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4-09 20:35: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說說“坐月子”的那些事
祖訓一:產后補身,多喝姜醋汁
林女士剖腹產兩個多月后,惡露還在滴漏,小腹經常腫痛。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子宮復舊不全,同時患有盆腔感染。仔細追問,原來她生完孩子后,幾乎每天都喝自制的姜汁來“補身祛風”。她聽老一輩人說姜醋配豬蹄可以催乳,就吃了很多生姜配豬蹄。同時,還食用當歸、鹿茸、人參等滋補品。她不曾想,正是這些被視為“祖訓”的飲食習慣,讓她產后吃了不少苦頭。
醫生點評:產后喝姜汁、吃豬蹄姜醋的民間習俗似乎早已成為“約定俗成”。姜醋、姜汁、姜炒菜飯、姜湯、洗澡洗頭姜水等等,坐月子期間可謂“無姜不幸?!?。
中醫認為,生姜性溫辛,能祛風解表,散寒散寒,促進惡露排出。但是,生姜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吃多了會增加血性惡露,使惡露取之不竭,影響子宮內膜的修復,引起產后虛弱,甚至引起貧血。因此,產后吃生姜或生姜制品要適時、適量、適量。所謂適時,就是當惡露的顏色變成淡黃色或白色時,就是吃姜或姜制品的最佳時機;適量是指第二天半碗姜湯或一碗姜醋就夠了,強調不宜喝濃姜汁。適量是指飲用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十天左右為宜。期間如惡露突然增多或顏色變為鮮紅色,應酌情減量或停用。
如果產后身體虛寒,適當吃些滋補的食物也未嘗不可。對于滋補食物的選擇,原則是在營養均衡、充足的基礎上,選擇一些滋補藥食兩用的食物,如生姜、紅糖、芝麻、羊肉、黃鱔等溫性食物,但以上選擇,要注意定時和進食,否則會適得其反。至于是否以及何時服用當歸、鹿茸、人參等補氣補血品,應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祖訓二:多喝母雞湯促進乳汁分泌
眾所周知,母乳喂養有很多好處。因此,產后奶水充足無疑是很多新媽媽的夢想。但事情有時并不盡如人意,小真為此苦惱不已。產后第一周,她的奶水分泌的還算順暢,寶寶吃的也很開心。但是寶寶滿月后,不知道為什么,奶水越來越少,寶寶經常餓哭。一問之下,蕭振吃得還不錯。她一天要吃五六頓飯,不是奶就是肉加湯,尤其是被譽為“奶中珍品”的老母雞湯。她一周吃幾次,每次都要吃掉老母雞的一半以上。但是為什么牛奶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呢?蕭震可能萬萬沒想到,問題出在老母雞身上。
醫生點評:傳統民間認為,老母雞營養價值高,能增強體質、增進食欲、促進乳汁分泌。它們是產后必不可少的營養食品。但是,現代醫學證明,多吃母雞,不僅不能增加乳汁分泌,反而會引起返奶。
分娩后,媽媽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大大降低,而催乳素會起到催乳作用,促進乳汁的形成。但是,母雞體內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如果產后吃得太多,媽媽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升高,導致催乳功能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引起返乳。研究表明,公雞所含的雄激素具有抗雌激素的作用,但能增加乳汁的分泌。所以產后吃母雞不如吃公雞。至于其他的,比如魚湯、羊肉湯等,也可以增加乳汁分泌,產后可以適量食用。
祖訓三:蔬菜水果水分大,坐月子不宜吃
經歷了悲歡離合的280多天孕期生活,隨著寶寶的啼哭,欣欣終于松了一口氣。坐月子期間有很多規矩。作為初為人母的她,從一開始就小心翼翼,不讓自己“越界”,生怕稍有不慎,惹來后患,更怕對寶寶的健康不利。健康。當婆婆告誡她,蔬菜水果都是水,坐月子不宜吃時,欣欣自然“服從”了??蓻]過多久,欣欣就出現了大便干結,費了好大的勁才排掉。后來,她三天不能大便。醫生說,造成產褥期便秘的原因,很可能與產后飲食結構不當有關。
醫生點評:有些地方老規矩認為“蔬菜水果很水”,產后吃會傷身,引起腰酸、胃病、身體虛弱等,所以“命令”準媽媽在坐月子期間不要吃蔬菜和水果??山Y果是產后媽媽便秘。
事實上,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腹部肌肉放松,長期臥床,運動量減少,導致排便肌肉無力,排便緩慢,所以便秘是容易發生。另外,產后媽媽的新陳代謝功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如果她多吃補品,禁食蔬菜和水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大便就會干澀難排。
蔬菜和水果富含人體“三寶”,即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增進食欲,促進糖分和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尤其能預防便秘。同時,適當食用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提高乳汁質量,促進寶寶健康。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