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liliang時間:2025-04-07 23:34:5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胎兒出生后,經歷了十月懷胎的等待的母親終于出院了。很多的寶媽幻想著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那份美好的期待,源于可以一手抱著嬰兒,穿著時尚的品牌服裝,但因為腰膝酸軟疼痛,關節的不能支撐,導致了產后很多的寶媽遭受痛苦。并且不能正常的帶孩子,那么產后關節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有找對了原因,才能更好的對癥下藥。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產后關節痛的問題,如何防治最有效。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

神經壓迫

妊娠期間,在體內循環的水分整體增加。所以手腕等處的韌帶出現水腫,壓迫了支配手指的神經通道——正中神經,因此會感到麻木,疼痛,即造成了腕管綜合癥。

維生素B12不足

缺少這種維生素會引起末梢神經障礙引起關節麻木,疼痛。

過早做重體力活、受涼、受寒

媽媽如果在產后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或過久地抱孩子,或接觸冷水,受到寒涼,就會使關節、肌腱和韌帶負擔過重,引起手腕部及手指關節痛,患上“媽媽腕”、膝蓋疼、腰酸背疼等一系列“月子病”。

月子期間活動少

產后媽媽坐月子期間,由于活動減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會使足跟部的脂肪墊發生廢用性退化而變得薄弱,其對體重的支持和運動時震動的緩沖作用大為減弱。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產后關節痛怎么辦?

1、及時補鈣

無論是產前還是產后,媽媽的身體都需要大量的鈣質來強壯身體,特別是生產時,大量的鈣會從媽媽的身體中流失,產后補鈣就變的尤其重要,除了每天堅持喝牛奶外,新媽媽還要在飲食上注意,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品,比如蝦皮、小海米、魚、紫菜、發菜、海帶、骨頭湯、蔬菜、大豆制品等,如果媽媽腸胃不好,可以將這些食材做成湯飲用,同樣能達到補鈣的效果,特別要注意的是,新媽媽們不要圖省事,依賴維生素D、魚肝油、鈣片之粗的藥品,食用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注意保暖

新媽媽應該注意保暖,一是預防感冒,二是預防手腳關節受風、受涼。產后的一兩年內,是新媽媽更應該注意的時期,為了不留下后遺癥,雖然不用按照一些陳舊習俗去毫無科學根據的虐待自己,但還是應該適當的注意保暖,尤其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千萬不要貪靚穿得太薄,同時還應該注意防潮,勤于晾曬被褥和枕頭,夏天吹空調要有節制,不能像婚前一樣任性妄為,覺得熱了就抱著空調猛吹,建議寶媽們喝綠豆湯降溫。

3、 護腕護膝戴起來

在坐月子期間,體質較弱的媽媽可以佩戴護腕護膝,最大程度的避免重要關節的受涼。

4、養成用溫水的習慣

新媽媽產后應該比產前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落下產后病糾纏不休,在日常生活中,新媽媽要養成用溫水洗手、洗菜、洗衣服的習慣,禁止用冷水,否則會出現關節腫痛、手腕僵硬的毛病。

5、專業的產后恢復、

產后媽媽,一旦沒有注意而受風寒濕熱就會造成關節疼困涼、腳后跟疼、出虛汗、失眠等等病癥……也叫做“月子病”!一旦落下月子病,就要抓緊時間調理,不能拖延(30天后即可調理),產后百天內我們的筋骨與腠理(就是關節骨縫)會逐漸閉合,風寒濕氣就會包入體內,調理起來就費一些時日了!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如何預防產后關節疼?

①做好膝、腕保暖,新媽媽在做月子期間,應該少吹風,避免受涼。中醫認為,產后氣血不足,寒氣很容易侵入體內,造成氣血運行不暢,表現為關節疼痛,酸楚、麻木等產后身痛。

所以在坐月子期間,體質較弱的媽媽可以佩戴護腕護膝,最大程度的避免重要關節的受涼,月子期間要盡量用溫水洗手,不要過長時間站立,最重要的是要保證睡眠質量,避免過于勞累。

②哺乳期補鈣,母乳中含有供孩子成長所需的鈣質,產婦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鈣,由此可見,產后女性鈣流失的速度那是非常多。若乳汁分泌量越大,鈣的需要量就越大。哺乳媽媽在產后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泌乳素水平較高。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產后關節痛的護理

藥浴

藥浴有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的功效,產后母親氣血兩虧容易受風寒濕邪,在泡藥浴的過程中,藥性通過擴張的毛孔進入人體,從而達到清潔腠理,舒展機體,促進人體氣血運行,達到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疏通風寒、溫通經絡等作用。

藥泥敷貼

可以用具有驅寒功能的藥泥直接敷貼在關節處或者相關穴位處。

作用:驅風散寒,增進關節周圍的血循環與代謝。個別痛點明顯的母親宜多用這種方法輔助治療。

艾灸

中醫講:“陽光普照,陰霾自散”。艾的熱力不同與其他任何物體散發的熱力,與人體的元氣之熱力相近,溫暖,舒暢、通透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排出寒濕之邪易如反掌。

產后關節痛的原因竟然是這些 很多人進入了誤區

溫馨小貼士

1、艾葉熬水泡澡

熬新鮮艾葉100克和幾片生姜,將水匯入溫度適中的熱水缸中泡澡。艾葉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兼止痛,產后媽咪易受風寒濕邪,宜常用它煮水洗澡。

2、生姜搗泥敷貼

取生姜適量,搗成泥狀,直接敷貼于關節處或相關穴位處。驅風散寒,促進關節周圍的血循環和代謝。個別痛點明顯的媽咪宜多用此法輔助治療。

小百科:但需注意姜泥會灼熱皮膚,皮肉細嫩或易過敏者慎用,以免損傷外皮。

3、粗鹽袋熱敷法

買粗鹽1斤炒熱后加艾葉50克裝入透氣性較好的布,,敷于患處,但需注意調節好溫度,防止皮膚燙傷。能緩解局部炎癥,改善關節代謝功能。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