,可在B超下刮除,一次盡量清除。排除感染、胎盤殘留等病變,惡露可采用偏方或中藥治療。
4、超過6周,發現出血量極大,或血液有異味,應及早就醫。建議媽媽們到正規公立醫院婦科檢查。最好以“中藥湯劑調理”為主。中醫治療可以很好的促進子宮的恢復和全身的恢復,而且副作用小,不會影響到寶寶。
產后惡露怎么排出
1、保持外陰清潔。經常更換會陰墊和內褲,便后用專業女性護理液清洗會陰部,每天至少用0.1%苯扎溴銨溶液擦洗外陰1次,直至會陰傷口清除。
2、分娩后保持臥位或坐位在會陰部傷口的對側。一方面可以盡量避免產后惡露侵入傷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局部傷口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
4、會陰部傷口局部腫脹、硬結者,產后10天,惡露量明顯減少時,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會陰部15分鐘,每日兩次。促進會陰部傷口愈合,消腫,緩解局部腫脹不適。
5、當會陰部傷口疼痛或有異常分泌物時,應警惕傷口是否感染,必要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總之,對于大多數產婦來說,由于會陰切口的愈合力很強,只要產后護理得當,是可以愈合得比較好的,不會感染。一般在產后3-5天拆線。需要拆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