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
時間:2025-04-08 22:39:5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產后惡露變少后什么時候來月經,這個肯定是很多生下寶寶后的媽媽所關心的事情了,那么產后是多久來大姨媽比較合理呢,很多產婦在生產過后很久都不來大姨媽這個正常嗎,一直不來月經和什么有關系呢,我們針對產后月經進行一系列的解答,快來看看吧。
簡單地說,月經是成熟婦女約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子宮出血,它會經由陰道排出人體外。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分泌,使子宮內膜進行周期性的變化,以備孕育胎兒;但如果沒有懷孕,則子宮內膜會脫落及出血,再經過子宮頸和陰道排出體外。 至于惡露簡單地說,是子宮內膜剝落所致,由子宮內的殘血、白血球、粘液和組織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在產后的初期,由于血液和血塊是惡露的主要成分,問醫網因此在前3、4天中,分泌物顯得極為鮮紅,在這個時期的產婦第一次起床(或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臥床),陰道可能會突然涌出較多的血液,這多半是正常的現象,產婦并不需要過于擔心。
顏色變化 一般來說,惡露到十天左右會轉為淡紅色,二個星期后則變為褐色與黃色,4~6個星期左右漸趨于白色;當子宮收縮得越好,惡露的停止也越迅速。哺育母乳有助于子宮較快恢復正常,惡露也較快排凈。 異常癥狀 萬一惡露不止,可能是因為: 1.子宮收縮不良。 2.子宮內膜發炎。 3.胎盤、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內排不出來。 4.不當的食補所造成。 5.如果惡露的出現,有血塊多、有異味、發燒、腹痛等癥狀,或在產后10余天,發現惡露帶有血色,或是膿樣的分泌物時,都應該立即就醫。
第一次MC的量多嗎?其規則性如何? 產后第一次月經來的時間,會依媽媽是否哺育母乳而有所分別;未哺乳的媽媽,平均在產后的6~10周,也就是在產后的兩個月內,月經會來并且排卵;有哺喂母乳的媽媽,排卵則可延長至24~27周左右,或是更晚才來。因此,第一次月經來的量及時間,會依個人體質而定。 至于坊間所說:「有哺乳的媽媽,就不會來月經?!故遣徽_的,產后的前幾次月經,確實可能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狀況,不論在月經的量或其規則性上,請注意,當出血量過大,或出血過久或太久沒來時,都應該回診檢查。
在一般的觀念里,哺乳中的媽媽產后初經會延后,甚至也有人超過一年才來,其原因在于生理的層面,因哺育使媽媽血中的泌乳激素(Prolactin)升高,使腦下視丘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GnRH)分泌減低或停止,而造成沒有性腺周期就沒有排卵;或由于體內催乳素增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較差,卵泡停止發育因而不排卵,排卵延后多久,月經就跟著延后多久。 哺乳期來月經是體質差嗎 哺乳期由于泌乳素的升高,抑制了雌激素的分泌,同時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不排除。 可是也有少數婦女乳汁較少,嬰兒吸吮刺激不正常、不規律,不是單純母乳喂養,還可能添加其他輔助食品,泌乳素分泌減少,抑制月經的機制減弱,以致月經復潮。尤其是哺乳時間較長的婦女,更可能出現月經復潮。月經復潮并不表示哺乳婦女體質差或不健康。
哺乳媽媽常出現一個現象,就是惡露明明已排干凈了,但一段時間后,卻又開始出現一些暗褐、粉紅或是暗紅色的分泌物。這是因為寶寶吸吮母乳,使泌乳素升高,排卵受到抑制,因此,在真正的月經來臨之前,卵巢在產后恢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荷爾蒙使子宮內膜增生;加上因吸吮乳頭造成的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剝落所導致的微量出血;最后,又因血量及流速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顏色變化。媽媽不必緊張!記得在產后42天后,到醫院做抹片檢查。
