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16 00:15:0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為什么很多胎教音樂是莫扎特,而不是貝多芬或其他音樂家?或許有些細心的媽媽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胎教音樂不能隨便聽嗎?胎教音樂的選擇一定要遵守一定的原則,最好不要亂聽。
知道自己懷孕了,一高興就立馬拉著老公去買了胎教光盤。我平時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一定要把這種美的享受從小帶給孩子。結果老公開車帶我逛遍了所有的唱片店和商場,發現十之八九推薦莫扎特!天哪,我覺得莫扎特當然好,但真的有那么壓倒性嗎?我個人比較喜歡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家里的CD大多都是他們的。為什么所有胎教中心都推薦莫扎特?這有什么理由嗎?
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沒有找到特別有科學依據的理論。我只是通過現象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雖然我很想為我的孩子多聽莫扎特,但如果能兩全其美不是更好嗎?從理論上講,胎教音樂不就是旋律悅耳、讓人心情愉快、心情放松的音樂嗎?或者,在莫扎特出生之前,不是所有的準媽媽都聽過音樂嗎?例如,我有一個喜歡聽民謠的朋友。她在懷孕期間聽過古琴曲,聽得非常開心。雖然孩子出生后沒有表現出任何音樂天賦,但至少健康、活潑、可愛。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胎教音樂嗎?
說到胎教音樂,莫扎特幾乎是全世界的普遍選擇。為什么是他?當然,這不是隨便的選擇,不是因為莫扎特是神童,未來的神童就應該聽聽他的音樂。而且,對于剛開始學鋼琴的孩子,不僅是胎教音樂,莫扎特的音樂也應該經常聽。因為他的作品,旋律非常明顯,和聲非常和諧。它的韻律、曲調、頻率、節奏都非常好,而且簡潔明了,最適合孩子在啟蒙時聽。反倒是貝多芬晚年的曲目有點緊張,比如第五交響曲中的“命運在敲門”這一主題。孩子們怎么能理解貝多芬想要表達的那種情感呢?當然,莫扎特不是唯一的。其他作曲家也有很多適合胎兒的歌曲。比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就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胎教音樂曲目。
伊利諾伊大學醫學中心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每30秒就有一個頻率峰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很多功能都以大約30秒的頻率運行?;蛟S,這可以解釋莫扎特效應的存在。
話說回來,不管聽不聽莫扎特,胎教音樂選曲目一定要經過專業人士的鑒定。家長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即使是正規出版的音樂胎教教材,家長也要注意以下幾點:是否有優美的旋律讓人心情放松?有舒服的節奏嗎?它所反映的情感是不是明亮而溫暖?如果有一點不符合,就只好放棄。寧愿錯過,也不愿聽錯。
分享到: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