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04:59:5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孩子長大一些之后就會對玩具特別的感興趣,不過玩具那么多玩什么玩具比較好呢,這里八寶網小編為大家推薦積木,那么孩子積木怎么玩呢,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積木有什么好玩的呢,不過在孩子的眼里積木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玩具呢,八寶網小編為大家帶來推薦。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一般寶寶自己能動手拿東西了就可以玩積木;
一般10個月的寶寶玩積木的方式,是投擲積木或者對敲兩塊積木,對于精細動作很好的寶寶,有可能將兩塊積木疊加搭在一起。但是家長不用著急,也不必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相比較。每個孩子發展的先后順序不一樣。
但是,不同年齡的孩子,玩的積木也不一樣,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0-1歲:適合玩色彩鮮艷的布積木
1歲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概念,那種標準的六面體、有一定質感、符合力學原理的積木,對他們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因此最好選擇趣味性積木。如布積木,它柔軟,有鮮艷的顏色,還有動物或水果等圖案,可以讓孩子感知顏色,認識物體,發展觸覺等,而且不用擔心硬積木碰傷孩子。當然,如果沒有準備這樣的玩具,娃娃、布絨動物玩具、圖書等同樣可以起到這些作用。小寶寶喜歡把所有到手的東西都往嘴里放,因此不管是木質積木還是布積木,都要安全無毒。
1-2歲:適合玩輕便的積木
1歲多的孩子空間意識正在形成,開始會碼高。即使沒有積木,他們也喜歡將什么東西都往一塊兒堆,然后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如果積木上畫?有小狗、小貓或小娃娃的家等裝飾物,孩子會更喜歡玩。由于這時期孩子的身體控制、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因此要選擇輕便的積木,防止積木倒塌時砸傷孩子。積木塊也不要太大,便于孩子抓握。
2-3歲:適合玩標準尺寸的積木
2歲多的孩子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象都已發展起來,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做稍微復雜一些的事情了。這時,你可以給他選擇標準的積木,比如兩個半圓正好對成一個正圓,兩塊短積木加起來的長度正好等于一塊長積木等等。這種積木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和表現空間。
經常玩積木能夠提高寶寶的想象力和專注等,所以積木被看作是一種“益智玩具”,對于寶寶來說,玩積木會為他以后各種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那么玩積木有哪些好處呢?
1、培養寶寶積極主動玩耍的能力
積木這種經典的玩具對于寶寶來說就像“主食”一樣。如果自己不發揮想象力,思考玩法就無法感受到樂趣。相對的,那些會出聲、發亮或者有某種特定形象的玩具主要依靠玩具本身帶給寶寶樂趣,也就是寶寶的“點心”了?!爸魇场笔遣豢扇钡?,所以寶寶從小就要多玩“主食”一樣的玩具。
2、增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
3歲以下,寶寶單靠自己玩積木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最好將玩積木作為家庭游戲,全家人一起玩,這樣還能夠加深親子間的關系。從小就能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有很多和父母共同開心玩耍的經歷,寶寶長大以后會更加自信。
3、培養寶寶通過觀察了解對方的能力
寶寶在和周圍不同的人接觸的時候會慢慢學會觀察“對方如何看待自己的行動”。玩積木的時候父母可以試試將堆好的積木推倒嚇嚇寶寶或是當寶寶把一塊積木“借”給自己的時候要說謝謝,讓寶寶體會不同的人際交往情景。
1、加倍
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系,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這對觀察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2、蓋房子
利用各種形狀的積木來建造房屋。通過用積木蓋房子,孩子可以了解簡單的建筑方面的原理。比如左右結構對稱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塊小的三角形當房頂不會倒,要是放一塊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孩子從中學會了比較、對照、總結經驗等等。
3、蹺蹺板
在蹺蹺板的兩邊放上色彩、大小相同的積木,試試它們的平衡。也可以放上大小、數量不同的積木,看看哪邊輕哪邊重。在不斷的嘗試中,孩子學會了區別多少、輕重等關系,這有助于建立重量、平衡等概念。
4、搭小橋
教孩子把方形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并排放好當橋墩,中間留出的距離代表橋洞,再在上面放上長條積木當橋梁。橋梁還要有一定的坡度,這樣人或汽車才能在上面走,孩子可能就會用三角形積木建兩個緩坡。坡度多少合適呢?孩子就需要思考。在簡單的搭橋活動中,孩子會將平時對事物的觀察很好地表現出來。
5、對數字
準備一套標有數字的積木。你先根據積木上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然后讓孩子根據下一個數字,把相應的數字積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錯了積木,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倒了,就算輸了。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使孩子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6、積木倒了
你把積木一塊塊碼起來,碼到一定高度時,讓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積木倒下來的樣子,孩子通常會開心地大笑。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搞破壞”的游戲,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項提高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活動。
7、打保齡球
先把不同顏色的圓柱體積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后讓孩子離開一段距離,拿一個球滾向積木,將積木碰倒。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加大距離。這個游戲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識,對提高注意力、鍛煉身體協調性也有幫助。
8、多米諾骨牌
把積木按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后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一塊積木,欣賞積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積木的擺放過程中,孩子需要準確地判斷空間距離,而且要求手部動作精確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積木體現了很多的力學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積木,穩固性是不一樣的,穩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積木蓋房子,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平衡、對稱等關系。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個計劃,下面搭什么,上面放什么。這些都對培養科學思維大有好處。
9、彎彎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長條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排列起來,就可以連接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了。再給孩子一輛玩具小汽車,他就可以順著這條“小路”玩車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積木。這可以鍛煉孩子目測空間距離的能力,培養立體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10、組裝好了講故事
準備一套組裝類積木,里面有家具、爸爸、媽媽、寶寶等。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將積木組裝起來,然后用語言講述家庭小故事。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這個游戲還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