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5-02-13 15:02:0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們深知,胎兒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母親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從母親輸送給胎兒的血液中的化學物質變化,以及孕婦進行重體力勞動時胎兒動態的異常反應,都可以驗證這一點。自古以來,我國就極為重視孕婦的心理活動和道德修養對胎兒的影響。明代醫生萬全提出,孕婦應該保持端莊的舉止,和悅的性格,常處于安靜的環境中,多聽美好的言語,并誦讀詩書,禮樂陳列。避免聽信不良之言,目不觀嚴重之事。如此,才能孕育出福壽雙全、忠孝賢明的孩子。否則,可能會出現鄙賤短命、愚鈍不堪的孩子。
日本上智醫院的阿部順一教授在對大量孕婦進行胎教指導后也認為,身心健康、智力活躍的嬰兒往往源于無不良嗜好、修養良好的母親。這一觀點與我國古代胎教對孕婦的要求不謀而合。
所有夫婦都期望自己的寶寶出生后身體健康、智力發達、性格優良,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孩子。雖然這與后天的優育和優教密不可分,但如果父母沒有文化、修養不足、性格不良,要培養孩子成為理想的后代將會面臨較大的困難。父母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身體的照顧,更要注重心靈的溝通和教育。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健康的孩子。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