來月經后可否繼續哺乳? 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便沒有營養,甚至對寶寶有毒,必須斷奶。這種說法不科學。 正常情況下,產后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最好。月經來潮后,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并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產后4個月月經來潮亦不必斷奶,奶量不夠,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輔助食品。如至產后8個月月經來潮,則可給寶寶斷奶,逐日減少吃奶次數,增加輔助食品用量。 斷奶后遲遲不來月經怎么辦 由于較長時間閉經,往往子宮縮小,斷奶后多數婦女可以復經,也有少數婦女不來月經,尤其是哺乳期過長者,幾乎萎縮的子宮不能很快復原。
遲遲不來月經并不好,必須治療,一般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也稱人工周期)經1~2個周期治療后多數人能夠復經。但這些方法必須斷乳后才能使用。
一般而言,性生活的恢復,在產后2~3星期就可以開始了;若是自然生產的陰道、會陰,多少會受損,因此,剛開始進行性行為時,要動作緩慢以免疼痛;剖腹產的性生活恢復時程也差不多不過還是得看個人傷口恢復情況。 至于月經沒來之前要避孕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排卵時機為產后36天,只要有排卵,就有可能會懷孕。
產后性生活恢復最佳時機 一般而言,恢復房事最佳時機是產后 6~8 周,因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會有明顯的體質變化,這些狀態通常需在產后 6周才能逐漸復原。
有一個觀念要說明,有些人認為,婦女在產后的第一次月經(其實此時稱為"陰道出血"較正確)不具生殖能力,就是說在這次的經期中沒有排卵,所以「在這之前不需要避孕」。請注意!這句話并不正確。因為事實上,有部分婦女的卵,在產后第一次月經來潮前,便已恢復排卵能力了,因此,究竟何時開始避孕?答案是,產后性生活開始,也就要進行避孕了。 再談到避孕的方法,其實和懷孕前都一樣,但是荷爾蒙避孕法會抑止母乳的分泌,不適用于正在哺育母乳的婦女,至于其它如子宮帽、陰道薄膜、陰道海綿等,則不適用于產后的兩個月內。其實,最好的避孕選擇是保險套,性行為一開始,加一點潤滑劑會更好。
利用哺乳期避孕可靠嗎 哺乳本身不能作為一種正式的計劃生育措施,但是哺乳閉經避孕法是一種經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發展起來的,能在一段時間內使用的避孕方法。 應當注意的是,哺乳期閉經避孕法隨哺乳期延長,必須輔助其他措施。產后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來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婦女未來月經者也有受孕可能,應當有避孕措施。
根據文獻記載,產后的前六個月,不分畫夜、采完全純哺喂母乳者,在媽媽的月經還未恢復前,其避孕效果高達98%,不遜于任何一種人工的避孕方法,但也非100%。若非全母乳則避孕效果更差。總而言之,排卵的時間相當難預測,所以如果不想冒險,在第一次月經來之前就應該開始避孕。
大部分在小產后的4~6周月經會來。一般而言,懷孕的周數愈大、卵巢受抑制越久,月經恢復的時間也會延后,不過這些情況都有個別的差異。至于第一次月經量可能正常、也可能較多。
發生何種情況應就醫? 流產后的身體調理,也會影響月經量,建議手術一周后,再吃生化湯及麻油雞,也不一定要食用,因為醫生通常也會開子宮收縮藥物給媽媽服用;此外,要特別注意營養的補充,食物中多挑選含鐵、葉酸、維生素C和B的食物如:葡萄、櫻桃、或菠菜、魚等。
另外,如果小產后必須要上班,應該要節制一天的工作量,不管是自愿性的小產,或是胚胎不健康,在心理上多少都會產生壓力。這時,另一半應該要給予最大的關懷,平日的瑣事和家事,最好能多分擔一些,相信短時間產婦就能復原,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 如果惡露消失得很快,卻又感覺到肚子脹痛,可能是因為惡露流不出來,或是突然大量出血,必須盡快就醫;至于小產后的3~4個月,都不曾來過月經,當然也要就醫才會安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